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資源環境下的工業困境探討范文

資源環境下的工業困境探討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資源環境下的工業困境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資源環境下的工業困境探討

一、工業化是德宏州經濟發展不可逾越的階段

目前,德宏州工業已由過去較為單一的結構,發展成以電力、礦冶、食品、建材、生物制藥、木材加工、珠寶玉石加工等為支撐的工業經濟結構,但工業仍落后,尚處于工業化的初期,發展工業仍任重道遠。第一,工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所占份額偏低。2012年,德宏州實現工業總產值(現價)158.53億元,同比增長16.17%;實現工業增加值51.74億元,同比增長11.39%。規模以上企業實現工業增加值46.69億元,同比增長19.26%,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90.24%。2010、2011、2012年,全州工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別為26.28%、26.96%、25.74%,同期,云南省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36.09%、36.63%、33.47%;全國為42.21%、39.99%、38.48%。德宏州約分別比云南省、全國低10個、13個百分點。第二,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低。受國際國內經濟大環境和工業產品價格下跌的影響,2013年,制糖、電力、建材、電冶四大支柱產業效益下降,致使全州工業經濟全面下降。單一的產業結構,難以支撐經濟的持續發展,加快工業發展迫在眉睫。第三,工業落后,嚴重制約縣域經濟的發展。2012年,縣域經濟在云南省129個縣巿排位中,芒巿排109位,隴川縣113位,盈江縣115位,瑞麗市125位,梁河縣127位。分別比2011年后退45位、9位、50位、75位、11位,瑞麗市從2011年的第50向后退了75位。造成這種差距的主要原因,就是產業結構調整偏慢,工業化水平較低。

二、德宏州工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困境

1、經濟發展與污染物排放總量的矛盾日益突出。

德宏州完成國家重點考核的環境約束性指標面臨巨大壓力。“十二五”期間,省下達德宏州二氧化硫排放量目標任務是:在2010年7503噸的基礎上削減0.5%,為7465噸,2012年實際達到7844噸,增加了4.54%,比省下達指標多379噸;化學需氧量在2010年29314噸的基礎上削減6%,為27555噸,2012年實際達到30596噸,增加4.37%,比省下達指標多3041噸;氮氧化物排放量要與2010年11219噸持平,2012年實際達到12845噸,增加14.49%,比省下達指標多1626噸;氨氮排放量在2010年1947噸的基礎上削減6.5%,為1820噸,2012年實際達到2010噸,增加3.24%,比省下達指標多190噸。據德宏州環保局統計,2012年全州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新增242噸,工業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新增813噸,工業氨氮排放量新增14噸,工業氮氧化物排放量新增830噸。這種趨勢給德宏州工業化進程中完成國家重點考核的環境約束性指標形成巨大壓力。

2、能源消耗高,生態效率低。

德宏州能源消費總體上仍處于高消耗、低水平的狀況,能源利用效率偏低,對高耗能產品、高污染產品和資源性產品進行限制性開采、生產等措施和政策的調整尚在運作中。2012年,全州萬元GDP能耗1.207噸標煤,萬元工業增加值用電量6987千瓦時,萬元生產總值用水量366立方米,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101立方米,這些指標均高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

3、工業加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十分突出。

工業空間布局不合理,生態環境保護難度大。從工業布局上看,壩區、沿江、富裕地區過分集中,山區和貧困地區分布少;瑞麗江流域環境容量有限,工業企業卻過分集中;大盈江環境容量充裕,工業企業卻分布較少,區域布局不合理。另外,布局分散也很突出,例如,硅產業,全州五縣(市)全面開花,且同一縣內布局也分散,在盈江偏遠的盞西、蘇典、卡場等山區鄉鎮都有硅企業。結果是污染點多,監管難度大,治理成本高。

4、“三高一資”發展模式使工業化的資源環境代價過大。

德宏州的工業經濟以制糖業、電力工業、電冶業、建材等產業為主,屬于典型的“三高一資”企業(高成本、高污染、高能耗、資源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本地優勢資源的采掘與初加工,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整體發展緩慢,缺乏實力雄厚、知名度高的大型企業和龍頭企業。由于人才缺乏和投入不足,沒有完整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技術創新能力不強,研發能力弱,工業投入以擴能為主,技術優勢不突出。“三高一資”的發展模式,導致工業能耗居高不下,土地資源供需矛盾突出,造成了資源浪費,加大了環境壓力,環境承載能力減弱,資源環境代價過大。有的產業對資源的消耗、對環境的污染、對生態的破壞程度已經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5、硅冶煉業使德宏州付出沉重的資源環境代價。

