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互聯網時代動畫電影的微轉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互聯網時代下,國產動畫電影開始有了新的發展機遇,動畫電影作為國家文化軟實力的一種直觀表現形式,不僅是藝術美的體現,還是一個國家先進技術與制作力水平的有力見證。面對新時期的新挑戰,國產動畫產業市場將在不斷的探索中逐步走向成熟,完成自己的華麗蛻變。
關鍵詞:互聯網;國產動畫;發展
21世紀是一個互聯網時代,而電影作為兼具商品與藝術屬性的時代產物,是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體現。改革開放后,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逐漸轉變,國產動畫也順應時代變遷,抓住機遇,蓬勃發展,占據國產電影的一席之地。2005年動畫電影《小兵張嘎》,首次創新將電腦技術同動畫創作結合起來,從而進一步拓展了國產動畫的發展模式。在技術上,數字技術的發展進步使動畫電影迎來了新的浪潮,2015年的國產電影《捉妖記》和《大圣歸來》一經投入市場,不僅取得了良好的口碑,還收獲了優異的票房成績,這意味著國產動畫產業開始轉向規模化生產。對于中國動畫產業的轉型發展,在制作方式上,新興技術的加入可以為電影增添新的觀影體驗,特效技術創建的虛擬場景一步步突破傳統電影的視覺慣例,給予觀影者身臨其境的感受。同時,伴隨著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展,國產動畫的產量逐年上升,中國動畫電影的制片模式,發展格局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革,動畫電影開始轉型,創作朝著多元化、規模化、專業化演變,呈現出新的發展格局。
1題材新穎,多元素創作
從中國動畫電影發展史不難看出,中國動畫電影存在一個明顯的問題,即動畫電影作品受眾群體定位不清,缺乏代表性的人物形象以及人文主義精神的缺失[1]。然而,時代在發展,受眾的需求日益增長,動畫電影為適應市場的變化,也在以一種多元化的趨勢發展,在制作中更多關注社會語境變化。2015年,動畫電影《大圣歸來》以一種強烈的視覺沖擊力震撼觀眾,影片雖然賦予孫大圣一個失意的背景,但在表現過程中十分注重性格刻畫,電影采用多角度的分鏡頭,帶給觀眾是視覺的縱深感和心靈的緊張感,影片雖然引用的是家喻戶曉的《西游記》系列故事,然而,卻巧妙地借助特效營造了一種真實的影像風格。2016年,動畫電影《大魚海棠》則進一步改革傳統的故事風格,引入新的題材,在虛擬的空間里為觀眾創設了一個超現實的場景,遼闊的大海、姿態輕柔的大魚、美輪美奐的風景,為國產動畫帶來了新的靈韻意境,全方位打造動畫里的異度空間,不僅凸顯了動畫電影的現實感,還給觀眾的心靈留下無窮回味。
2抓住機遇,創建規?;窬?/p>
互聯網時代,國產動畫開始有了更廣闊的市場環境。其中,由動畫片改編成系列電影的《喜羊羊與灰太狼》一經投入就取得了非常好的反響,國產動畫電影也通過一部部作品證明著實力,越來越多制片人和導演開始在動畫電影中探索新的市場。2015年《大圣歸來》的出現,可以說是近年來中國動畫電影的逆襲,成為國產動畫電影史上的黑馬。在技術上,《大圣歸來》追求超現實的畫面感,緊緊跟隨當下3D技術的熱潮,將技術與特效相結合,創新設計角色形象模型,細節描繪分鏡頭中人物的動作、神態和節奏,配合燈光加入豐富的特效和聲音,帶給觀眾最精美的3D效果體驗。此外,類似于《大圣歸來》的成功,在中國的國產動畫中,還有通過動畫片改編而成的系列電影,如2009年出品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電影,受眾主要集中在兒童,影片中的人物形象和語言都比較通俗易懂,內容涉及科學知識,學校生活以及環境保護等話題,同時,在動畫的世界里加入當下時代的熱點話題,有利于引起成年人的共鳴。在《喜羊羊與灰太狼》的電影中,主創們利用數字技術,塑造最萌最生動的人物形象與動畫場景,從而輔助影片可以更好地立意。另外,反派角色也并非一如既往地被觀眾所厭惡,“灰太狼”的形象在當下社會引起了很大反響,影片中灰太狼愛家庭,為保護好自己的家人,不惜一切代價,對待妻子可以無限度容忍。因而,不少觀眾喜歡上了這個可愛顧家偶爾有點壞的灰太狼角色??梢姡瑒赢嬰娪暗闹鲃搨冋诹η笸脐惓鲂?,擺脫傳統模式,與時俱進。
