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廣播電視臺新聞節目編輯的質量提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自古以來民生、民權、民主成為每一個國家關注的重點問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充分證明著基層決定上層建筑,隨著時代的發展,電視新聞的出現,民生新聞自然成為收視熱點,而一個民生新聞節目的好壞,由節目編輯的質量所決定。本文將對提升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質量展開探討。
【關鍵詞】廣播電視;民生新聞;編輯質量
將關注廣大人民生活的問題進行新聞報道就稱為民生新聞,新聞活動是順應社會發展的一種產物,在原始社會時期就有了新聞行業的雛形,當時新聞的內容主要包括,自然環境的變化,部落之間的戰爭與合作;社會發展到奴隸社會時期,新聞的主要內容比原始社會的新聞內容更加繁多,規模更大,除了自然界的變化,還包括社會關系的動態;社會發展到封建社會時期,我國在秦朝發展和完善中央集權制度,為了使統治者更好地了解全國各地的情況,從而建立了龐大而完備的通信系統。民生新聞節目是站在廣大地區群眾的視角并講述新聞,與民眾的生活密切相關,這使得民生新聞節目成為廣播電視臺的一大收視熱點。
一、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編輯現狀
1.采編問題。采編的工作主要包括,對于民生新聞節目報道的素材選取以及選擇的工作。要做好一檔民生新聞節目,采編工作就是最基礎的,關系到這檔節目的策劃和運營,良好的采編工作人員會為民生新聞節目指引并提供良好的選材及方向。現今的一些民生新聞節目在采編工作方面存在一定的缺失,記者的采訪工作做不到位,收看觀眾沒有代入感,并且隨著近年來普通話的推廣,人們忽視了方言其實是一種拉近關系并具有強烈代入感的語言。
2.內容沒新意。民生新聞主要包括教育、醫療、社會保障體系等與廣大人民密切相關的內容,目前我國一些廣播電視臺存在很嚴重的剽竊與重復的現象,這些節目將其他電視臺的新聞錄制后進行微調,再次在節目播放,這種竊取他人勞動果實的行為不僅違背了做人的基本素質和素養,另一方面涉及侵犯作者版權的行為,長此下去節目的收視率就會降低,在科技發達的現在,互聯網的普遍應用使得人們查看新聞更加容易,對于新聞的編輯質量要求更高。
3.播放方式缺乏趣味性。節目的播放方式是吸引廣大人民群眾的有效方式之一,新聞節目亦是如此,而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播放方式千篇一律,新聞工作者沒有注意到這一點。通過正規的學部分新聞工作者對新聞報道形成了正式、片面、墨守成規的印象,喪失了大膽創新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這種認知不是錯誤的,但是在互聯網覆蓋的現代,人們對于新聞節目也要求有一定創造與趣味性。
4.定位不準。民生新聞節目是緊緊貼近百姓的日常生活,反應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的節目,但是很多電視臺為了在互聯網覆蓋的社會環境中生存,就大大違背或忽略了這件事情,在報道時忽略或考慮不到百姓的真實生活狀態,通過一些手段對節目進行炒作,這種節目就喪失了存在的根本意義。
二、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編輯質量提高
1.采編素質水平的提升。民生新聞節目在進行采編時,要時刻注意采編的現場感與代入感,這是非常重要的兩點,只有真正地將這兩點貫徹在節目與采編工作中,百姓才會喜歡看、認真看,因為這就是發生在百姓身邊的事情。對于采編工作人員的培訓是必須加緊且加強的,采編是對于民生新聞節目報道的素材選取以及選擇的工作,在對報道素材進行選擇時,要根據當地的特色,緊扣民生主題。
2.鼓勵創新。現今的社會是一個注重創新的社會,在進行民生新聞節目報道時,不要一味地追逐大流,可以從小路入手,以百姓感興趣的事件為切入點,進行創新并準確直擊問題根本。例如:根據真實事件改編的徐崢電影《我不是藥神》,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對于醫藥體制改革形成不小的影響力。
3.增強播放方式的趣味性。在播放方式的選擇上,傳統的播放方式可以進行一定的保留,在此基礎上添加更具趣味的播放方式,在讓觀眾更容易理解民生新聞的內容上,設計多種趣味的播放方式,從而達到傳播新聞的目的。例如在傳統的播放方式上,采取懸念的播放方式,吸引觀眾的好奇心,再一步步揭秘,提升趣味性;一定程度地重視地方方言,方言是一個地方的特點,是令在外的人心生親切的語言,在普通話廣泛普及的現在,方言的出現無疑使百姓的現場感與代入感增強,近年來例如《白楊大白話》等節目就深受地方百姓的喜愛。
4.強調節目的真實性,緊扣民生。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核心就是“以人為本”,也是這檔節目一直存在的意義,體現了新聞工作者的本質與初心。民生新聞節目要達到這個目標,就必須深入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了解百姓,了解社會基層人民真正關心的是什么事情,并真實地向社會各界反映百姓的真實生活,不是明星、不是緋聞、不是添油加醋、不是修飾的語言,是真實地反映百姓的生活,真實地站在百姓的角度去訴說、去關注。對于新聞報道內容的真實性是必須保證的,要對觀眾負責,要對得起自己的職業良心,新聞工作者要時刻牢記并警醒自己,有沒有本持著公正、客觀的態度進行報道,要為社會正能量的聚集負起責任。
三、結論
根據以上內容所述,本文從采編工作的缺失,觀眾沒有代入感;剽竊與重復其他電視臺新聞節目,缺乏創新;播放方式缺乏趣味性;定位不準四方面分析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編輯情況的現狀,提出了“采編素質水平的提升;鼓勵創新;增強播放方式的趣味性;強調節目的真實性,緊扣民生”四方面的對策,提升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節目的編輯質量。
【參考文獻】
[1]倪紅艷.探索融媒體時代地方電視臺民生新聞的自我轉型[J].新聞研究導刊,2018,9(02):107+134;
[2]楊金蘭.新聞事件策劃在云南省麗江市縣級電視臺媒體自我公關中的應用[D].北京印刷學院,2017;
[3]趙蓉.烏魯木齊市電視臺民生新聞類欄目———《大事小事》研究[D].新疆大學,2016;
[4]包淵琦.大陸和臺灣地區電視民生新聞比較研究[D].浙江傳媒學院,2016;
[5]王季紅.地方廣播電視臺民生新聞定位及傳播策略[J].中國報業,2015(04):63-64;
[6]陳素丹.陜西廣播電視臺電視民生新聞官方微博研究[D].西北大學,2014.
作者:郭明越 單位:朝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