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番茄水肥栽培技術論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定植
1.1定植前準備定前10~15d施基肥耕翻,并進行土壤消毒,上蓋大棚頂膜。定植前一天開始做畦,畦寬1.5m、畦高0.25m。畦做好后在畦中間鋪設滴灌帶,孔眼向下,然后在畦面鋪好黑色地膜。
1.2定植定植選用壯苗,用打缽器打定植孔,盡可能減少定植孔地膜破損面積。定植小行距0.55m,大行距0.95m,株距0.4m,畝定植3200株。
2大田管理
2.1溫度管理番茄生長初期溫度較高,注意正常通風,進入11份后隨著氣溫降低逐步加設內層農膜,棚內氣溫白天保持25℃~28℃,夜間不低于15℃。第一、二批果生長期均處在全年氣溫最低時期,因此采用五層膜(大棚+兩層內棚+中棚+地膜)覆蓋保溫管理,深冬季節棚內最低溫度不能低于6℃,否則畸形果率會提高,棚內-1℃~2℃時會有植株凍死。大棚外膜到底,防止氣溫與外面對流,影響棚內溫度的提高。為了不影響透光,所有農膜采用新的,地膜用黑色的達到抑草目的。2月中下旬氣溫回升,逐步揭去中棚、第二層內棚。在此期間內層棚內溫度不超過30℃時隔3~4d可選擇晴好天氣通風一次。4月上中旬適時揭去第一層內棚,此時期棚外氣溫漸漸上升,棚內溫度超過30℃時進入正常通風管理。全生育期保留大棚頂膜。
2.2換頭整枝整枝采用單干整枝,定植活棵到坐第二批果前,摘除所有側枝,人工輔助授粉用30~40mg/kg座果靈噴花。內棚揭去后及時徹底理清番茄枝并搭架。每次授粉坐果后再人工疏果,每盤果控制在3~4個果。上架時番茄已坐兩盤果,第三盤果因花期長期處于低于15℃的低溫階段一般坐不住果,或者以畸形果為主,此時主頭離第二盤果較遠,上架前進行打頂換頭,培養側枝坐果坐第三、四批果。
2.3水肥管理畝施商品有機肥1.5t、45%硫酸鉀型復合肥50kg耕翻作基肥。根據本地區高沙土土壤有漏肥漏水特性,除基肥外必須定期補給養分,以達到整個生長期具有充足的養分。追肥采用滴灌補肥補水,水肥一體化技術。第一批坐果后追一次肥,以后每20d左右追肥一次,冬天蒸發量小適當減少灌水次數,防止田間濕度增加加重病害。追肥每次畝用40%硫酸鉀型復合肥10kg加5kg磷酸二銨加0.2kg磷酸二氫鉀,追肥隨水滴灌。每次滴灌水量每畝300~400kg,具體用量根據田間實際情況而定。
3病蟲害防治
主要病害有葉霉病、灰霉病、早、晚疫病及病毒病等,主要蟲害為蚜蟲、白粉虱。防治以農業防治與化學防治相結合。
3.1農業防治選用抗病品種,與非茄科作物合理輪作。在輪作較困難的情況下可通過夏天灌水閉棚高溫消毒,水層保持3~5cm一周。溫燙浸種,在培育壯苗管理中,用50℃~55℃熱水燙種15min,并不斷攪拌,在攪拌過程中如溫度下降則隨時添加熱水,始終保持55℃的水溫,種子消毒可減少葉霉病、早疫病發生。大棚四周安裝防蟲網阻隔蟲源,及時整枝清除多余側枝,田間掛黃板以粘住蚜蟲、白粉虱。
3.2化學防治此季番茄前期以病毒病為重,用1000倍液植病靈防治病毒病。中、后期以疫病、灰霉病、葉霉病等真菌性病害為主,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每7~10d交替防治一次。棚內濕度大時可以使用45%百菌清煙霧劑250g/畝,在傍晚封閉棚后施藥,將藥分散放于5~7個燃放點煙熏。灰霉病防治方法是低濕時每天通風2~4h,防止棚內濕度在90%以上,或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2000倍噴施,隔7~10d一次,連續2次。土壤消毒防治多種病害,播種或定植前,將稀釋成400~600倍高錳酸鉀,用噴霧器均勻噴于表土,進行土壤消毒,噴藥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密封暴曬1周左右,即可揭膜整地定植。蚜蟲、白粉虱防治主要用10%吡蟲啉、25%吡蚜酮交替使用。或者選擇情好天氣每畝用150g敵敵畏拌細土均勻撒到棚內閉棚熏蒸一夜,第二天通風換氣即可。
4適時采收
3月下旬果實開始成熟,畝產4000kg以上。為了提早上市,當番茄處于轉色期及時采收,集中放置高溫棚內催熟,這樣既可減少果實成熟期的養分消耗,又能達到促進提早上市、提高效益目的。
作者:張俊黃春燕劉云梅丁曉輝單位:江蘇省如皋市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