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管理學基礎課的革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管理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實踐教學效果較差。在“工學結合”的思想指導下,不少高職院校雖然積極開展了各種各樣的管理學實踐教學,但由于種種原因,效果較差,主要表現在:1、校企結合難度大。主要原因是找不到校企結合點,學生到企業不能真正頂崗實習,大部分到企業實習的學生只是在企業做普通工人的工作,成為企業急需的臨時工(有時是因為訂單多、趕貨而急需更多的工人),談不上管理技能的訓練。2、校內實訓薄弱;在利潤驅使下,大部分高職院校尤其是民辦高職院校表面上很重視管理學的實訓,但真正能投資模擬管理實訓室的學校較少。3、實訓教師極其缺乏。大部分高職院校都缺乏有經驗的管理實訓教師。
(二)互動式教學理念沒有得到正確貫徹。互動式教學相對于單純的接受式學習來說,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采用專題討論、辯論、演講、小組學習、社會實踐等師生共同參與的方式,以學生為中心進行教學,強調發現學習、探究學習、互動學習。目前,這種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在高職院校管理學課程中還沒有得到真正意義上的實行。
二、提高管理學課程教學效果的措施
現存的這些缺陷必然要求對管理學課程進行教學改革,使高職工商管理教學能夠設計出更符合職業需求的專業特點的教學方案,具有濃厚的工商管理教學特色。針對上述問題,應從以下方面進行管理學課程教學改革:
(一)根據專業培養目標組織教學內容。高職院校管理類營銷專業應培養“實用型人才”,非學術型人才;以培養中基層管理人才為主,畢業生能夠作為現實工作中業務主管、部門經理等職位的后備人才,通過一段時期的適應和鍛煉,勝任這些工作。這些方面的才能和素質,從管理學的角度看,主要是指適應社會能力、組織管理能力、文字表達能力、人際交往能力、開拓創新能力等,這些能力的培養有賴于強有力的教學手段和教學內容。因此,既要注意培養具體的管理方法、技巧,更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重視實踐教學。為了讓學生感受真實的管理環境,學會分析、解決現實中的管理問題,實踐教學環節必不可少。
(三)應用現代教育技術。在管理學課程的教學工作中,充分運用現代的教育技術手段,包括PPT課件、Flash動畫、相關音像和錄像資料等開展教學活動,利用電子教案、情景劇、管理游戲等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環境和條件的改善,一方面可以為教師的課堂教學提供更多的資料來源;另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教學效率;同時,還可以豐富課堂氣氛,寓教于樂。教學內容表現形式生動、形象,全面調動學生的感官,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采用游戲、活動等多種類型的交互式教學,能夠適應高職層次的教學需求。
(四)將最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引入課堂。管理學理論是一門發展非常快的學科,為了處理好課程內容的基礎性與前沿性,也為了彌補教材的滯后性和局限性,可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實踐教學模式。一方面選擇一些知名企業作為管理學科學生的校外教學實踐實習基地,組織和安排學生走出校園,深入企業和社會接受實踐的鍛煉;另—方面定期或不定期邀請校外專家和企業家走進校園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企業管理的熱點和前沿問題。
(五)注重師生互動與交流,形成以“啟發式教學”為主、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除講授、提問、學生分析、討論等常用的方法外,結合管理學課程的特點,適應管理職業的要求,探索并完善以參與式、體驗式、交互式和模擬教學等實踐教學為基本形式的多種方法。主要有:頭腦風暴法、多媒體教學法、案例分析法、管理游戲、管理沙龍等。
(六)建立相對穩定的實踐基地。實習、實訓基地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基本條件。可根據學院當地的情況與企業簽訂教學實習基地建設協議,如建立小企業家訓練中心綜合實訓基地。由管理教研室和企業分別選擇思想政治素質好、業務水平高、實踐經驗較豐富的業務骨干共同擔任實習學生的指導教師。另外,可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加強管理實訓。具體有:1、企業資源。加強校外企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加強教師到企業實習鍛煉機會,加強與企業家、重點工商業企業的合作和聯系。將企業引進學校,鼓勵企業參與專業建設、課程建設,共同建設實驗室,開發實驗、實踐、實習課程,并讓學生頂崗實訓,如有計劃地安排學生輪流到共建企業的生產現場擔任主力,在管理者的直接指導下親自體驗并處理管理工作;2、社會資源。充分利用管理咨詢公司、職業資格鑒定中心、行業協會力量,開展應用性教學研究、教學方法培訓、實踐教學開發與課程建設,加強與畢業生的溝通和聯絡,加強與市屬政府管理機構的聯絡和培訓;3、內部資源配置。爭取院校配套應用性建設方面的資金,申請鼓勵開發和實施實踐教學優惠政策,爭取實驗室建設和實踐教學課程開發資金,引進實踐教學和雙師型人才,配備應用性實踐教學設計與實施負責人,建立應用性課程開發團隊。
作者:袁桂英單位:鄭州交通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