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黃梅季節桑園受澇后管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黃梅季節桑園受澇后,采取清溝排水、追施肥料、除黃梅草、加強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措施。
關鍵詞:
黃梅季節;桑樹;受澇;應對;措施
浙北地區春蠶一般在4月底發種,5月下旬上山,桑樹經伐條后于5月底6月初發芽,從而進入當年第二個生長高峰期;一般年份在6月中旬進入黃梅,7月上中旬出梅,黃梅季節是長江淮河流域一帶經常出現一段持續較長的陰沉多雨天氣,桑樹雖然具有較強的抗災能力,1999年“6.30”洪災,我區部分桑園曾在水中浸泡4d,排水后桑樹仍能恢復生長,但持續的強降雨會嚴重影響到桑樹生長,而6月-8月正是桑樹的旺盛生長期,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的措施,將直接導致桑樹死亡或影響到當年桑葉的產量、質量和冬條基礎。特別是1997年我區開展土地整理以來,原先種植在旱地的桑園,經土地整理后,大部分移植在園區水田,易受澇災影響。因此,應及時抓好桑園受澇后的管理工作。
1園區水田桑園
1.1清溝排水降漬
桑園受淹嚴重積水過深,時間過長,使土壤中的空氣相繼排出,造成桑樹根部氧氣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難,并產生酒精等有毒有害物質,從而影響桑樹生長,甚至造成桑樹死亡。如果桑園積水不深,排除積水后,如遇天氣轉晴桑樹地下根系的吸水量滿足不了桑樹枝葉的蒸騰量,桑樹會發生生理失水萎蔫黃化甚至桑葉脫落,因此,桑園受澇后,必須及時清溝排水,開通開好田內田外溝,做到兩行桑樹一畦,溝渠相通,確保排水暢通,雨后溝渠不積水。在迅速排除積水的同時,要適當加深溝渠,并做到田內外溝渠逐級加深,降低地下水位,有利于受淹桑樹新根生長。
1.2追施肥料
桑園由于遭受雨水長時間的浸泡、沖刷,泥土、肥料流失嚴重,因此必須及時加強肥培管理。補施肥料以速效肥為主,并適當增施有機肥,增強桑樹的抗逆能力,改善葉質。考慮到受淹后桑根會長出系根和根毛,因此補施肥料宜采取畦上撒施。肥料種類NPK合理搭配,畝施碳酸氫銨50kg或尿素25kg,磷肥20kg,鉀肥15kg,并利用秸桿復蓋,或結合加深畦溝用泥土復蓋,防止日曬雨淋肥料流失,也有利于出梅后桑園抗干旱。同時在桑園病蟲害防治時用0.2%磷酸二氫鉀進行根外追肥,每隔7d噴施1次,連續噴施2次-3次,促進桑樹盡快恢復旺盛生長;飼養夏蠶需要用葉的,應根據農藥的殘毒期,以及根外追肥7d后來掌握。
1.3夏除黃梅草
雜草的生命力和繁殖力極強,草荒對桑樹生長影響很大,特別是夏秋高溫季節,桑樹、雜草都進入旺盛生長期,在爭奪肥料中,桑樹是爭不過雜草的,若要桑樹好,桑地不見草,除掉黃梅草,抵上一次料;若降雨量大,持續時間長,使雜草生長更加旺盛,桑園受淹后土壤板結,因此必須及時除草。采用化學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結合的方法。若采用化學除草劑進行噴灑,即每畝用10%草甘膦0.5kg兌水75倍-100倍,加入0.10kg-0.20kg的洗衣粉作為雜草莖葉粘著劑,噴藥時加上定向噴頭,防止藥液噴到桑樹枝條和芽葉上,同時在藥液干后用秸桿進行復蓋畦上,有利于土壤保濕和減少泥葉;無秸桿復蓋可采取人工松土除草淺耕,減少桑根損傷。
1.4加強病蟲防治
桑樹遭受長時間少日照多陰雨的天氣后,抗逆性下降,易發生病蟲害。因此,必須加強病蟲害測報和防治工作。同時防治藥劑考慮夏秋季蠶期及間隔期,并掌握農藥殘毒期,間隔期可用40%桑寶2500倍加40%樂果1000倍防治,蠶期可用60%雙效磷1500倍加40%樂果1000倍防治或50%辛硫磷1200倍加80%敵敵畏1000倍進行劃片輪換防治。對春季發生爛頭病以及桑虱發生嚴重的田塊,要特別做好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7月-9月是臺風多雨季節,風雨過后加強巡防,風口地塊,發病嚴重,可在摘除病葉后,用濃度0.03%-0.05%的土霉素液(醫用土霉素1片兌水0.5kg)進行防治,每隔7d-10d重復1次,連續2次-3次,能有效控制病情。
2旱地坡地桑園旱地桑園
遇到黃梅季節的持續性暴雨,由于地高脫水快,一般不會造成澇災,但面積大又沒有起畦溝的桑園,也要注意積水,應開溝起畦,有利桑園雨后盡快排水;對一些坡度地塊桑園,連續性暴雨沖刷造成失土嚴重,桑樹倒伏等,要及時扶正固定并及時復土,修筑好路溝渠;同時采取增施速效肥,加強病蟲害防治,除草松土等措施加強肥培管理,在出梅后采取秸桿復蓋提高桑園夏秋季抗旱能力。
3春伐桑、嫁接苗和實生苗圃
春伐桑、嫁接苗和實生苗圃,因其抗逆性相對差,更應及時做好排水降漬;春伐桑園受淹后如出現桑樹零星死亡,可通過壓條繁殖補缺,或者下一年補植新苗;苗木出現嚴重死亡的田塊,可進行硬技扦插、秋播實生桑等措施;受災較輕的春伐桑,可采取扶正并固定倒伏的桑樹,苗田可采取補施速效肥料、除草松土、加強病蟲害防治等措施,恢復桑苗旺盛生長。
作者:朱建華 單位:浙江省嘉興市秀洲區王店鎮農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