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圖書編輯的必備意識和能力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科技傳播雜志》2014年第十八期
1版權意識
在出版業全面數字化的全媒體時代,版權意識顯得尤為重要。一方面,我們要注意自己產品的版權保護,同作者簽訂合同中要注意對電子版權的約定,同電子書中間商的合作中注重加密和可靠性。另一方面,更要防止侵犯別人的著作權,要堅持“先授權,后使用”的原則,特別是目前互聯網資源豐富,在取用時一定要合法合規,要注意某些圖片公司設計的陷阱,在封面以及和圖書內容相關性不強的圖片選擇上,要盡量使用自己的圖庫,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煩。
2服務意識
對編輯而言,服務意識主要針對兩類對象,一是要為作者提供服務,二是要為讀者服務。作為以內容為銷售本質的圖書而言,好的作者意味著成功的一半,因此,編輯一定要放下身段,樹立為作者服務的意識,不但能提高圖書出版質量,而且通過給作者提供良好的出版體驗,可以為編輯贏得后續作品的出版權,并借助作者的口碑效應,獲得更多的作者資源;全媒體時代,編輯還要樹立為讀者服務的意識,在選題策劃階段就要考慮充分讀者和社會需求,只有那些讀者喜聞樂見,對社會有積極意義的圖書才能真正體現編輯的價值。另外,通過多種媒體形式同讀者進行互動和答疑,對培養出版社的忠實讀者和強化出版社品牌效應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3專業化的意識
在高度競爭的市場中,編輯一定要有專業化的意識,正所謂“術業有專攻”,這里的專業化包含兩層含義,首先是要具備較強的選題策劃、稿件修改、圖書整體設計等基礎編輯業務能力,在工作中要處處能體現出自己的職業素養。另外,更重要的是要找準自己的出書類別和方向。可以依托自己的專業學習背景,在某個領域深耕細作,也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的,或者根據以往經驗自己能夠更擅長地把握市場的類別,做出規模,形成自己的特色,并最終打造出編輯個人的品牌效應。
4創新能力
圖書出版是一種高智力的文化活動,獨創性是其最大特點之一,雖然市場上一些跟風圖書也取得了相當的銷量,但更多的此類圖書都以虧損告終,同質化是導致當前圖書市場大量庫存積壓的重要原因。特別是在全媒體時代,數字化和傳播媒介的多樣化促使圖書由“生產—銷售”逐步向“信息—傳播”的模式轉變,圖書出版更加趨向于內容的競爭,在某種意義上,編輯的創新能力成為了圖書出版的核心競爭力。首先要在編輯理念上創新,要突破傳統的思維定勢,牢牢樹立出版數字化、速度優先、與讀者互動等理念,緊跟時展的步伐。其次要在編輯手段上創新,要積極利用新的信息技術,整合多種媒介,迎合讀者個性化需求。
5數據信息的應用能力
全媒體時代更是一個“大數據”時代,從圖書的內容到傳播的媒介都已數字化,作為編輯而言,必須要具備對各種數據信息進行采集、分析并加以應用的能力,包括讀者的信息、作者的信息、市場的信息以及相關的專業學科和行業的信息等,數據信息的應用可以給編輯的選題策劃提供靈感來源和數據支撐作用,特別是對圖書的市場銷售信息的分析應用還可以起到驗證選題的有效程度和監督市場銷售的作用。
6社交網絡的應用能力
隨著微博、微信、QQ、BBS、二維碼等廣泛的應用,社交網絡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根據Globalwebindex最新調查顯示,大約20%的用戶每天使用社交網絡的時間在30分鐘到1小時,有超過40%的網絡用戶估計他們每天花費在社交網絡的時間超過1個小時,借助互聯網和社交網絡,社會化營銷的作用和空間都是日益擴大的,圖書行業的這種效應尤為突出。通過社交網絡可以和讀者、作者建立密切的聯系,可以及時了解相關學科領域的行業動態,可以準確的找到自己的受眾群體開展更有針對性的營銷宣傳。
7團隊意識和溝通能力
圖書的編輯出版是個相對復雜的流程,需要不同領域的人、不同的部門共同合作才能確保質量和效率,編輯個人的能力再強,若沒有他人的幫助和配合,也不可能完成一本書的出版工作。如今大多數出版社都實行編輯的事業部制,專業分工合作的趨勢十分明顯,這就要求編輯具有較強的團隊意識和交流溝通能力。另外,當前國家明確提出鼓勵國有出版企業和民營圖書工作室通過合作實現雙贏,這就對編輯的交流溝通能力、內部的團隊意識以及團隊與團隊之間的合作意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8對新興事物的快速接納和學習能力
在全媒體時代,世界的發展速度超出大多數人的想象,新生事物層出不窮,作為知識和信息的傳播媒介,編輯自己首先要對新事物、新趨勢比較敏感,并較快地深入了解和加以鑒別,才能將其中有價值的、正面的信息對外傳播。因此,對新事物的接納速度和學習能力已逐漸成為衡量編輯水平的重要指標,編輯必須要與時俱進,學習新媒體的一切優勢,積極探索多種媒介相互融合,實現優勢互補,并在合作中實現共贏。
作者:馬文娟單位:東華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