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漢傳佛教羅漢造像藝術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云南漢傳佛教造像藝術演變分析。關于云南漢傳佛教造像藝術的演變,唐代傳入,元展起來,明代及清代前期發展鼎盛,清末至民國時期全面衰落。從公元六世紀的宗教創立進行的發展,而佛像的出現則是在公元三世紀,在當時并沒有佛陀的形象,而是通過物進行代替。因為在當時的人們認為佛是不能具體化表現的,而是感覺與神靈的精神存在。而我國的佛像最早是在漢代出現,而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佛教藝術就已經大量的興起。對于羅漢造像經典沒有具體的依據,也沒有其他的外來圖像范本,云南昆明的筇竹寺五百羅漢造像是中國佛教羅漢造像獨具特色的精品,同時也是世界宗教泥塑藝術中有特色的瑰寶。佛教傳向世界主要是通過兩條線路,一條是從印度向南傳入泰國以及老撾等國家,稱之為南傳佛教,另外一條是從印度向北部傳入中亞地區,而后從西域傳入到中國,再從中國傳入朝鮮、日本等國,稱之為北傳佛教。從佛教文化史的發展來看,云南的佛教文化和西藏以及內地的佛教文化相比并不是很突出,云南的佛教在來源上也相對比較復雜化,而從空間層面來看主要有幾個區域,在佛像造像的過程中所要遵循的基本要求不僅要能夠和三十二種人相得到符合外,還要能夠有八十種隨形好,在佛教中的阿羅漢是最高的果位,而在南傳佛教當中佛也是阿羅漢。羅漢信仰和羅漢造像作為是哲學觀念以及物質形態所并存的文化現象,這也是中國文化的產物,所以對我國的羅漢信仰和造像藝術內涵來說,要能對其進行整體性把握。
2)云南漢傳佛教造像藝術特征分析。對于羅漢造像藝術的出現可說是我國在佛教藝術當中比較偉大的創造,其意味著佛教藝術體彩已經發展成平民性的形象塑造當中,雕塑工匠們對眾生的興趣也就超過了高高在上的佛祖、菩薩,表現的重心點也從宣傳的佛教教義轉換到雕塑本身的“藝術性”上,在佛教的藝術內容上得到了很大的豐富。從羅漢的形態類型層面來看,有幾種比較鮮明的類型,首先是造像的尺度上所表現的是呈現出垂進端坐的神佛,然后是神靈是善惡相兼務的神靈,再者是多手多頭的本尊神等。羅漢形象是多種多樣的,其中云南的筇竹寺的五百羅漢在形態上各異,有著喜怒哀樂等表情,在體態風格上也極富變化,并且這些羅漢塑像的人體比例以及肌肉骨骼等都和常人相仿,云南的筇竹寺五百羅漢被譽為是東方雕塑中的明珠。對于我國的羅漢造像藝術出現為我國的佛教藝術的內容豐富增添了很大的活力,在中晚唐之后已經出現了很多的描繪對象,在當時主要是以十六羅漢作為主要的造型構圖,這在以往的中國藝壇上還是首次出現。而在群體羅漢像的出現就已經為羅漢造像藝術創造了比較獨立性的題材,在具體的造像過程中,對每個羅漢的形象都有著比較個性化的突出,例如羅漢納衣圖以及羅漢撓癢圖等等,都是歷來的畫家比較喜愛的。藝術美是內在的精神心靈自由體現在外在事物當中,而藝術也是主體心靈的外觀體現,故此藝術則是對自然的征服,并表現出更高的理想。對于羅漢造像在相貌以及膚色上是沒有限制的,但是也有著相應的要求,主要體現在面相要能夠五官端正,在肢體上不能夠有殘缺,而在不同的環境下能夠有不同的巧妙變化,這些都能夠對羅漢造像的藝術進行豐富化的呈現。
二、云南漢傳佛教羅漢造像工藝細部特征及藝術價值體現
1)云南漢傳佛教羅漢造像工藝細部的特征分析。云南漢傳佛教的佛像特征還體現在地方性特點,佛教文化在進入到云南這一特定情況下,就逐漸的形成了云南多民族信奉佛教的格局,并且也有著獨創性的特征體現,云南的筇竹寺建造在唐朝貞觀中期,滇中地區當時屬于唐朝的管轄,和其他的地區佛教相比較而言,云南的佛教文化在世俗氣上也比較明顯,這就和云南比較獨特的多民族環境有著緊密的聯系。再者在包容性特征層面,云南的佛教文化對文化反映也是多樣化的。對于云南筇竹寺的五百羅漢彩塑是我國比較重要的彩塑群之一,在技藝以及手法上都比較精湛和獨特,通過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兩者結合的方式將佛教題材加以民間化、世俗化。從羅漢塑像的材料運用上,主要有泥巴、棉花、沙子、稻草、木材等。在羅漢造像的工具上,主要有釘齒形工具、指頭形工具等,從制作的方法上來看則主要有燒制法和自然干燥法兩種類型,對于羅漢泥塑造像的優點主要能根據工匠的意圖進行隨意造型。在造像過程中對其比例以及尺度和面部的表情、服飾、體態等都有著比較細部的考量。
2)云南漢傳佛教羅漢造像藝術價值體現。宗教和藝術從其本質上來看是相反的,但是在一定的情況下兩者又能夠得到有機的結合,云南羅漢地搜素在藝術和宗教的結合上就得到了有機統一。從羅漢造像的藝術價值層面來看,主要體現在文化價值上,漢傳佛教的造像藝術從題材上是對漢傳佛教的崇拜,并且在表現手法以及藝術風格上也是以印度的相關藝術作為基礎,并對我國的一些傳統審美及表現技法進行了融合貫通,從而就展現出有著漢民族文化的特色,其中就包含著我國比較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也是對我國的獨特藝術審美情趣的體現。對于羅漢泥塑造像藝術其主要是在于傳神,羅漢藝術是作為思想概念所以有著特定的人格素養,并成為了獨立存在的藝術大類。云南筇竹寺的羅漢造像藝術無論在技藝和手法以及保存方面,都是我國比較突出的彩塑群像。這些羅漢藝術形象在尺度以及比例和服飾等方面都是和常人相等,從其創造的手法上來看主要是浪漫主義和現實主義手法的結合,所以能夠個性鮮明以及形象生動。這對漢傳佛教的文化傳承有著積極的作用。
三、結語
總而言之,對于云南的漢傳佛教羅漢造像藝術文化的分析,能夠促進對佛教文化發展更為深入的思考,促進我國在這一領域的文化傳承。本文主要是從云南漢傳佛教羅漢造像藝術的特征以及價值體現等重要部分進行詳細分析,希望對實際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作者:高彤 單位:西北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