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水稻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總結了洋蔥要水稻綠色高效栽培技術,包括茬口安排、品種選擇、育苗、定植、肥水管理、病蟲草害防治、收獲等方面內容,同時進行了效益分析,結果顯示,該模式全年合計純收益可達46515元/hm2。
關鍵詞:洋蔥;水稻;綠色;高效;栽培技術
泰興市地處蘇中地區,屬長江三角洲沖積平原,土質以高沙土和砂壤土為主,光照充足,雨量充沛,適宜洋蔥、水稻生長。水稻是泰興市第一大糧食作物,常年種植面積4萬hm2,洋蔥是一種藥用蔬菜和保健食品,富含鉀、VC、葉酸、鋅、硒、槲皮素和前列腺素A等,適量食用洋蔥,有很好的保健、防病等功效[1]。近年來,隨著農村土地經營流轉在泰興市的有序發展,種植業的主要經營者由一家一戶向適度規模經營的小型家庭農場或種植大戶轉變,農業生產方式由單純追求高產向優質綠色、高效高產轉變。為調整優化種植業結構布局,使糧食產能與效益有機結合,泰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根據泰興市生產發展現狀,經充分調研組裝了洋蔥要水稻種植模式,通過系列技術試驗與研究,集成該模式綠色高效種植技術。該模式不僅能生產出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優質農產品,而且穩定了泰興市水稻主糧種植面積,符合江蘇省野十三五冶種植業發展規劃,2016年7月,該模式得到江蘇省農業三新工程項目資金的資助,在泰興市黃橋鎮、分界鎮、河失鎮等進行了示范推廣應用。現將洋蔥要水稻綠色高效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茬口安排
根據本地區市場消費習慣,同時考慮錯開野四夏冶農忙勞動力緊張,洋蔥栽培以中熟紫皮扁球品種為主,搭配種植晚熟品種,一般于9月中下旬育苗,苗齡55d左右,11月中下旬移栽,翌年5月中旬至6月上旬收獲;水稻栽培采用機插秧種植方式,根據洋蔥成熟收獲進度確定育秧時間,一般5月下旬育秧,秧齡15~20d,6月中旬移栽,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收獲。
2洋蔥栽培技術
2.1地塊和品種選擇
洋蔥的根為弦狀須根,著生于短縮莖盤的基部,根系較弱,無根毛,根系主要密集分布在20cm的表土層中,耐旱性較弱,吸收肥水能力較弱,最適宜在肥沃疏松、通氣性好的中性壤土、砂質壤土地塊進行生產。因此,洋蔥要水稻模式生產田塊,應選擇地勢平坦,耕層深厚、土質疏松肥沃、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和砂質壤土,最好2~3年內未種植過蔥、蒜類的田塊。洋蔥種植品種可選擇為中熟紫皮扁球品種紅緋F1,搭配種植晚熟品種紫陽。
2.2培育壯苗選擇
地勢高燥、排灌方便、2~3年未種過蔥蒜類的地塊作苗床,施足底肥及底水,做成畦面寬1.7m,畦墑寬30cm的高畦。播種量控制在2.5~3.0g/m2之間,定植1hm2大田洋蔥需育苗900~1125m2。定植前15d左右適當控水,促進根系生長。培育出株高15~18cm、假莖粗0.6~0.9cm、具有3~4張葉片的適齡壯苗。
2.3適時定植洋蔥定植過早,苗體過大,早春易抽薹,定植過晚,苗體較弱不能安全越冬。一般在11月中旬開始定植,定植時要選擇根系發達、生長健壯、大小均勻的苗,起苗后按幼苗大小分級,剔除病苗、弱苗、傷苗、假莖直徑0.9cm以上或0.4cm以下的幼苗,按大小苗分別定植。定植深度以埋住莖盤、不掩埋出葉孔為宜。定植株距15~16cm、行距15~18cm,栽植3.45萬~4.35萬株/hm2。
2.4肥水運籌