以2011年為例,全州每噸工業硅平均耗電1.26萬度,單位產品綜合能耗4830千克標準煤/噸(GB/T2881-2008中規定工業硅企業單位產品冶煉電耗不高于1.2萬度/噸、單位產品綜合能耗不大于3500千克標準煤/噸的標準)。全州全年生產工業硅19.61萬噸,用電25.38億千瓦時,占工業用電量的88.5%,而總產值只占工業總產值的17.8%;規模以上硅冶煉企業生產工業硅12.82萬噸,總產值18.82億元,創造增加值2.86億元,占全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7.3%。硅冶煉的高能耗、低效益特點,嚴重推高德宏州的萬元GDP能耗指標。目前,全州硅冶煉業大部分企業仍然使用木炭作為還原劑,2012年,全州生產19.5萬噸工業硅消耗木炭達23.52—29.4萬噸,折合林木蓄積達17.2—36.8萬立方米,造成大量森林資源被破壞,生態屏障、生存環境、水資源受到嚴重影響。硅冶煉行業在生產過程中存在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據統計,每臺12500KVA的電爐,每天可經除塵器收集8噸左右的硅微粉,而全州硅微粉利用率僅為10%左右,大量硅微粉隨風排入大氣中;部分企業的洗炭和洗礦石廢水,沒有經過充分沉淀就直接排放;全州所有硅冶煉企業均未規范廢水排污口并安裝污水流量計;多數企業在搗爐、出爐等環節不注意煙氣收集,無序排放較為嚴重。

三、資源環境約束視角下德宏州工業發展對策

1、樹立經濟與環境融合發展觀,堅持生態環境優先的發展原則。

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問題,是經濟發展過程中長期存在的一對矛盾。如何處理好這對矛盾,在經濟發展的同時考慮資源環境效益和承載能力,使經濟發展建立在環境的可持續利用的基礎上,在保護環境的同時,切實推動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這是擺在世界各國政府面前的重要問題。大量事實說明,當人類經濟活動索取資源的速度超過了資源本身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以及向環境排放廢棄物的數量超過了環境的自凈能力,環境質量就會下降,從而形成環境問題,動搖社會經濟的基礎,制約其持久發展的能力,威脅到人類的生存。因此,發展經濟與保護環境目標是一致的,從觀念來講,就要實現從單純經濟增長向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升華,樹立經濟與環境融合發展觀,高度關注環境與經濟的關系,要從正確把握和處理兩者關系的角度尋求環境保護的切入點和著力點,堅持生態環境優先的發展原則。

2、構建資源環境友好型生態工業體系,實施工業的生態化發展戰略。

面對工業化快速推進帶來的生態環境污染,擺在我們面前的有三條路:第一條路,重復發達工業國家走過的老路,先污染、后治理、再轉型;第二條路,直接采用發達工業國家目前的做法,全面實行生態現代化所要求的生態轉型;第三條路,采用綜合生態現代化原理,協調推進綠色工業化和生態現代化,實現產業生態化。目前,產業生態化已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潮流,德宏州要走第三條路。第一,德宏州要緊密結合工業結構調整、優化升級的機遇,大力發展生態工業,初步構建具有德宏州特色的資源節約環境友好型生態工業體系。第二,工業結構優化調整必須遵循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少、環境污染小的可持續發展原則,通過高技術產業化等有效途徑,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建立起有利于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產業結構。第三,要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費資源的產業的盲目發展,堅決淘汰設計不合理、性能落后、高耗低效、污染嚴重的生產工藝和產品,調整市場嚴重供大于求、已無發展前景的衰退產業及對環境造成嚴重破壞的產業。

3、以治理硅冶煉企業為突破口,關停并轉“三高一資”產業。

硅冶煉產業大量消耗資源,污染環境,破壞生態,發展硅產業與德宏州保持良好生態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為此,要對硅冶煉企業實施強制性技術改造,或強制關停淘汰。第一,對州內已投產的34硅冶煉企業,要盡快制定配套措施,從行業準入、環保要求、加強生產節環管理,淘汰落后產能、加強木炭生產及銷售管理入手。第二,鼓勵硅冶煉企業對現有25000KVA以下的電熱爐生產線實施技術改造;積極推進企業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研發,提高深加工利用水平,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生產向有機硅等光伏產品延伸產業鏈。第三,支持企業實施兼并、收購和重組整合,打造大企業、大集團;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對布局不合理的實行關停并轉。第四,要全面推廣廢水和煙塵統一排污口,安裝在線監測設備,并實現全州聯網,實施對硅冶煉企業24小時遠程監管,確保企業污染治理設施正常運行,杜絕企業偷排、直排行為的發生。