3借鑒國外動畫,改進專業化技術
在動畫電影發展史中,美國和日本可以說占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日本的動畫電影最初以漫畫產業為根基,流行的漫畫被改編創作成電影,不僅滿足了漫畫迷的追捧心理,同時發掘了潛在的觀影人群。在日本動畫電影發展史中,不得不提的就是著名漫畫家宮崎駿,有人說:“如果用一個名字來代表當代世界的經典電影創作的話,這個名字毋庸置疑應當是宮崎駿。宮崎駿如今已經享譽世界,其實在20世界80年代,他就已經在日本影壇奠定了不可動搖的大師級地位。”[2]是他用一種全新的視野改變了動畫片的狹隘認識,創作的故事契合時代對于社會問題的思索,不拘泥于特定形式。動漫作品作為文化產物,在為受眾提供業余消遣功能的同時,也在傳播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不同的國家。日本動畫電影的迅猛發展影響著中國的動畫產業,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重新定位受眾,動畫是所有年齡層人群的動畫。在中國的動畫創作方面,題材與內容大都是為低齡化的人群服務,通過小故事來講道理,致力于樹立積極健康的人物形象。而日本動畫電影則試圖用一種新的方式來講述故事,通過年輕的小主人公在成長過程中發生的故事來表達故事的真諦。例如,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和《幽靈公主》,在宣揚真善美的同時設計跌宕起伏的橋段來體現人性的真實,正是因為這樣,日本的動畫電影可以引發不同年齡層的人群產生感觸,從而為電影贏得大量的影迷。另一方面,體現時代的特色,多產業鏈帶動動畫電影,形成資源的合理利用。日本動畫電影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通過主人公的衣食住行來反映一個國家的文化,在潛移默化中訴說著時代的故事。此外,日本動畫產業的發展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興起,促進了漫畫書和其他相關商品的熱銷,最終形成漫畫市場的良性循環。而中國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國家,自古至今,流傳著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神話傳說故事,在中國早期的動畫電影創作中,力求最大限度去還原古書記載的神話傳說故事,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動畫電影已經不再完完全全成為人們回憶往昔的紀念品,受眾渴望去嘗試新時代的產物,因此,動畫電影也不例外,人文精神的發揚需要緊扣時展步伐。從動畫電影的產生時間上來看,美國的發展要早于中國。美國早期的動畫電影取材于全球歷史文化,后期則開始自創風格體系。美國的早期動畫電影以迪斯尼最為著名,其受眾群體主要集中在兒童,動畫題材也十分廣泛,大都集中在民間的神話傳說故事,涉及各個國家的宗教信仰和文化理念。到了后期,美國的動畫電影開始轉入集體創作,即制作過程中投入了開放性和融合性新理念。近年來,美國動畫電影產業的迅猛發展對中國的動畫電影市場發展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沖擊,中國擁有豐富的傳統文化資源,更應在題材的創作和母題的選擇上占據優勢,準確定位電影受眾?!皠赢嬰娪案m合于在來年各個向度上伸展,一是面向兒童,以簡化純化的方式表現物質世界,簡單明了易于理解;一是面向成人,以抽象的方式詮釋?!盵3]因此,中國的動畫電影要想取得更大的成就,開拓市場,就必須樹立大格局意識,傳統思維模式下的創作手法已經逐步被新時代的創新理念所取代。美國民俗學家斯蒂•湯普森說:“電影,尤其是活靈活現的卡通電影,大概要算一切演出童話的媒介中最成功的一種了。在其中,民間想象的種種生靈能夠輕易地描繪出來,而且是栩栩如生的。