苗床培肥施用腐熟的優質有機肥45.0~52.5t/hm2、磷酸二銨600~750kg/hm2、硫酸鉀375kg/hm2。苗期一般不需追肥,若幼苗長勢較弱,結合澆水施用磷酸二銨75kg/hm2。大田中等土壤肥力施腐熟有機肥45~60t/hm2、磷酸二銨225~300kg/hm2、尿素75~150kg/hm2作基肥,澆足底水,定植后立即澆定植水。返青時結合澆返青水追施硫酸銨150~225kg/hm2、過磷酸鈣300~450kg/hm2。返青后,追施硫酸銨75~300kg/hm2。鱗莖膨大期隨水追施氮、磷、鉀三元復合肥150kg/hm2,間隔15~20d再追施1次,最后一次追肥時間應距收獲期30d以上。
2.5病蟲草害防治
洋蔥病害主要有紫斑病、霜霉病。紫斑病可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代森錳鋅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500倍液噴防;霜霉病用72%錳鋅窯霜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64%嗯霜窯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噴防。洋蔥蟲害主要有蔥斑潛蠅。蔥斑潛蠅在成蟲發生初盛期和幼蟲潛葉危害盛期,用1.8%阿維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或75%滅蠅胺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噴施防治。覆蓋地膜前,用72%異丙甲草胺乳油750mL/hm2或33%二甲戊靈乳油1500mL/hm2兌水750kg/hm2,全田均勻噴施防治雜草。
2.6采收
洋蔥鱗莖充分膨大,假莖頸部松軟,地上部管狀葉自然倒伏,大部分植株第1~2片葉枯黃,第3~4片葉的尖端部分變黃即可采收。在收獲和貯藏過程中要避免損傷蔥頭。
3水稻栽培技術
3.1培育壯秧
由于機插育秧時播種密度高、秧苗根系集中在厚度僅為2.0~2.5cm的薄土層中交織生長,秧齡彈性小,必須根據洋蔥收獲結束日期按照秧齡15~20d向前推算播期,野寧可田等秧,不可秧等田冶。按照機插秧生產技術規程精細管理,培育的秧苗素質應達到以下要求:葉齡3~4葉,苗高12~18cm,葉挺色綠,莖基扁粗有彈力,成苗2~3株/cm2,無病株和蟲害,秧苗單株白根10條以上,盤根帶土厚度2.0~2.5cm,根系發達盤結牢固,厚薄一致,提起不散,形如毯狀[2-3]。
3.2合理密植
為避免栽插過深或漂秧、倒秧,大田耙地墁平后沉實1d后插秧。插秧機行距固定為30cm,株距12cm,栽植25.5萬~27.0萬穴/hm2,每穴栽3~4株,確保基本苗90萬~105萬株/hm2。
3.3平衡施肥
為保證機插秧盡快活棵,早分蘗、成大穗、粒飽滿,施肥分5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施基肥,在施足有機肥的基礎上,施45%高濃度復合肥375kg/hm2、尿素75kg/hm2。第二階段施返青肥,栽后6~7d,施尿素150kg/hm2。第三階段施分蘗肥,栽后15d視苗情施尿素112.5~150.0kg/hm2。第四階段施穗肥,促花肥在穗分化始期即葉齡余數3.5~4.0葉時施用,因苗施尿素112.5kg/hm2+45%高濃度復合肥225kg/hm2;保花肥在出穗前18~20d即葉齡余數1.2~1.5葉時施用,施尿素60~75kg/hm2。第五階段粒肥,出穗后間隔7d連噴2~3次磷酸二氫鉀[4]。
3.4水漿管理
