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田栽參研究進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安徽農業科學雜志》2014年第二十五期
1農田栽參的技術要點
1.1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是農田栽參的關鍵措施之一,給土壤施入腐殖質是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的有效措施。薛振東等通過對農田粘壤土增施有機腐殖質來改善了土壤環境,促進人參生長,結果發現腐殖質應提早施用于參地內為宜,其施用量不超過20kg/hm2[2]。為研究改土培肥實現農田栽參,任一猛等以發酵玉米秸稈粉、EM菌、硅藻土3種基質來改良農田土壤并測定1年生參地土壤理化性狀及對土壤中微生物的影響,結果表明3種基質施入后土壤的pH、有機質含量以及速效N、P、K均有增加,土壤中放線菌數量迅速增加[3]。于福來等為了進一步了解上述3種基質的改良作用,繼續對3年生參苗的產量性狀及品質進行了研究,發現3種基質施入后,3年生人參根長、根粗、根重、存苗率、產量、總皂苷及主要單體皂苷Rg1、Re、Rb1均較未施入改良基質的CK區提高,且發病率降低[4]。張亞玉等以一種新型微生物肥料(多功能微生物制劑)作為土壤改良劑,對農田栽參土壤的改良土壤容重、人參皂苷含量及土壤養分狀況的影響作用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表明多功能微生物制劑可明顯降低農田土壤容重,施用量以50g/m2為宜;可提高人參的總苷含量,以150g/m2施用量最好;直接作基肥以150g/m2施入時,對土壤中速效N、P、K含量作用顯著;施用方法以將多功能制劑用水浸泡24h后施入土壤效果最佳[5-6]。金永善等用“健友”菌肥進行農田地的改良,發現農田地用“健友”菌肥改良較林地土顯著地提高了保苗率、產量及總皂苷含量[7]。
1.2土壤消毒為了防止病菌和害蟲在土壤中繁殖,確保人參正常生長,在做床前需進行土壤消毒。目前常用的措施為利用“敵菌靈”、“綠亨1號”、“托布津”、“惡霉靈”等殺菌劑進行的藥劑消毒方法,但殺菌效果不很理想。許永華等選用了以色列死海溴集團生產的“溴滅泰”做土壤消毒劑,其殺菌效果比以往用的各種藥劑明顯徹底[8]。
1.3做床10月份做床,坡地順坡向、平地一般按南北走向做成床寬130~150cm、床高20~30cm,床長根據地形而定,但一般不超過50m,作業道的寬根據棚式或床的高低而定,一般在50~70cm。
1.4播種播前用500倍液代森鋅、500倍液多菌靈或800倍液綠亨2號浸泡種子15min進行種子消毒,取出晾干即可播種。直播采用6cm×18cm或5cm×20cm、育苗地播種一般采用4cm×(5~8)cm點播。春播覆土4cm,秋播覆土5cm,覆土后覆蓋稻草或落葉5~8cm,利于保墑防寒[9]。趙立波等研究了農田栽參播種深度與出苗率之間的關系,發現播種越淺出苗就越早,但最終出苗率以播深2cm>3cm>1cm>4cm>5cm>7cm>9cm順序排列[10]。
1.5移栽移栽1年生苗一般以8cm×20cm株行距,覆土3~4cm。2年生苗移栽時分1、2、3路苗,移栽株行距分別為12cm×25cm、11cm×23cm、10cm×20cm,覆土4~5cm[11]。
1.6搭設蔭棚遮陽網由于透光均勻因而好于草簾。1~2年生幼苗、3~4年生參棚透光率分別在10%~15%、15%~20%為宜。棚式主要有雙畦大棚、單畦拱棚、平棚及復式大棚(下層是單畦拱棚,只上參膜,起防雨作用;上層是全封閉的大棚,只上遮陽網,起遮光作用)[12]。劉惠卿等研究比較了雙透簡易高棚與傳統矮棚下栽培人參的農藝性狀,發現前者較后者顯著地提高根長和平均根重[13]。
2農田栽參的田間管理
2.1調節床面覆蓋物的厚度播種或越冬時為了防旱保墑,覆蓋物的厚度應較厚。到早春出苗前應及時撤掉部分覆蓋物,直接覆蓋在床邊及作業道上,可以起保墑和抑制雜草的作用。
2.2床面消毒出苗前用1%的硫酸銅5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1000倍液噴灑床面及作業道進行消毒。
2.3松土除草2年生以上的人參在出苗前用小齒耙子進行床面松土,松土時應注意不要摟掉芽苞,出苗后要及時拔除床面和作業道中的雜草。
2.4肥水管理農田栽參追肥一般在5月末出苗后,在參根的一側開溝施入,每10m長的床面施入人參復合肥2kg,施后覆土;床土相對含水量在55%~65%為宜,雨季積水時要及時排水。許永華等以4年生農田人參為試材,通過田間小區試驗,研究了腐殖酸肥料追肥對人參生長和產量的影響,結果表明在4年生人參上追施腐殖酸肥料,增產顯著(較清水對照提高了5.0%~13.9%),且提高抗病能力和存苗率[14]。
2.5病蟲害防治農田栽參的病蟲害發生程度較山地重,多發病有立枯病、猝倒病、黑斑病、炭疽病及菌核病,人參立枯病用80%的綠亨2號800倍液噴霧,猝倒病用80%的代森鋅1000倍液噴霧,黑斑病用58%的瑞毒霉錳鋅1000倍液噴霧,炭疽病用80%的代森錳鋅800倍液噴霧,菌核病用菌核利500倍液噴灑根部。害蟲主要是地老虎、蠐螬、金針蟲、螻蛄等,將10kg豆餅粉炒香加0.5kg敵百蟲粉加適量水拌均勻撒在危害區,可消滅害蟲[15]。
2.6越冬防寒農田栽參地由于屬于全陽地塊,日照時間長、強度大,白晝溫差較大,因此春秋兩季易產生緩陽凍,需采取防寒措施。在10月下旬先覆一層5~8cm的土,再覆一層5~10cm的稻草,最后用舊膜覆蓋,翌年4月中旬開始一層一層地撤掉防寒物。
3其他
隨著國際市場對人參農藥殘留的檢測標準越來越嚴格,農殘已成為我國人參出口的主要障礙,而當前主要的解決途徑是利用生物降解技術。孫海等研究了多功能微生物制劑對農田栽參污染土壤的治理效果,發現施用微生物制劑后土壤中有機氯降解作用明顯,尤其以微生物制劑激活后施入方式最佳[16]。滕雪梅研究表明沃土安(土壤調理劑)施入土壤后,首先通過理化作用與農藥形成農藥—腐殖酸復合體,而后通過微生物的作用來降解有害化學物質的殘留,消除土壤中沉積殘留的有機毒物。
作者:李翔國樸仁哲吳松權金大勇劉海峰單位:延邊大學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