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低聚殼聚糖對隱性乳房炎奶牛產奶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草食家畜雜志》2016年第4期
摘要:
選擇40頭體細胞數至少在80萬個/mL泌乳奶牛,分析了不同低聚殼聚糖日飼喂量對奶牛體細胞數、產奶性能及乳成分的影響。根據產奶量和體細胞數相近的原則,將試驗牛分為4組、每組10頭牛,對照組飼喂原奶牛場配方日糧,試驗I組奶牛飼喂3g/d低聚殼聚糖,試驗II組飼喂5g/d低聚殼聚糖,試驗III組喂7g/d低聚殼聚糖,低聚殼聚糖每天混入早晨TMR日糧中一次性投喂。結果表明,最佳低聚殼聚糖添加劑量為5g/d。本研究為低聚殼聚糖在奶牛隱性乳房炎防治及在生產實踐中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
低聚殼聚糖;體細胞;隱性乳房炎;產奶性能
近年來,人們在選擇食品時不僅要求營養豐富,而且更加注意產品的安全程度。低聚殼聚糖作為一種新型綠色添加劑,是現今發現的唯一帶正電荷、呈明顯堿性的天然氨基寡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獨特的生物學功效,在抗氧化、抗癌、增強免疫、促生長、降血脂、抑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作用,主要用于提高動物的生產性能,增加機體免疫力和調節動物腸道微生物功能的研究。該試驗是將低聚殼聚糖添加于奶牛隱形乳房炎的全價日糧中,來探討其對奶牛體細胞數、產奶性能和乳成分的影響,從而為低聚殼聚糖在奶牛乳房炎防治生產實踐中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依據。
1材料與方法
1.1試驗材料
低聚殼聚糖由浙江嘉興科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低聚殼聚糖的結構:低聚殼聚糖是由甲殼素和殼聚糖經脫乙酰和蛋白質基得到的一類多糖,又名殼寡糖。化學名為2-氨基-1,4-葡聚糖,分子式(C6H11O4N),具有許多優于高分子質量殼聚糖的功能[1]。
1.2試驗地點
南京衛崗乳業集團公司下屬的某奶牛場。
1.3試驗動物
隨機選擇40頭體細胞數至少在80萬個/mL泌乳荷斯坦生產母牛。
1.4飼養管理試驗
期間奶牛采用全混合日糧(TMR)飼喂,自由采食,自由飲水,自由運動,散放式管理。每天早(7:00)、中午(2:00)晚(19:00)3次擠奶。
1.5試驗分組
根據產奶量和體細胞數相近的原則,將試驗牛分為4組,每組10頭牛,分別為對照組,試驗I組、試驗II組和試驗III組(見表1)。對照組飼喂原奶牛場配方日糧,試驗I組奶牛飼喂3g/d低聚殼聚糖,試驗II組飼喂5g/d低聚殼聚糖,試驗III組飼喂7g/d低聚殼聚糖,低聚殼聚糖每天混入早晨TMR日糧中一次性投喂。
1.6試驗樣品收集
從試驗期(0~15d),分別采集試驗牛早、中、晚3次的乳樣各60mL,在0℃~4℃條件下進行冷藏保存。
1.7測定的指標和方法
1.7.1測定指標
每周取2d的奶樣,分別采3次的混合樣(早:中:晚=4:3:3),共采樣4次,分別測定乳成分和體細胞數,乳成分包括乳脂率、乳蛋白、乳糖和總固體。試驗前期和后期時分別測定1d每頭奶牛產奶量。
1.7.2測定方法
對照組和試驗站采集的乳樣送交南京衛崗乳業集團有限公司奶源部測定。1.7.3數據的處理對測得數據采用spss軟件處理。
2試驗結果與分析
2.1對奶牛體細胞數的影響(見表2)