機插秧要獲取高產,水漿管理是關鍵,抓好野四要點冶可創造出水稻高產的環境條件。第一要點:野寸水活棵冶,機插秧苗小且葉面損傷大,栽插后應灌攔腰水進行護苗(陰雨天除外),以防高溫炎熱天氣蒸發死苗,切忌水深淹沒秧心。第二要點:野淺水分蘗冶,插秧3~4d后即返青時采取間歇灌溉,重在晾田;分蘗期采取淺水勤灌。第三要點:野適時擱田冶,機插水稻分蘗勢強,高峰苗來勢猛,遵循野苗到不等時,時到不等苗冶的原則,可適當提前到總莖蘗數達到預期穗數90%時開始排水擱田,嚴防一次重擱,應采取野輕擱、勤擱冶為主,循序漸進,擱2~3次達到土壤沉實硬板,下田不陷腳,田土不發白,葉色褪淡落黃為止。第四要點:野及時復水冶,擱田后淺水灌溉,以濕潤為主,達到清水硬板,干干濕濕,抽穗灌漿期應保持一定的淺水層,收割前1周停止灌水。
3.5病蟲草害防治
病蟲害防治按照野綜合分析、統籌兼顧、突出重點、分類指導冶的原則,在明確主治對象、兼治對象的基礎上,掌握適期,選準藥劑,采用正確的施藥方法,科學打好水稻病蟲防治總體戰。移栽返青后,注意防治灰飛虱、螟蟲等;中期注意稻縱卷葉螟、稻飛虱和紋枯病的防治;后期噴好破口藥,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褐飛虱、稻縱卷葉螟等,齊穗后密切注意紋枯病及褐飛虱、稻縱卷葉螟的發生動態,根據情況做好防治工作。具體按市植保部門防治意見進行防治工作[5]。機插水稻秧苗葉嫩苗小、生長緩慢、大田空間大、水肥氣熱等自然條件極有利于雜草的滋生,這也是機插秧與常規人工插秧最顯著的差異,一般在插后6~7d結合施返青分蘗肥進行化學除草,施藥后要保持5~7d的足夠水層,水層以不淹沒秧心為宜,水層過淺效果不好[4]。
3.6收獲
10月下旬開始收獲,收割時莖葉顏色變黃,稻穗上部的枝梗應該有2/3黃化變干,全穗外觀失去綠色。
4效益分析
洋蔥平均產量為82500.00kg/hm2,自開始收獲至結束,球徑6cm以上商品洋蔥田頭收購價格最高為1.64元/kg,最低為0.70元/kg,平均價格為1.06元/kg,球徑6cm以下商品洋蔥田頭收購價格0.5元/kg,平均產值為83250元/hm2。(洋蔥價格根據手機APP野一畝田冶統計,統計時間自2017年5月10日至6月10日)。水稻產量平均8700kg/hm2,市場平均價2.8元/kg,平均產值24360元/hm2;該模式全年平均產值107610元/hm2。由表1可知,小型家庭農場種植該模式生產成本支出共計61095元/hm2。水稻生產成本為12420元/hm2,其中種子、育秧、肥料、農藥、灌排、機耕、移栽、收獲、用工成本支出分別為420、975、2400、1050、600、600、825、1050、4500元/hm2;洋蔥生產成本為35175元/hm2,其中種子、育秧、肥料、農藥、地膜、機耕、移栽、收獲、包裝、用工成本支出分別為5700、2400、5250、1350、825、600、3000、55250、1800、9000元/hm2;土地租賃費用每年13500元/hm2。根據統計分析可以看出,該模式洋蔥全年的效益為41325元/hm2,水稻全年效益為5190元/hm2;全年合計純效益46515元/hm2。
5參考文獻
[1]王劍,常富業,焦元欽.洋蔥降血脂作用的研究[J].中華實用中西醫雜志,2004(17):3032-3033.
[2]董洪,韓興華,潘秋生.水稻要洋蔥無公害高效種植模式研究[J].北方水稻,2013(5):48-49.
[3]羅列,陸紀,楊衛建,等.高沙土地區麥稈全量機械還田和機插水稻高產栽培集成技術[J].江蘇農業科學,2012,40(9):68-69.
[4]馬興全,侯守貴,陳盈,等.遼寧省水稻栽培技術發展與展望[J].中國稻米,2014,20(1):36-40.
[5]楊建昌,陳忠輝,杜永.水稻超高產群體特征及其栽培技術[J].中國農業科技導報,2004(4):37-41.
作者:劉軍民1;孫玉1;王全友1;楊衛建2;蔡志林1 單位:江蘇省泰興市農業科學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