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稻惡苗病的藥劑防效探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北方水稻雜志》2016年第4期
摘要:
對防治惡苗病不同殺菌劑進行藥劑篩選試驗,結果表明,25%噻蟲•咯•霜靈FSC2.5ml/kg處理種子及23%吡蟲•咯•苯甲FSC5ml/kg處理種子,不僅秧苗素質高,而且對水稻惡苗病防效也高,秧田防效分別為95.8%、93.4%,本田防效均為100%,明顯高于對照藥劑25%咪鮮胺EC和空白對照,對水稻生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關鍵詞:
水稻;惡苗病;防效
惡苗病是危害性強的水稻病害,中國的主要稻區均有發生,嚴重時水稻減產50%以上,黑龍江省在2013年水稻惡苗病普遍發生,尤其水稻品種龍粳31發病率高達10%~20%,嚴重影響水稻產量[1-2]。目前,水稻惡苗病長期單一使用咪鮮胺類藥劑或低濃度防治易產生抗藥性[3],并且其病原菌對咪鮮胺類藥劑抗性不斷增強,咪鮮胺類藥劑已不能有效防治水稻惡苗病。因此,選取非咪鮮胺類藥劑對水稻惡苗病進行藥劑篩選,旨在為生產上有效防治水稻惡苗病提供科學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供試水稻品種為龍粳31,供試藥劑:23%吡蟲•咯•苯甲FSC、12%甲•嘧•甲霜靈FSC,美國世科姆公司生產;17%多•福美雙FSC,北農(海利)涿州種衣劑有限公司生產;25%噻蟲•咯•霜靈FSC,先正達作物有限公司生產;0.25%戊唑醇FSC,福建省莆田市友緣實業有限公司生產;1×106孢子/g寡熊腐霉WP,捷克生物制劑有限公司生產;100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WP,德強生物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對照藥劑:25%咪鮮胺EC,德國拜耳作物科學公司生產。
1.2試驗設計
試驗地為黑龍江墾區八五六農場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老稻田,土壤類型為草甸白漿土,肥力中等,有機質含量3.31%,土壤pH值5.84。試驗采用大區對比法,10個處理(表1),不設重復,苗床每處理4m2,移栽到本田每處理36m2,四周設保護區。
1.3試驗方法
將種衣劑23%吡蟲•咯•苯甲FSC、12%甲•嘧•甲霜靈FSC、17%多•福FSC、25%噻蟲•咯•霜靈FSC、0.25%戊唑醇FSC對水稻種子包衣,5d后將包衣的水稻種子清水浸種。另將生物藥劑1×106孢子/g寡熊腐霉WP、100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WP及對照藥劑25%咪鮮胺EC分別對水稻種子進行浸種,8d后25℃催芽,待芽長2mm晾芽、播種,以不用藥劑處理做空白對照。出苗齊時調查出苗率,每處理隨機取3點,每點100cm2。秧苗移栽前調查秧苗素質,每處理隨機取3點,每點20株,稱取地上、地下干、鮮重時每點稱取100株,病害調查每處理隨機取3點,每點500株。將各處理的水稻苗移栽到田間,抽穗前調查田間各處理惡苗病的發生情況,每處理隨機取5點,每點20穴,計算株發病率及防治效果參照GB/T17980.104-2004[4]。
2結果與分析
2.1不同藥劑處理對水稻生長的安全性
施藥后,供試藥劑在推薦劑量內對水稻安全。催芽未發現芽畸形,出苗未發現葉片扭曲、矮化、萎蔫、葉色褪綠,水稻生育期植株長勢基本一致。
2.2不同藥劑處理秧苗素質的比較
從表2中可看出,23%吡蟲•咯•苯甲FSC比空白對照根數多0.1條,充實度高0.05mg/cm;12%甲•嘧•甲霜靈FSC比空白對照葉齡進程快0.1葉,莖基部寬0.1mm,充實度高0.03mg/cm;17%多•福FSC比空白對照株高高0.1cm;25%噻蟲•咯•霜靈FSC與空白對照出苗率高1%;0.25%戊唑醇FSC比空白對照株高高0.3cm;1×106孢子/g寡熊腐霉WP比空白對照根數多0.1條。在秧苗生長過程中,23%吡蟲•咯•苯甲FSC、25%噻蟲•咯•霜靈FSC的秧苗素質綜合表現高于對照藥劑25%咪鮮胺EC。
2.3不同藥劑處理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效
23%吡蟲•咯•苯甲FSC、17%多•福FSC、25%噻蟲•咯•霜靈FSC不論在秧田,還是在本田,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好,秧田的防效達93%以上,本田的防效達100%,明顯好于對照藥劑25%咪鮮胺EC和空白對照。12%甲•嘧•甲霜靈FSC、0.25%戊唑醇FSC、100億芽孢/g枯草芽孢桿菌WP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較好,秧田的防效達89%以上,本田的防效達76%以上,好于對照藥劑25%咪鮮胺EC和空白對照(表3)。
3結論與討論
25%噻蟲•咯•霜靈FSC2.5ml/kg處理種子及23%吡蟲•咯•苯甲FSC5ml/kg處理種子與空白對照相比出苗率高,秧苗素質綜合表現高于對照藥劑25%咪鮮胺EC,株高適中,葉齡進程微慢,根部發達條數多,充實度高,對水稻惡苗病防效高,秧田防效分別為95.8%、93.4%,本田防效均為100%,明顯高于對照藥劑25%咪鮮胺EC和空白對照,對水稻生長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與現有殺菌劑無交互抗性,可輪換應用于不同年份間防治水稻惡苗病,其有效成分咯菌腈,屬于高效、環保、安全的新型農藥,具有保護和治療作用,干擾并破壞病原菌的生物氧化和生物合成過程,通過抑制葡萄糖磷酰化有關的來抑制真菌菌絲體的生長[5],最終導致惡苗病病原菌死亡,可有效防治水稻惡苗病。
參考文獻:
[1]李鵬,穆娟微.25%氰烯菌酯懸浮劑防治水稻惡苗病的田間藥效[J].安徽農業科學,2015,43(15):130-136.
[2]徐偉,李秀鈺.不同種子處理劑對水稻惡苗病的防治效果[J].安徽農業科學,2013,41(33):12882-12883.
[3]趙志華,張錫明,范潔茹,等.咪鮮胺對水稻惡苗病菌及其抗藥突變體生長發育的影響[J].農藥學學報,2007,9(3):251-256.
[4]姜輝,陳景芬,王曉軍,等.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二)[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4,303-305.
[5]劉長令.農用殺菌劑開發的新進展[J].農藥科學與管理,2000,21(3):20-26.
作者:梁偉伶 王海鵬 臺蓮梅 靳學慧 單位:黑龍江省虎林市八五六農場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