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休閑漁業發展近況及建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六安市休閑漁業發展起步于20世紀90年代,有20余年歷史,近幾年來,休閑漁業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中得到了較快的發展。據調查統計,2012年全市擁有休閑漁業場所565個,垂釣場182個,食魚餐飲美食館105家,度假村21個;垂釣總水面2400hm2;休閑漁業實現旅游接待量25萬人次,產值3.98億元,年利潤1.23億元,休閑漁業產值分別占漁業總產值和休閑農業總產值的8.2%、28.3%。2012年底六安市擁有農業部認定的全國休閑漁業示范基地1個———舒城縣萬佛湖漁業總公司,省級以上休閑漁業示范基地9個,部省級漁業標準化健康養殖示范場32個。全市現有的730家星級農家樂中,有近1/3開展了休閑漁業項目,休閑漁業從業人數達到4750人,帶動周邊農民就業1.5萬人以上。六安市休閑漁業在不斷成長壯大過程中,特色明顯,亮點紛呈,歸納起來有以下6個方面。
1.1依托城郊區位,投資休閑垂釣利用近郊區位優勢,在原來水產養殖基礎上,發展休閑垂釣和網捕娛樂項目。如金安區聚龍山莊和金帝豪休閑漁業基地將原有養殖池塘進行標準化塘口改造,并配套開展道路硬化、周邊環境綠化、路渠維修和電力設施建設,修建了觀光垂釣和三產服務等設施,投放大量商品成魚,供城市居民節假日前來游釣和消費。
1.2依附重點景區,發展特色旅游主要利用重點景區游客多的特點來補充其他景區接待能力不足,以較為低廉的價格接待散客或團隊,提供游客休閑、垂釣、觀光、捕魚等參與性漁事體驗活動,實現山上湖中游玩、岸邊漁家吃住。如霍山縣佛子嶺水庫周邊的漁家樂集群等。
1.3依傍自然風光,開展休閑度假利用湖泊、水庫、河流沿岸地理位置優勢,以優美整潔的環境、良好的生態條件為基礎,通過規劃建設,形成以休閑度假為主要經營內容的發展模式,主要代表是舒城縣龍河口水庫三江碼頭鄉村漁業旅游、霍邱縣臨淮崗水利樞紐工程內和盛田園度假村和臥牛山莊等,按照“乘游船、觀湖光、看捕魚、吃魚頭”的旅游線路,讓游客一邊觀賞秀麗風景,一邊親臨捕撈現場,充分感受漁民的艱辛和快樂。
1.4依靠優勢資源,開發休閑產品利用當地的資源并結合自身原有的產業,開發出特色鮮明、形式多樣的休閑旅游產品。安徽省君湖生態農業休閑度假村就是依托瓦埠湖和瓦埠古鎮,憑借天然湖泊,合理利用湖邊灘涂、湖心小島及瓦埠古鎮古居、人文而興建。根據瓦埠湖水產品豐富及特產鮮明的情況,開發了“君湖四寶”,將瓦埠湖出產的“銀魚、瓦蝦、毛魚、鰷魚”精致打理并包裝銷售,提高了瓦埠湖水產品品質的聲譽和效益。
1.5依據消費需求,打造風味餐飲由餐飲企業投資的休閑漁業,通過特色餐飲吸引游客,或為過路游客提供餐飲服務,既滿足自身對水產品的需要,又滿足消費者對品嘗水產品的需求。典型代表有金安區臥虎山莊、西海生態示范園等一批主題餐飲酒店,隆重推薦湖庫有機魚飲食文化,現已推出了50余道菜魚宴,得到了廣大游客的一致好評。
1.6依隨品牌推介,舉辦節慶活動萬佛湖是六安市對外開展旅游推介的一項重要品牌,庫釣產業也是當地旅游開發的一大亮點,為此,舒城縣萬佛湖漁業總公司從2006年開始先后大力投資建設金海岸、三江碼頭垂釣區,近年來又投資建設萬佛湖海螺堰高級休閑垂釣區,按照國際一流的標準進行規劃,加大硬件設施建設,常年開展龍舟系列活動,先后承辦了“龍津杯”龍舟賽、“亞洲鐵人三項賽”、“中國萬佛湖旅游文化節暨國際龍舟邀請賽”、“萬佛湖”杯安徽首屆國際模特大賽美人魚專場表演等重大賽事和活動,2012—2013年承辦了“中國萬佛湖國際休閑垂釣首屆庫釣大賽”、“合肥晚報第十、第十一屆讀者杯庫釣大賽”等10次比賽,多次接待有關單位舉辦的聯誼賽、邀請賽等,年接待垂釣人員10萬人次,帶動當地旅游產業銷售收入達2000萬元以上。
