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稻田養殖蟾蜍問題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學種養雜志》2014年第八期
1.設置防逃防害設施蟾蜍跳躍能力較弱,設置的防逃設施不宜過高,可用1米高的聚乙烯密眼網把稻田四周的田埂圍起,在密眼網的一側,每隔2~3米設置1根加固木樁,并在稻田進出水口處設置過濾網片,防止蟾蜍外逃和田外敵害生物進入。蟾蜍的敵害生物主要有水蛇、水老鼠、肉食性鳥類等,設置防逃設施既可防止蟾蜍外逃,又可以阻隔水蛇、水老鼠等敵害生物的進入。另外,田間設置一些能夠隨風飄動的塑料袋,用木樁固定于稻行中間,風吹袋飄恐嚇鳥類。在大風、大雨過后,要注意加固防逃防害設施,避免出現漏洞。
2.設置蟾蜍棲息場蟾蜍屬水陸兩棲動物,成體大部分時間生活于潮濕的陸地上,而平常的稻田由于水體分布均勻,難以提供適宜蟾蜍棲息的場所,因此,除稻田環溝周邊的埂坡外,還需要在稻田中間設置浮動式蟾蜍棲息場,一般采用泡沫塑料板或木板制作,寬度小于稻株行間距,長度1米左右,每30~50只設置1塊板,以蟾蜍棲息時棲息場能浮于水面為宜,棲息場應在田內間隔均勻分布。
3.開挖稻田環溝和蟾蜍保護溝稻田環溝就是在稻田周邊開挖寬0.8米、深0.5米的環形溝;蟾蜍保護溝就是在稻田中間順稻行開挖的小型水溝,一般寬30厘米、深20厘米,地頭與稻田周邊的環溝相通,蟾蜍保護溝間距5米左右,當曬田、烤田或使用農藥時,需要將田間水排出,稻株間小環境可能在短時間內變得干燥、不適宜蟾蜍生活,這時蟾蜍保護溝就能發揮作用。在高溫季節,為控制蟾蜍保護溝水溫不致升得過高,需要在部分保護溝的上方搭建遮陽棚,并保持保護溝的貫通,通過加水方式使之形成微流水的環境條件,避免水溫驟變。
4.合理使用肥料、農藥稻田養殖蟾蜍,應當以有機肥為主,少用或不用化肥;以基肥為主,少用或不用追肥,確需追肥時,宜干田埋施,不要將肥料直接撒施于水體內。一般情況下,稻田不需要施用殺蟲類農藥,因為蟾蜍有捕捉害蟲能力;稻田野草采用人工拔除方法,不宜使用滅草劑;水稻若發生病害,要選擇對蟾蜍影響小的高效低毒農藥,噴灑農藥時選擇無風的晴天上午進行,噴霧器的噴口朝上,噴布的霧花要細,使藥液噴灑到水稻植株上,盡量不致藥物下沉。一旦田間藥物沉積過濃,須立即注水換水進行調節,避免藥物對蟾蜍的影響。
5.多途徑增加蟾蜍飼料在稻田養殖蟾蜍時,僅靠田間昆蟲遠遠不能滿足蟾蜍對食物的需求,因此,要采取多種措施增加飼料:一是設置黑光燈誘蟲作為補充飼料,黑光燈每2~5畝設置1盞,懸掛于稻株上方1米以內的高度,每天晚上定時開燈,誘集飛蟲集聚燈下供蟾蜍捕食;二是在環溝、蟾蜍保護溝內增養小型魚蝦,作為蟾蜍的補充飼料;三是在環溝的上方設立底部為鋼絲網的圓形活飼料繁殖臺,給其中投放草粉與發酵過的有機糞肥混合物,放養蚯蚓種使其自然繁殖、生長,長成的蚯蚓會自行爬出懸吊鋼絲網處供蟾蜍攝食,也可在其中添加腐敗有機物誘集蒼蠅產卵繁育蠅蛆等鮮活飼料,蠅蛆透過鋼絲網掉落入水體供蟾蜍攝。
作者:楊成勝王桂紅單位:山東省微山縣傅村漁技站微山縣夏鎮戚城街15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