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科技檔案管理創新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科技檔案管理在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支持下實現了較為長足的進步,這種進步在客觀上提高科技檔案管理的效率與質量,為此本文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創新展開了具體研究,希望這一研究能夠為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更好展開帶來一定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創新
前言
在“互聯網+”正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后,結合“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便開始引起業界人士注意,而對于結合“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來說,科技檔案工作的電子化數字化實現、保證該工作與互聯網有機融合等都屬于基于“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創新的具體表現,不過在這一優秀表現背后存在的認識不到位、法律法規發展不匹配、利用率較低的問題也必須引起我們高度重視,希望這一重視能夠為“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創新帶來更為有力的支持。
1科技檔案管理現狀
為了較好完成本文就科技檔案管理展開的相關研究,我們首先需要深入了解科技檔案管理的現狀,而結合相關文獻資料與自身實際調查,本文就科技檔案工作現狀、互聯網與科技檔案工作相融展開了深入分析。
1.1科技檔案工作現狀對于傳統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來說,不同單位的科技檔案管理分散、科技檔案分散于獨立部門與相關負責人手中、科技檔案的借閱與存檔過于復雜等在很多單位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較為常見,而之所以會出現這一系列現狀,主要是由于很多單位缺乏對科技檔案的重視,并認為分散的科技檔案更利于科技工作的展開,這自然就使得科技檔案工作不能較好滿足科技項目的研發需要。此外,在傳統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將自身管理的科技檔案視作私有財產的情況也極為常見,這一情況自然也會影響科技檔案本身效用的較好發揮,由此可見科技檔案管理已經到了必須創新的發展階段[1]。
1.2互聯網與科技檔案工作相融除了傳統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外,科技檔案管理創新的不斷發展也與互聯網的發展存在著較為緊密得了聯系,可以說互聯網與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相融合屬于科技檔案管理創新實現的最直接因素。近年來我們經常能夠聽到“互聯網+”這個名詞,而“互聯網+”在多個領域應用取得的不俗成果,也標志著其能夠在科技檔案管理領域實現較好應用。對于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來說,這一工作需要同時服務于企事業單位利用檔案信息的組織和個人,而想要保證這一服務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提升,互聯網與科技檔案工作的融合就顯得很有必要[2]。
2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
在了解了“互聯網+”對于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后,我們還有必要了解當下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而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與相關文獻資料,筆者將這一問題概括為功能認識不到位、法律法規發展不匹配、利用率較低等三個方面。
2.1認識不到位對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來說,雖然這一工作在“互聯網+”的影響下開始逐步脫離傳統的科技檔案管理形式,但寫入政府報告的“互聯網+”并不能一步登天實現所有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人員與相關領導的認識提高。據筆者調查得知,在當下的“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大型科技活動檔案管理中原始記錄等重要數據的缺失、相關科技活動科技驗收工作檔案的缺失等情況極為常見,這一系列情況就使得當下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不能較好發揮信息資源共享功能,“互聯網+”帶來的優勢也因此被大大削弱[3]。
2.2法律法規發展不匹配除了認識不到位問題外,關于科技檔案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未能實現與時俱進的發展,同樣影響著基于“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較好展開。對于當下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來說,這一工作主要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進行管理,但相較于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來說,這一工作實現的大幅創新卻使得《保密法》已經不能較好完成對其進行的管理,相關科技檔案管理人員無法結合相關法律法規完成自身工作,這一工作自然較為容易出現各類問題與缺陷[4]。
2.3利用率較低除了上述兩方面問題外,對于當下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來說,科技檔案利用率較低同樣是這一工作存在問題的具體表現。雖然“互聯網+”下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開始逐漸實現該工作的科技含量提高,但受限于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人員能力,這一工作在當下并沒有真正實現本質性突破,雖然一些單位已經開始逐步實現結合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的資源共享,但由于完善的科技檔案服務體系缺乏,想要真正實現互聯網與科技檔案管理的融合,我們還有很長的一段道路需要走[5]。
3實現“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創新的策略
結合上文內容我們能夠較為全面的了解基于的“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工作,而為了保證“互聯網+”能夠更好推動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筆者將在下文中結合自身實際工作經驗,對實現“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創新策略進行詳細論述,希望這一論述內容能夠為相關從業者帶來一定啟發。
3.1加強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對于結合“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來說,想要保證這一工作能夠較好為科研相關工作提供服務,科技檔案管理人員與相關領導就必須提高對這一工作的重視。科技檔案大多源于各類單位的科研生產,而為了保證科技檔案能夠最大化自身效用,將科技檔案管理與單位管理掛鉤,明晰科技檔案管理需要多個部門配合才能夠較好完成的特性,才能夠保證相關單位真正將精力投入到科技檔案管理工作中,這一工作也能夠在相關單位各部門的支持下實現自身的較好創新。具體來說,相關單位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需要實現專門的獎懲制度、人員管理制度、借閱制度落實,這樣才能夠保證“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創新得以擁有堅實的發展基礎[6]。
3.2結合“互聯網+”特點建設相關制度除了加強對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視這一策略外,想要真正實現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相關單位還必須結合“互聯網+”的特點進行科技檔案管理相關制度的建設。由于當下《保密法》缺乏對融合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前瞻性,這就使得科技檔案管理的相關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并不能較好滿足其發展與創新需求,為此筆者建議相關單位結合《保密法》的主旨與自身科技檔案管理現狀,創建具備較高針對性的科技檔案管理制度,這樣這一工作就能夠在有制度可依的前提下實現自身的較好創新,相關單位也能夠以此實現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與質量提升。
3.3提高科技檔案的利用率除了上述兩方面策略外,想要真正實現“互聯網+”下的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相關單位還必須將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重心投放到科技檔案的開發與利用領域,建設科技項目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平臺就是相關單位追求科技檔案管理與利用更好展開而可以選擇的方向,這一平臺的建設能夠大大提升相關單位科技檔案的管理與利用水平,這自然使得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得以最大化自身價值發揮。例如,在科技項目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平臺的建立中,除了平臺的硬件與軟件架構需要受到高度重視,科技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做好原始科技檔案的歸納、分析、篩選、計算、研究加工,并最終形成專題匯編與專用圖解,這樣就能夠為該平臺的建設提供有力支持。
4結論
在本文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創新展開的研究中,筆者詳細論述了當下科技檔案管理創新的重要性、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存在的問題、實現“互聯網+”科技檔案管理創新的策略,而將結合這一系列論述我們不難發現,“互聯網+”將成為未來科技檔案管理工作的必要組成部分,希望這一認知能夠為相關從業人員帶來一定啟發。
參考文獻
[1]王杉,刑軍,孫滔.科技項目檔案數字化管理系統平臺設計實踐[J].計算機技術與發展,2016(08):143~145+151.
[2]王燕.基于“互聯網+”的科技檔案管理創新[J].檔案與建設,2016(03):87~89.
[3]鄭志凱.互聯網+形勢下的科技檔案工作探索[J].信息通信,2016,(02):174~175.
[4]董宇,安小米,錢澄,郝春紅.信息化視角下國外科技檔案管理研究進展與特點[J].檔案與建設,2014(07):15~19.
[5]趙丹陽.數字環境下科技文獻信息開發利用與服務模式研究[D].吉林大學,2012.
[6]李小平.基于互聯網的信用檔案管理體系研究[D].四川大學,2004.
作者:王玫單位:福建省交通規劃設計院,福建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