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鎮農機維修店建設的調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福建農機雜志》2014年第二期
1)農機維修業是保障農業機械可持續發展的需要。2004年國家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2012年國務院頒發《關于促進農機化事業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的意見》,出臺和實施了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等一系列強農惠農政策,極大地調動了農民投入農業機械的積極性,農民紛紛購置農業機械從事糧食生產,農業機械數量的激增促進了順昌縣的農機化事業的快速發展。在農業機械的更新換代過程中,原有的農業機械存在不同程度的老化,使用中不斷出現故障;新購置的農業機械,雖然科技含量高但也經常需要調修。農業機械的快速發展,急需農機維修業的保障支撐,急需有技術過硬的農機維修人員,能及時提供農機維修服務,以確保農機的完好率和利用率,解除農民購買農業機械的后顧之憂,使農民購農機放心,用農機舒心,從而實現農業機械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2)農機維修業是保障農業機械能夠發揮最大效益的需要。農業機械已成為農業生產、農民生活、農村經濟建設離不開少不了的生產工具。然而,在實際使用中往往由于其工作環境條件不佳,作業負荷狀態不良和操作使用人員技術水平的差異,很大一部分的農業機械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技術保養和及時的專業維修,甚至長期“帶病”作業,難以發揮應有的效益。實踐證明,農機維修業是保障農業機械能連續進行農業生產作業,發揮其最大效益的需要。
3)農機維修業是確保農機安全生產,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需要。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農業機械的應用領域在不斷的擴大和延伸,特別是拖拉機,目前已成為順昌縣農村主要的中、短途農副產品運輸工具,拖拉機小故障引發大事故的安全生產事故時有發生,給群眾的生命和財產造成不應有的損失。加強鄉鎮農機維修店(點)的建設,使農業機械的這些小故障有地方及時得到排除,可促進農機安全生產水平的提高。因此農機維修業是確保農機安全生產構建和諧新農村的需要。
2加強鄉、村級農機維修網點建設的措施建議
1)建議縣級人民政府將農機維修網點建設列入全縣農業機械化發展規劃之中。把農機維修網點建設擺在與農機技術推廣、農機技術培訓、農機安全監理同等重要的位置。做到建設有規劃、工作有布置、發展有方向。
2)在農機維修網點的規劃上,要注重農機維修店(點)的合理分布。一是要本著便民、利民的原則要求;二是考慮農機維修人員的經營效益原則。根據本地域農業機械分布狀況及農業機械的使用年限,進行維修成本估算和盈虧分析,合理分布農機維修店,以保證每一個農機維修點有一定的經濟效益。
3)要切實加強對農機維修店和從業人員的業務指導和技術培訓。縣級農機主管部門應把對農機維修店和從業人員培訓與農機駕駛操作人員培訓同等重視。在形式上堅持把農機維修人員培訓工作與國家農村勞動力轉移陽光工程培訓工作結合起來,堅持把農機維修人員培訓工作與國家職業技能考試考核結合起來,使學員取得農機維修專業技能資格,更好地就業和創業。逐步地促使現有的鄉鎮農機維修店(點)走向正規化、規范化。在培訓中特別要注重和加強對水稻聯合收割機和水稻高速插秧機專業維修人員的培訓,盡早解決全縣水稻聯合收割機和水稻高速插秧機等高端農機的維修難問題。在實踐中注重培育發展全縣農機維修行業的領軍人物,有目標的打造全縣農機維修的“龍頭店”,進而形成以縣城為中心,以鄉鎮為依托,能夠輻射全縣80%以上行政村的新型農機修理網,保障全縣農機化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4)縣級有關部門應對農機維修業加強監督管理。縣工商、稅務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管部門要加強對各個農機維修店(點)的監督管理。在營業資質和有關稅費的審定、從業人員的技術培訓和考核、農機維修質量監督檢查等方面,應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對農機維修店(點)進行扶持。縣級農機管理部門要適時、積極地向農機維修店(點)提供農機維修新技術、新工藝、新技術裝備等科技信息,適時組織農機專業技術人員向農機維修店的從業人員傳授農機維修技術,幫助解決維修中的難點問題。各農機經銷商和農機生產廠家要在鄉鎮農機維修店(點)設立“三包”服務站,把農機維修服務工作下移到鄉鎮村級。
作者:連洪興單位:順昌縣大干鎮農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