迄今為止在這些作品中的最佳者,無疑是沃特•迪斯尼所制作的《白雪公主和七矮人》,許多早先迷戀過童話故事的成年人,在對民間幻想作品的這種創造中意外地找到了大樂趣。”[4]所以,21世紀的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發展充滿了機遇與挑戰,即便受到外國多元文化的影響,也應結合自身優勢,挖掘兼容性和開放性,通過學習外來文化,彌補自身發展的不足,真正做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為觀眾帶來充滿個性,接地氣的人物形象和跌宕起伏的劇情設計,想必觀眾在欣賞了一部部好萊塢動畫電影后,也會渴望追溯本土的民族情懷,期待觀賞不一樣的動畫英雄。
4結語
新時代的國產動畫電影,在順應時代潮流的同時,也在利用技術來追尋自己的藝術美。在電影呈現上,不斷嘗試營造一種空間“場”的存在,而這對于動畫電影的視覺表達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昂玫膱鼍霸O計能夠產生一種‘場’的作用,能產生一種場景氣氛,當景與物都籠罩在這種氛圍中時,場景便對觀眾產生了吸引作用?!盵5]精良的場景,不僅有利于契合影片主題的升華,還可以幫助角色開展故事,有益于在短時間內抓住觀眾注意力,避免影片出現劇情的違和感。自2000年開始,世界范圍內的影視文化開始融合,影像的敘事需要線索的排列和蒙太奇的組合,動畫電影的敘事則需要多元化的方式來豐富,互聯網時代下中國的國產動畫在逐漸學習借鑒用一種新穎獨特的方式去講述故事,不僅有利于打破時間和空間的局限性,同時也可以幫助影片更好地表達主題。對于一部電影而言,題材、內容、視聽語言、場面調度等的有機組合形成了最終的影片。利用互聯網時代的便捷,動畫電影可以通過廣泛的群眾基礎與迅捷的傳播手段實現動畫電影的資源共享與互補。越來越多的動畫電影、動畫風格將被挖掘,而動畫片的受眾人群也不再局限于兒童,不同知識層面的人群開始走入電影院,或是打開電影網站觀賞動畫電影。目前,中國動畫電影整體都處在一個上升趨勢,不管是在技術還是內容上都做出了很大突破,但因為以往一些國產動畫作品的粗制濫造,讓很多觀眾看待國產作品時難免會先入為主地帶入“國產=低質量”的認知,使國產動畫電影一直不被看好[6]。這是我們需要及時修正的不足之處,新時期,我們必須意識到應尊重并理解中國動畫發展的客觀規律,重新審視動畫發展的傳統,思考現代的藝術追求與精神內涵,汲取中國傳統文化營養,提升動畫電影文化品格,打造多元化的動畫電影風格[7]。正確理解動畫電影作為一種文藝美學形式,它反映著社會的變遷與時代的發展。對于將電影單純作為一種商品用來獲取利益的觀點是片面的,動畫傳遞出來的故事與色彩不僅是一種兒時的回憶,還是一個時代的記憶。在國家文化產業政策的推動下,動畫業將開始新的探索,相信隨著多元文化的融合,國產動畫立足于現今的成就,不斷改革創新,必將迎來新的春天。
參考文獻:
[1]張穎.日本動漫對中國動漫產業的發展啟示[J].金田,2014(12).
[2]秦剛.感受宮崎駿[M].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04.
[3]顏慧,索亞斌.中國動畫電影史[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2005.
[4]斯蒂•湯普森.世界民間故事分類學[M].鄭海等,譯.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1.
[5]莊威,吳浩,付莉,等.動畫場景設計[M].合肥: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6.
[6]姜秀梅.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發展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7).
[7]褚亞男.中國新時期動畫電影的史學建構與學術反思[J].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4(6):56-62.
作者:左聰 單位:陜西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