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麥赤霉病防治技術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江西農業學報》2017年第7期
摘要:小麥赤霉病是沈丘縣小麥發生最嚴重的病害之一,2016年是小麥赤霉病大流行年份。文章根據其危害特點總結了防治小麥赤霉病的有效措施,以期為實現小麥高產及其他地區開展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麥赤霉病;癥狀;防治措施;河南
沈丘小麥赤霉病又名紅麥頭、爛麥頭、麥穗枯,是小麥的主要病害,多分布于半潮濕和潮濕的區域,尤其是氣候濕潤多雨的地區。小麥從幼苗到抽穗期間均可受害,主要引起稈腐、起苗枯、穗腐、莖基腐,大面積發生時期會導致小麥嚴重減產。沈丘縣地處豫皖交界處,土壤肥沃,雨水充沛,農作物產量較高,病蟲害發生也較重。2016年是小麥赤霉病大流行年份,沈丘縣植保站根據病害情況通過推廣秸稈還田、配方施肥、化除化控、病蟲防控等技術措施進行防治。由于防治及時、措施得當,將病穗率控制在5%以下,為實現高產奠定了堅實基礎。
1小麥赤霉病的危害特征
小麥生長生育期都可被赤霉病菌感染,引起穗腐、苗腐、稈腐等癥狀。最常見的是穗腐[1],表現是半穗或小穗腐或整穗,主要在小麥抽穗揚花期侵入,到灌漿乳熟期表現出穗腐癥狀。初期小穗穎殼上出現水漬狀褐色的小斑點,逐漸擴散到整個小穗上,氣候潮濕時,小穗穎片基部處出現粉紅色霉層;空氣干燥時,病穗枯白,不產生霉層癥狀[2-3]。苗腐是由于種子帶菌或土壤中病殘體的侵染所致。首先是穗芽變褐色,然后是根冠腐爛,輕者病苗變黃、瘦弱,重者導致死亡,濕度大時枯死苗會產生粉紅色的霉狀物。莖基腐從幼苗期成長到成熟期都可發生,麥株組織基部受害后變褐腐爛,直至全株枯死。稈腐病常發生在穗下的第1節或者第2節上,初在葉鞘上時會出現水漬狀的褪綠斑點,后擴展成為淡褐色到紅褐色不規則斑點或向莖內逐漸擴展,嚴重時會造成病部以上枯黃、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黃穗,氣候潮濕時病部產生粉紅色霉層[4]。
2小麥赤霉病防治現狀
2016年,沈丘縣植保站進行了小麥超高產示范建設,示范區共13.33hm2,種植小麥優良品種2個,其中周麥28為8.67hm2、豫麥158為4.67hm2。通過推廣秸稈還田、配方施肥、化除化控、病蟲防控等技術措施,在大災之年小麥產量仍然達到9262.5kg/hm2,較試驗田周邊群眾小麥平均增產3750kg/hm2左右。在諸多管理環節中,尤其對小麥赤霉病防治,由于采取措施得力,防治方法得當,防治及時,在小麥赤霉病大流行年份(據調查,全縣發病率平均在30%左右,最高達60%以上)將病穗率控制在5%以下,為實現高產奠定了堅實基礎[2]。
3小麥赤霉病防治措施
3.1注重預報
沈丘縣農科所與植保站協作,共同做好小麥各種病蟲害的調查工作,根據其發生動態,及時制定防控方案。特別是氣象預報4月中下旬及5月上旬陰雨天較多,有可能造成赤霉病大發生后,迅速備齊農藥、藥械,提前做好防控準備。
3.2預防為主
在小麥中后期病蟲害防治中突出一個野早冶字。小麥拔節期早防紋枯病、麥蜘蛛,抽穗期早防赤霉病、蚜蟲,灌漿期早防銹病、葉枯病。
3.3綜合施藥
小麥赤霉病防治的最佳時間掌握在小麥齊穗期,注意在揚花期前、下雨前噴藥。噴藥時要均勻噴施小麥穗部,掌握好用藥劑量。每隔6d噴1次。
第1次用藥在3月20日小麥拔節期,60%多窯酮1.2kg/hm2+2.5%氯氰菊酯乳油1050mL/hm2,莖基噴施,防治紋枯病與麥蜘蛛。第2次用藥在4月10日小麥挑旗期,用12.5%戊唑醇600g/hm2+32.5%苯醚窯嘧菌酯150g/hm2+10%吡蟲啉450g/hm2+磷酸二氫鉀1500g/hm2,兌水均勻噴施于莖葉,防治紋枯病、白粉病、苗蚜和預防赤霉病。第3次用藥在4月19日小麥齊穗期,用60%多窯酮1200g/hm2+華孚愛農肥300g/hm2+4.5%的高效氯氰菊酯750mL/hm2噴施葉穗,防治穗蚜與預防赤霉病。第4次用藥是在5月6日小麥灌漿期,用70%甲基托布津1500g/hm2+10%吡蟲啉300g/hm2+磷酸二氫鉀1500g/hm2噴施,防治葉銹病、葉枯病和抗干熱風。
4結論
小麥揚花至灌漿初期多雨、大霧、低溫、寡照是小麥赤霉病發生的重要原因,而在此天氣條件下施藥不僅困難重重,而且防效低。宜采用拉桿式噴霧機人工操作,利用天氣放晴的時機抓緊施藥,并在藥液中加入有機硅助劑,增強藥液的展著能力,起到很好的防止雨水沖刷效果。總之,在對小麥赤霉病防治過程中應做到預防為主,提高預報準確性,并結合合理的藥物防治,才能更好地控制病情的發生。
5參考文獻
[1]竇立中.淺析小麥赤霉病防治技術[J].河南農業,2010(9):27.
[2]張潔,伊艷杰,王金水,等.小麥赤霉病的防治技術研究進展[J].中國植保導刊,2014(1):24-28.
[3]黃龍兵,丁蕾,王昕.小麥赤霉病發生特點及防治對策[J].中國農業信息,2013(1):82.
[4]崔章靜.關于小麥赤霉病的監測與預警[D].西安:西北農村科技大學,2016.
作者:魯磊 單位:河南省沈丘縣農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