2當前休閑漁業開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由于六安市的休閑漁業整體開發剛剛起步,還處于成長發展的過程之中,因此在建設和發展中普遍存在單體規模小、經濟效益低、經營管理粗放,服務層次和服務水平低檔,服務設計落后,對旅游景區、漁業生產的收獲活動及傳統節慶活動過分依賴等缺點和不足,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缺少統一規劃由于缺少政府主導和統一規劃設計,各地休閑漁業在本鄉鎮范圍內單獨開發,并且各自的特色又不明顯,難以成規模、上檔次,同時還會出現重復建設、浪費資金等現象,難以打造出精品和上檔次的休閑景點。
2.2區域發展不平衡縣區與縣區之間、點與點之間、六安市與外地發達地區之間發展均不平衡。縱向比較,舒城縣、霍山縣等山區縣休閑漁業發展相對成熟,其他平原、丘崗縣區較弱,發展速度不快。橫向比較,六安市休閑漁業發展水平落后于合肥、黃山、安慶等市,很多休閑漁業示范點特色不明顯、發展水平不高。自身內部比較,除一些靠近城郊和風景區內的休閑漁業場所上規模、上層次外,其他大部分由于經營時間短、資本積累及經驗不足,普遍存在規模小、檔次低,基礎薄弱的問題。2.3缺乏開發資金目前,六安市的休閑漁業基本上是一鄉一鎮式的開發,資金匱乏是比較普遍的問題。鄉鎮財政本身就很困難,能拿得出來用于投資開發的資金就更少,企業投資受客源、自身經濟實力影響難以做大做精,招商引資因為交通不便利、基礎設施落后、配套服務跟不上等因素受到限制,這樣一來既浪費了優質的旅游資源,又制約了當地美麗新漁區的建設步伐。
2.4經營理念落后六安市大部分休閑漁業經營業主思想守舊,習慣于接待型的傳統發展模式,經營方式主要以提供漁家餐飲及景區住宿為主,而游客參與性體驗活動提供較少,對當地漁業飲食文化和風味水產品的經營開發元素不多,效益不明顯。2.5從業人員素質亟待提高六安市休閑漁業從業人員主要以農村勞動力為主,文化水平不高,長期從事漁業生產,缺乏市場意識和現代經營理念。他們除提供垂釣、餐飲和住宿服務外,能夠向顧客提供景區景點導游服務、農事活動指導服務、民俗風情講解服務、農副產品導購服務的為數不多。從業人員素質不高,束縛了六安市休閑漁業的深度發展。
3進一步提升六安休閑漁業發展水平的對策
鑒于目前面臨的種種機遇和挑戰,為了進一步加快六安市休閑漁業發展步伐,培育壯大繁榮當地農村經濟的增長極,特提出以下發展建議。
3.1注重科學規劃整合現有的優勢漁業資源,統一規劃,科學策劃,切實做到“先規劃,后開發,不規劃,不開發”,以此來保證休閑漁業的有序開發、合理利用、長遠發展。要高起點、高標準編制六安市及縣區休閑漁業總體發展規劃,明確內容和重點,做到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分階段進行。要按照塑造品牌、突出魚味、提升品位的原則,以休閑垂釣、漁事體驗、餐飲服務、觀光旅游為主線,采取點、圈、線相結合的辦法,根據平原、丘崗、山區、湖庫區和圩畈區等不同地貌特征,因地制宜進行空間布局,可在沿交通干線、重點漁區、依山傍水逐草區、風景勝地周邊、城鎮近郊選址并打造特色休閑漁業精品示范點,重點在全國風景旅游區和城市近郊發展觀光游釣業,在水庫、湖泊開展網箱垂釣、駕船、劃艇、漁家樂等項目,在近郊水產養殖基地發展垂釣、捕捉體驗等休閑漁業。在各示范點周邊村、鎮形成輻射帶動圈,并結合主要旅游精品線路配套建設休閑漁業專線,實現點、線、面的有機結合。