4、著力提升工業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推進工業發展方式的創新。

第一,圍繞新型工業化,突出科技支撐,積極推進創新型德宏行動計劃,探索研究新產品開發和產業化發展新路子,實施重大項目和關鍵性技術攻關,促進科技與工業的密切結合。第二,加快建設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結合的創新體系。鼓勵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建設實驗室、研發中心、技術聯盟等創新組織,著力提升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第三,加快創新驅動和集約發展,走低投人、低污染、低消耗、高產出、高效益的發展道路,推進工業發展方式轉變。鼓勵企業積極利用境外資源、能源和市場加快技術改造,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和現代生產性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加大對重點企業發展循環經濟、綜合利用資源、清潔生產、節能降耗工作的引導和監督管理,淘汰生產工藝落后、資源消耗高、環境污染嚴重的企業。

5、提高資源的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促進工業與資源環境的協調發展。

第一,積極推廣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實現資源循環式利用、企業循環式生產、產業循環式組合,加快構建低消耗、全利用、能循環、可持續發展的循環工業體系。第二,強化節能減排目標責任制,推行清潔生產,實行工業節地、節材、節能、節水,發展工業循環經濟。第三,深入實施工業余熱余壓利用、燃煤鍋爐改造、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等節能工程和節能技術改造示范項目。在食品、水泥、清潔載能、化工等行業,大力倡導和鼓勵綠色制造和低碳技術運用,提高行業的循環經濟發展水平;在礦冶、有色金屬、建材等行業,大力推進尾礦、粉煤灰、建筑垃圾等大宗固體廢物資源化再利用工作,拓展工業企業循環經濟的發展空間。

6、積極引導工業企業入園發展,加快生態工業園區建設。

工業向園區集中,有利于實現資源共享和產業共生、提高資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產出率,有效緩解工業發展面臨的資源環境壓力。第一,要圍繞建材、電冶、木材加工、生物制藥等優勢產業,推動工業項目向園區集中發展,促進產業聚集,除不宜集中的高危行業外,新建工業項目一律進入工業園區。對進入園區的工業項目,在工業節能、技術改造、中小企業發展、搬遷企業擴大用地規模等方面給予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和用地優惠。第二,積極開展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加強園區集中式污染處理設施建設,共同治理污染,降低環境治理成本,實現園區污水集中處理、垃圾無害化處理、固體廢棄物處理等環保基礎設施建設與園區建設、產業發展同步。第三,以“高端、高質、高效”為目標,嚴格落實環保“三同時”制度,從源頭確保園區高效生態發展,督促企業加大投入,升級改造現有環保設施,力爭將污染物消除在生產環節;加大綠化投入,不斷提升園區生態景觀水平;大力推進工業園區發展循環經濟、低碳經濟,促進資源循環利用和環保產業發展,把全州5個工業園區建成清潔環保的生態工業園區。(本文來自于《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雜志。《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雜志簡介詳見.)

作者:廖元昌單位:中共德宏州委黨校科研科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高清免费视频 | 99热国产在线 | 精品综合网| 亚洲综合在线视频 | 色婷婷影院在线视频免费播放 | 欧美黑人在线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小说 | 婷婷丁香久久 |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 在线观看欧美日韩 | 亚洲成人一区 | 亚洲精品人成网在线播放影院 | 污视频在线观看网站 | 伊人网2021| 五月婷婷深爱五月 | 欧美亚洲网站 | 久久精品久久久久 | www.男人天堂 | 中文字幕99在线精品视频免费看 | 亚洲成人手机在线 |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 亚洲人成77777在线播放网站不卡 | 在线观看99 |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抢 | 自拍视频一区 | 一区二区免费看 | 久久精品国产在热久久2019 | 自拍三区播 | 久久国产精品免费 | 亚洲乱码在线视频 | 夜色亚洲| 国产经典自拍 |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视频 | 性视频网站在线 | 六月丁香深爱六月综合激情 | 亚洲免费人成在线视频观看 | 波多野结衣视频网 | 欧美一区二区自偷自拍视频 | 亚洲成人高清在线 | 色基地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