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早熟棉花栽培技術與病蟲害防治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人多地少是中國的基本國情,在中國,以占世界7%的耕地面積解決了占世界22%人口的吃飯穿衣問題,其土地負載量極大。今后“人增地減”的發展趨勢在短期內不可逆轉。早熟棉生育期短,適合我國一年兩熟和多熟制度。從一熟到多熟、從單作到復種,提高棉花復種指數,是擴大棉花種植面積、保障糧食生產安全的重要保障。
1播前準備
棉柴拔出后及時耕地,深度大約30cm,播種前及時旋耕,鎮壓提墑,做到下實上虛,結合旋耕施尿素300kg/hm2、磷酸二銨150kg/hm2、氯化鉀300kg/hm2。
2播種
5月20日~5月25日播種,選用生育期105~115d的棉花品種,如石早1號、石早2號等。播種前使用除草劑,48%氟樂靈乳油1500ml/hm2,兌水600kg均勻噴施于地表,通過耙地混土混勻。播前充分曬種,促進種子后熟,使用棉花播種機播種,不覆蓋地膜,等行距50~60cm,種植密度9000~12000株/hm2。
3田間管理
3.1補苗和定苗。在棉花子葉期進行查苗,發現少苗時立即芽苗移栽或補種,出真葉后發現缺苗可采用帶土移栽。及時疏苗,3~4片真葉時,按照密度9000~12000株/hm2定苗。
3.2中耕松土。棉花苗期、蕾期雨后及時中耕松土,使土壤透氣,不板結,保證根系活力,促進根系下扎。
3.3追肥。棉田底肥不足時,盛花期追氮肥,可追尿素200~280kg/hm2。
3.4整枝。現蕾后去掉果枝下面的營養枝,7月20日~25日,果枝數10個左右時及時打頂,做到“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長勢較旺棉田8月初打群尖。
3.5化控。根據棉株長勢和天氣情況進行化控,一般從蕾期開始化控。依據少量多次的原則噴施縮節胺進行化控。少雨干旱,苗情長勢不好時不進行化控;雨水較多、出現旺長時應加強化控??s節胺用量:蕾期7.5~15g/hm2,初花期15~22.5g/hm2,盛花期15~30g/hm2,打頂后1周左右30~45g/hm2,如遇雨水天氣可適當增加縮節胺施用量。
4.1蚜蟲防治。棉田卷葉株率達到或超過20%時,用內吸劑農藥防治蚜蟲。如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250g/hm2、或2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40g/hm2,兌水40kg噴施,如果蚜蟲發生嚴重,10d后再噴1次。
4.2棉盲蝽蟓防治。百株有蟲5頭或棉株新被害率達到3%時防治。方法:10%的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50g/hm2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50ml/hm2,兌水噴施;或40%毒死蜱乳油800ml/hm2,兌水噴施;或40%盲蝽絕殺乳油1000倍液噴施。施藥時,從棉田四周向中間噴施,集中連片防治,防止盲蝽蟓飛出棉田,噴藥時間一般在上午8:00以前,下午5:00以后。降雨后要加強監控和防治,雨水多時及時防治。
4.3棉鈴蟲防治。百株棉株達到二代幼蟲20頭,三代15頭時開始防治。防治方法:5%甲維鹽粉劑150ml/hm2加5%阿維菌素水劑450ml/hm2,兌水450kg噴施;或20%氯蟲苯甲酰胺3000倍液噴施。注意交替輪換用藥,噴藥后遇到雨水天氣應及時補施。
4.4黃萎病防治。①倒茬輪作:棉花與其他作物倒茬輪作可以有效降低黃萎病發病程度,尤其與水稻輪作效果更好。一般黃萎病較重棉田種植其它作物3年,發病程度明顯降低。②合理施肥:合理施用鉀肥、有機肥,促進棉花健康生長,提高棉株抗病能力,減輕黃萎病發生。另外,施用有機肥可改良土壤透氣性,改善土壤生態條件,增加土壤中有益菌數量,抑制棉花黃萎病菌數量,降低病菌侵染棉株幾率。③藥物防治:噴施葉面肥加抗菌劑,可以起到預防發病的作用,并且有助于黃萎病發病初期的恢復??捎命S腐酸鹽600倍液加入多菌靈噴施,7~10d噴施1次,連續噴施2~3次。
5適時催熟及采收
對成熟較晚棉田可在10月初施用40%乙烯利1500ml/hm2,對水750kg稀釋均勻后噴施,棉花吐絮達到40%后應及時采收。
作者:田文芳 單位:平山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