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機械化對農村建設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農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
當前,我國農業生產很大程度上還處于傳統的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產出的作業方式。這種粗放型的生產方式,造成了資源過度消耗,土壤板結、沙化,地力逐漸下降,環境不斷惡化的嚴重后果。要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改變現狀,而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途徑。
二、我市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機遇與挑戰并存
1.良好的政策環境,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三農”工作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加強宏觀調控,不斷加大對農業的支持、保護力度。“十一五”規劃中,明確了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和任務,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已進入重要戰略機遇期,為農業機械化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中央“兩減免三補貼”政策和《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頒布實施,確立了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方向,明確了在農業機械化發展投入中各級政府負有的責任,強化了國家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保障措施,為推進農業機械化快速發展注入了強大的動力。
2.我市農業機械化工作取得的可喜成績,為農業機械化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我市的農機工作發展較快,總體處于全省前列,連續多年被省農機局評為農機化工作先進市。一是我市農業機械化裝備水平不斷提高,并取得了十分顯著成效。二是農機社會化綜合服務能力得到加強。在科技服務、人員培訓、購置補貼、項目實施等方面大力扶持民營農機服務組織和農機科技示范大戶。三是農機技術推廣取得豐碩成果。阜蒙縣、彰武縣雙雙被列入全國38個機械化保護性耕作試點縣,并通過了農業部組織的驗收,并列獲全省第一名。
3.我市農業機械化發展面臨的挑戰一是要進一步提高農機裝備水平,適應農業發展需要。雖然全市的農機裝備在總量上位居全省前列,但由于我市耕地多,單位面積農機擁有量卻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這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二是要進一步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拓展農機服務領域。三是要解決好農機化發展與農村勞動力供大于求、土地經營規模小之間的矛盾。四是要加快農機服務體系建設,實現農機服務專業化、社會化。
三、抓住機遇,因地制宜,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
新時期下,如何充分結合我市三個文明建設、構建和諧阜新及我市農機化實際,加快發展農業機械化,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是當前我們所面臨的主要問題。要加快我市農業機械化發展,就要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總攬全局,以我市開展的“百萬農民致富工程”為契機,深入開展“農機致富行動”。一要堅持農機與農藝緊密結合,立足于大農業,發展大農機;二要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根據經濟轉型需要,依據特色產業和區域農產品布局,有選擇、有重點的示范推廣農機化技術和裝備,優化農機裝備結構,提高機械化作業水平,促進區域優勢特色產業發展。三要堅持市場導向和科技創新。充分發揮政府引導職能,以科技為先導,以市場為導向,建立起農業機械化發展的長效機制。四要堅持突出重點、分步實施。對主要作物、重點領域的關鍵環節和重點技術,要集中力量逐年組織實施,做到速度與效益協調,數量與質量并重,兼顧重點突出和整體推進。
作者:李小兵單位:阜新市農機質量監督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