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鱖魚養殖技術的要素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水質調節與魚病防治
培育期間始終保持微流水,保持水質清新。每天鏡檢鱖魚苗,發現魚病及時治療。餌料魚苗入池前用濃度3%~5%的食鹽水或濃度8毫克/升的硫酸銅溶液浸洗,時間為3~5分鐘。
二、魚種培育
魚種培育階段是將3厘米左右夏花培育到50~100克魚種。鱖魚種的養殖可采取池子塘主養、套養2種,池塘主養成活率較高,一般70%~90%;套養成活率較低,一般20%~40%。
(一)池塘主養
1.池塘條件與放養。池塘面積3~5畝(1畝≈667平方米,下同),水深1.5米,池底平整,水質清新,排灌方便,能經常保持微流水。鱖魚夏花放養前10~15天,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消毒。每畝放養規格3厘米左右的夏花魚種2000~4000尾。
2.餌料魚的解決方法。原池培育:這種方法可解決初期的餌料魚。在鱖魚夏花放養前10~15天,先分批放入草魚、鰱魚、魴魚等魚苗,每平方米放養300~500尾,肥水發塘,并每天潑灑豆漿,當餌料魚規格長到1.5厘米左右時,正好做為鱖魚夏花下塘的適口餌料。配備餌料魚培育池:以1∶2~3配備餌料魚池。放養鯽魚、魴魚、鰱魚、草魚等種類的夏花,密度為5萬尾/畝。然后以分期拉網、少量多次為原則,保證鱖魚飼養后有充足的餌料,又使餌料魚后其生長良好。培育小規格的家魚魚種:有計劃加大家魚種培育池放養密度,在不同時期分批捕小留大,取出一定數量的小規格魚種喂鱖魚,從而提高魚種池的利用率。捕撈野雜魚:如在湖泊、水庫等捕撈野雜魚方便的地方,可采用此法。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下收獲鱖魚,提高養殖效益。
3.餌料魚的投喂方法。餌料要求:作為鱖魚的餌料,一要求鮮活,因為鱖魚不食死魚;二要適口,餌料魚苗的體長為鱖魚種體長的50%~60%;三要無硬刺,如黃顙魚、鯰魚等;四要保證及時供應,特別是飼養初期。按鱖魚的生長速度、成活率及存塘量,同時參考氣溫變化等因素,確定投喂量。一般鱖魚魚種體長6厘米以前,平均每天每尾鱖魚投喂8~10尾餌料魚苗。鱖魚魚種體長6厘米以上時,平均每天每尾鱖魚投喂4~5尾餌料魚苗。餌料魚以3天投一次為好,因為投放后2~3天,餌料魚活動比較遲鈍,有利于鱖魚捕食。時間間隔過長,容易造成鱖魚捕食困難和增加體能消耗。日常管理要堅持巡塘,注意觀察魚活動情況。經常換水,保持水質清新,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調節pH值,鱖魚對酸性水質十分敏感,每隔一段時間施生石灰水調節水質。此外,還要配備增氧機,鱖魚不耐低氧,天氣悶熱時,堅持開增氧機。
4.鱖魚種的并池越冬。秋末冬初,水溫降至10oC左右時,即可開始并塘。要注意帶水操作,避免鱖魚缺氧和相互扎傷,拉網前半個月應控制池塘中餌料魚的數量。越冬放養密度為3000尾/畝,并投放一定數量的餌料魚。北方高寒地區冰封期較長,謹防越冬池缺氧。
(二)池塘套養
選擇野雜魚豐富的親魚池或成魚池套養,每畝放養規格3厘米左右夏花魚種50~100尾。鱖魚種出池規格50~100克。夏季要采取措施保持池水有較高溶氧,以免鱖魚浮頭死亡。另外,鱖魚對藥物敏感,用藥時要慎重,特別是一些殺蟲劑。
三、成魚養殖
鱖魚成魚養殖是將50~100克的鱖魚種養至規格400~500克的成魚,可采取池塘主養和池塘套養兩種方法。
(一)池塘主養
1.池塘條件。池面積以5~15畝為宜,池深2米以上。魚種放養前1周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徹底清塘消毒。池塘注水0.8~1米深。池塘配備一臺功率3千瓦的增氧機。
2.魚種放養。春季每畝放養規格50~100克的鱖魚種500~800尾。春季或前一年的秋季,江河可收購到野生鱖魚種,這樣的魚種在北方地區也稱“鰲花包”。至秋季出池,鱖魚出池規格可達400~500克,出池產量可達每畝200~300千克,鱖魚成活率一般可達90%以上。鱖魚種放養前,放養一些活的小型野雜魚類,野雜魚類的重量為鱖魚重量的5~6倍,其規格不超過鱖魚種體長的60%。6月中旬以后,3~5天喂一次活餌料魚,餌料魚的規格為鱖魚體長的30%~59%,保持池內餌料魚的重量為鱖魚重量的5~6倍。餌料魚既可專池培育,也可從湖泊、水庫捕撈,也可同時采取以上2種方法相結合。鱖魚種入池后,每隔5~7天加注一次新水,到6月份水深達到1.5~2米,以后勤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夏季堅持每天中午開增氧機,每天開機1~2小時,保持水中溶氧4毫克/升以上。
(二)池塘套養
選擇成魚池或親魚池套養鱖魚。具體放養量可根據池中野雜魚的多少而確定放養量,每畝水面放養規格3~4厘米的鱖魚夏花魚種20~30尾,或規格50克左右的1齡鱖魚種5~10尾。到秋季出池,每畝可產規格300~500克的鱖魚2.5~3.5千克。在飼養過程中必須注意3點:一是嚴格控制套養池內主養魚的規格;二是鱖魚對藥物較為敏感,用藥種類及藥量要精確;三是水質清新,不宜過肥,避免低氧。
作者:李軍單位:黑龍江省勃利縣水產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