3.2注重示范引導一是要花大力氣抓好休閑漁業示范點建設工作,通過精心包裝和策劃,逐年確定一批特色鮮明、市場前景好、吸引力強的休閑漁業開發為典型項目并進行廣泛宣傳。二是要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開發觀光游覽園、科普示范園、漁民文化村、主題農莊等休閑漁業實體經濟。三是要利用休閑漁業主體行為參與性的特點,讓游客參與飼養捕魚活動,體驗漁事之趣。四是要把休閑漁業發展情況列入各級漁業部門年度工作目標考評內容和統計報表數據體系,設置休閑點發展數量、固定資產投入規模、就業人數和經營收入等主要經濟指標,對縣區和漁業重點鄉鎮進行綜合考評。
3.3注重拓展功能在積極調整漁業產品、產業結構的基礎上,實現休閑漁業與現代農業、鄉村旅游、生態環保、美好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融合發展。在抓好主業的同時,積極發展漁具、飼料、魚藥、水族器材等相關聯的產業,大力發展觀賞魚、觀賞水生植物的種苗業,規劃建設一批集垂釣、觀賞、餐飲、游樂、度假、美食于一體的漁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漁民專業合作社和重點產業發展項目,同時積極開發出具有漁業文化特色的產品,培植休閑漁業品牌,形成品牌效應,要與旅游業緊密結合,形成連鎖經營,提供配套服務,開展廣泛宣傳,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一是打造漁業品牌,即養殖品種的品牌建設;二是經營品牌,就是在休閑漁業經營中,結合本地的特色品牌資源,發展獨具特色品牌的休閑漁業,使其發展狀大。
3.4注重資金投入發展休閑漁業需要較多資金投入,因此建議今后各級政府制定減免稅優惠政策,創新投融資的方式和途徑。一是要允許部分涉農項目資金惠及到休閑漁業,扶持漁民自主創業就業;二是對有利于生態、文化、環境保護的旅游項目,應積極引導用于休閑漁業領域;三是要樹立“誰投資、誰所有、誰經營、誰收益”的理念,積極鼓勵和吸引當地民間資本投資開發休閑漁業;四是要重點引進經濟實力強、發展前景廣的企業投資開發特色休閑漁業項目,在適宜建設的水面上修建人工島嶼、樓臺亭榭和水上游樂園工程,提供游客休閑垂釣、游泳、放生、伐舟等觀景游玩項目,培育形成主題突出、風格迥異的水上建筑群落。
3.5注重改善服務一是要加大對休閑漁業相關從業人員培訓力度,提高生產、管理與服務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規范的休閑漁業接待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提高綜合服務質量和水平。三是要制定接待服務標準,從接待設施、接待條件、衛生狀況和接待能力等多個方面進行規范,使其服務標準達到和保持應有的水平。四是要切實加強環境整治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為游客提供愉悅、舒適、衛生、安全的休閑娛樂環境。
作者:章曉紅單位:安徽省六安市水產技術推廣中心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