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高校英語教師培訓內容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6年第4期
一、引言
北京地區目前設有高等職業院校共計26所,其中包括4所國家級示范性高職院校、2所國家級高職骨干院校、11所普通高等職業院校、9所民辦高等職業院校。現有英語教師474人,其中公共英語教師248人,專業英語教師226人,部分學院公共英語教師和專業英語教師有交叉。目前北京市高職院校英語師資存在的主要問題有:職業院校英語教育基礎較薄弱、師資培訓缺少培訓平臺、英語教師隊伍整體數量不足、師資隊伍年齡、職稱、學歷結構不合理、教改動力不足、缺少品牌教師和名師。鑒于此,高校英語教師的培訓項目應注重突出受益面廣的特色,力求全面實現英語教師水平的總體提升。通過培訓平臺,重點研究高職在校生實際需求以及各專業對職業英語教學的實際需求。
二、培訓內容設計
第一,職教理論培訓。為全面提高高校英語教師職業教育理論水平,轉化教育理念,關于職教理論培訓必不可少。現階段,培訓內容要圍繞“高校教育教學發展現狀”來推進,邀請知名專家開展系統化培訓。中國曾開展關于高校英語教學改革現狀及發展趨勢、國內外職業教育的發展等講座,并開展現場交流與討論。各位專家的講座水平高、視野廣、角度新,語言風趣幽默、引人深思,參加培訓的教師紛紛表示通過講座與討論,開闊了思路、轉變了理念、提高了認識,明確了目標。
第二,英語模塊化教學觀摩與研討。為提高教師教學能力,項目組曾開展以“英語課堂教學觀摩及方法研討”為主要內容的系列培訓,分別是“英語閱讀課教學觀摩及方法研討”、“英語寫作課教學觀摩及方法研討”、“英語聽說課教學觀摩及方法研討”,以及“ESL講座”。觀摩課邀請了來自京內外不同院校的6位中外籍優秀英語教師進行公開課展示,觀摩后針對各模塊的英語課程分四個小組進行了研討交流,研討意見再由各組組長進行大會集中發言,分享交流培訓研討意見。觀摩課活動得到了參訓教師極大的支持和肯定,大家對6位優秀教師展示的教學模式、課堂設計、教學環節、教學課件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并結合自己院校的英語實際教學情況暢談了經驗與困惑,為后續的教學工作積累了很多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第三,英語課件制作與實訓。為全方位提高英語教師教學能力,項目組還開設了“課件制作軟件”專題培訓。培訓內容主要針對英語教師制作教學課件制作中遇到的問題設計,涵蓋英語類多媒體課件特點分析與展示;Powerpoint基本操作、母板與模板、聲音、視頻、簡單動畫制作、復雜動畫與演示設置等;Mediacoder軟件進行音視頻轉換等內容。培訓形式分為集中講授和機房分組操作練習,最后一個環節是展示每組培訓教師的課件制作成果。通過專家教師的細致講解和教師們的認真練習,解決了英語教師備課中常見的實際問題,切實提高了英語課件的制作水平,并能在以后的教學工作中學以致用。
第四,英語聽說能力培訓。根據調研,高校英語教師的聽說能力需要持續強化與提升。在這方面,主要圍繞“如何成為一名好教師”、“如何做研究”、“職業院校英語教學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等進行英語聽說訓練。參訓教師開展分組練習、話題討論、演講交流等形式的綜合訓練,在短時間內強化了參訓英語教師的聽說能力。通過培訓,大部分教師認為提高了自身英語聽說能力相關技能,同時獲知了更多的教學資源及課堂組織方法。
第五,科研課題選題講座。高校英語教師開展科研項目的比例不高,研究方法與手段也相對缺乏,但研究熱情很高。因此,加強教師們的科研能力就變得勢在必行。這方面的培訓主要圍繞教育科研方法的意義、類型、作用、過程,重點講解了選擇問題、研究設計、收集資料、分析資料、撰寫報告的核心內容,強調一線教師選擇科研課題應提倡“小題大做”,避免“大題小做”,研究設計中要注重“選題實、結構實、結論實、材料實”,突出“真實、聚焦、可行”,重點解讀了高校英語教師科研工作如何針對一線教學開展教學方法、教師角色、教學手段等內容的研究,并通過北京市教科院規劃課題的實際案例為全體參訓教師詳細解讀了科研課題申報書的構成要素和核心內容。
三、特色與創新
第一,搭建了交流平臺。培訓項目自啟動以來,參與的部門有北京市教委、北京教科院職成所、北京市大學英語研究會高職高專分會、北京26所職業院校、社會語言考試中心、北京高教及外研社、各類學報。通過前期調研、項目啟動、培訓實施、總結研討、科研立項、教學大賽、資格考試、論文征集等階段,北京市教委、教科院等行政管理部門、高職高專協會、項目承辦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及26所高職院校之間廣泛活動,探討交流。使得培訓項目成為行政管理部門、科研管理部門和院校之間開展交流的一個便捷通道,最新的職業教育政策、發展理念和一線英語教師的希望需求能夠迅速有效的傳達到對方。培訓項目建設給職業院校英語課教學以及教師搭建了交流學習平臺,交流的院校除了北京市各職業院校,還有山東科技職業學院、山東煙臺職業學院等外地院校,使校際之間、教師之間進行了全方位、多方面的合作交流。
第二,鋪就了教學改革之路。培訓不僅引入了先進的國內外教育教學理念,還涉及了教學模式改革、課程開發,工學一體、行業英語、專業英語等教學模式從理論到實踐的全過程。這對于職業院校英語課程的課程開發、課堂教學、專業英語改革等有了更新了理解和認識,有利于深入推動本學院英語教學改革。培訓的順利實施鋪就了一條高校英語教育改革之路,也是實現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培養社會及企業高技能人才的必由之路。
作者:楊欣;馬杰 單位:北京農業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