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水資源持續利用與發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降雨特性分析
根據1956—2010年55a的降雨量系列資料計算,青島市多年利用降雨量705mm。本文對區域降雨量進行趨勢、突變和年內分配特性分析。利用滑動平均法、Kendall秩次相關檢驗方法[5]和Spearman秩次相關檢驗分析等方法分析面降水量序列趨勢表明,青島市年降雨量系列沒有顯著的上升或下降趨勢(見圖1)。采用Mann-Kendall非參數秩次相關檢驗法進行突變分析,由圖2可以看出,青島市年降雨量系列并沒有發生顯著突變。圖3是青島市多年平均降雨量年內分布圖,利用年內分配不均勻系數和集中度9等,分析降雨年內分配特性,發現年內分配很不均勻,降雨集中分布在7、8月份,其中最大四個月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3%。
2水資源開發利用現狀分析
青島市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21.5×108m3,其中地水資源量為15.4×108m3,占水資源總量的71.6%;地下水資源量為6.1×108m3,占水資源總量的28.4%。圖4為青島市歷年水資源總量系列圖。青島市水資源短缺及過度開發引發了一系列生態環境問題,例如,入海徑流減少和地下水開采嚴重等導致的海水入侵,水污染嚴重導致近海魚類等資源減少等。2010年全市取(用)水量為9.43×108m3,占當年水資源總量的60%。其中農業用水3.45×108m3,工業用水1.73×108m3,城鎮公共用水1.07×108m3,居民生活用水2.82×108m3,生態環境補水0.35×108m3。青島市地下水開發利用程度較高,20世紀末實際開采量達到可開采量的90%。由于長期超采地下水,在平度、即墨、城陽、膠州等地形成了多個地下水漏斗區。2010年全市水質評價結果顯示,在評價的46條河流中,評價河長1382.8m,Ⅰ類水質的河段長占1.2%,Ⅱ類水質的河段長占20.1%,Ⅲ類水質的河段長占23.8%,Ⅳ類水質的河段長占15.0%,Ⅴ類水質的河段長占4.8%,劣Ⅴ類水質的河段長占35.1%。
3城市未來發展需水量預測
水資源的消耗主要受人口、富裕水平(GDP)和技術進步等因素的影響。根據2001—2010年的10a用水資料統計,青島市水資源消耗主要項目有:農田灌溉、林牧漁業用水、工業用水、城鎮生活用水和農村生活用水等,其中林牧漁業用水和工業用水近年來比較穩定,林牧漁業用水穩定在0.66×108m3,工業用水則穩定在2.1×108m3;農田灌溉和農村生活用水不斷減少,且農田灌溉減少幅度較大,從2001年的6.02×108m3減少到2010年的2.86×108m3,平均每年減少0.32×108m3,而農村生活用水減少幅度較小,平均每年減少約0.04×108m3;城鎮生活用水增加較快,平均每年減少0.23×108m3。根據青島市“十二五”規劃,重點發展糧油、蔬菜、漁業、畜牧、果茶、苗木花卉六大產業和休閑農業。農田灌溉用水量大幅減少的原因是耕地面積的銳減,根據統計顯示,全市耕地面積從2001年的46.74×104hm2減少到2006年最低值41.29×104hm2,此后開始穩步緩慢增加,到2010年達到42.04×104hm2。2006—2010年農田灌溉用水量比較穩定,約為3.4×108m3,因此,在未來2015—2020年農田灌溉用水量不會再有大幅降低,將穩定在3.4×108m3這一水平。根據歷年GDP與總用水量、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等資料相關分析發現,青島市生產總值(GDP)與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關系密切,如圖6所示。其表達式為:GDP=1999.7×W-1394.4,R2=0.9558;式中:GDP為青島市生產總值,億元,W為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108m3。這就表明,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是一個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的直接反應。一個區域的發展與否首先應該看該地區的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增加與否。根據青島市“十二五”規劃的要求,到2015年GDP爭取達到10000億元。根據上述公式,按照2015年GDP達到10000億元來計算,那么屆時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將達到5.7×108m3,根據“十八大”精神,2020年比2010年翻一番,則2020年城鎮居民生活用水量將達到6.4×108m3。農村生活用水與農村人口關系密切。根據統計表明,近5年來,青島市農村人口穩定在300萬左右,農村生活用水量則穩定在0.78×108m3。由于城鎮化的不斷提高,可以預測,未來2015—2020年農村人口將略微減少,但由于生活習慣等難以在短期內改變,因此農村生活用水量大約穩定在0.8×108m3左右。綜合以上,到2015年全市總需水量將達到12.66×108m3,而到2020年需水量至少為13.36×108m3。青島市多年水資源量為21.5×108m3,但是扣除多年平均入海流量10×108m3,屆時若沒有足夠的水利設施,青島市將面臨缺水狀態,年缺口達2×108m3。
4對策
開源節流。針對水資源缺乏問題,要采用開源節流的方法解決,主要是節流。城鎮居民用水量逐漸占據青島市總用水量的主要部分,因此首先要控制城市規模。一個區域的水資源是有限的,對城市發展規模的制約作用十分明顯,因此也應當有與資源相適應的城市規模。青島市靠近膠州灣,可以適當利用海水,發展海水淡化工程等,增加水的來源。分質供水。即根據生產生活的需要,區別供水,分別供應相應水質的水。城鎮綠化用水大可不必用較好水質的水,可以利用“中水”灌溉;街道灑水等公共景觀用水也可以相應降低水質標準。以水養水。利用水循環規律,大氣水、地表水和地下水“三水”統觀統管,發展人工引滲,增加有用水源。“三水”統觀統管,人工引滲,不僅能夠控制海水入侵,還能提供干凈、有效的水源。青島市多年平均入海水量接近10×108m3,就是說這些水資源沒有得到利用就白白流入大海,應當加強引水入滲。循環、節約用水。生產生活中循環用水,能夠大大提高用水效率、節約水資源。樹立節水觀念,構建節水型社會。
作者:陶望雄宋科東單位:長安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省萊蕪市水文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