試驗表明,試驗II組(5g/d低聚殼聚糖)有一定的添加效果,與第一次采樣時相比,在第二次、第三次及第四次分別下降了11.8%、87.7%和72.9%,試驗II組第三次、第四次采樣顯著低于第一次、第二次采樣(P<0.05);在第三次采樣試驗II顯著低于試驗I(P<0.05);在第四次采樣時,各添加組與對照組相比,奶牛體細胞數均呈下降趨勢,分別下降了62.8%、83.2%和34.9%,其中試驗II組較其他組差異是顯著的(P<0.05)。
2.2對奶牛乳成分的影響(見表3~6)
試驗表明,在第一次采樣時各組間乳脂含量及乳蛋白均無顯著差異;乳脂含量在第二次采樣時,試驗I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和試驗III組,而在第三次及第四次時,各組間均無顯著差異;乳蛋白含量在第二次采樣時,試驗III組顯著低于對照組,第三次時,對照組顯著高于試驗組,第四次時對照組和試驗I組顯著高于試驗II、III組;乳糖含量在第三次采樣時,試驗II組顯著高于對照組;總固體含量在試驗前期,對照組顯著高于試驗I組,第三次及第四次采樣時,各組間均無顯著差異。
2.3對奶牛產奶量的影響(見表7)
試驗表明,低聚殼聚糖的添加對奶牛產奶量的影響并不顯著,但在試驗后期各試驗組的產奶量比對照組有所提高,分別上升22.8%、12.0%和41.1%。試驗后期與前期相比,對照組、試驗I組和試驗II組產奶量均有所下降,但下降率依次降低,分別比前期下降20%、17%和5%,而試驗III組產奶量比前期上升10%。
3討論
在試驗期日糧中添加5g/d低聚殼聚糖,牛奶的體細胞數發生了顯著的變化,體細胞數有明顯下降,說明低聚殼聚糖對降低牛奶中的體細胞數效果是顯著的。與彭益強等[2]研究結果一致,可能是低聚殼聚糖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短小芽孢桿菌等陽性菌的抗菌作用增強,使得牛乳中的體細胞迅速下降。在試驗期過程中添加低聚殼聚糖,對牛奶中的乳脂含量影響是不大的。周亞平等人的試驗發現添加低聚殼聚糖能顯著提高乳脂含量,與該試驗結果不一致。乳糖則在各組之間比較后,只有試驗II組與對照組有顯著差異,證實5g/d低聚殼聚糖較其他試驗組的能有效提高乳糖的水平。總固體成分在整個試驗過程未顯著發生變化,添加低聚殼聚糖對乳中固體成分無影響,而顯著降低了乳蛋白率,這與周亞平等人的研究結果相似[3],體細胞數越高,乳糖、乳蛋白率等與其呈極顯著正相關。該試驗中添加低聚殼聚糖對產奶量無顯著影響,與田豐[4]等人的試驗結果提出的能顯著增加產奶量有一定的出入,可能本次試驗時間太短。
4結論
本次試驗結果表明,在日糧中添加低聚殼聚糖的最佳劑量為5g/d。本試驗日糧中添加5g/d低聚殼聚糖有效的降低了體細胞數,對治療奶牛的隱性乳房炎起到積極的治療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皮宇,陳青,孫麗莎,等.低聚殼聚糖的生物學活性及其在畜禽生產中的應用[J].飼料博覽,2013,(12):31-32.
[2]彭益強,朱麗萍,劉雯,等.可溶性低聚殼聚糖的制備與抗菌性能研究[J].食品科學,2007,28(2):98-101.
[3]周亞平,劉琴,等.乳體細胞與產奶量、乳成分的關系研究.中國奶牛,2011,(4):40-42.
[4]田豐,任海軍,史彬林,等.殼聚糖對奶牛產奶性能、乳體細胞數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響[J1.飼料工業,2009,30(5):31-33.
作者:郭小萍 范守民 劉宜勇 劉建民 策仁道爾吉 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州畜禽改良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