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創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情報探索》2018年第4期
摘要:公共圖書館對獲取共享知識有一定的作用和意義,推動公共圖書館是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然而目前公共圖書館在管理和服務中存在管理理念陳舊、服務方式單一等問題,公共圖書館通過利用“互聯網+”,創新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運用“1+2+n”管理模式,和“O2O”服務形式,以提高公共圖書館“知識共享、文化共享”的職能,提高民眾文化素質。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服務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科技的快速發展,越來越重視國民素質的提升,通過設立公共圖書館提高國民閱讀水平,從而提高國民的綜合素質。圖書館是一個專門收集、整理、保存、傳播文獻并提供利用的科學、文化、教育和科研機構,具有保護人類文化遺產、開展社會教育、傳遞科學情報、開發智力資源、提供文化娛樂的職能,而公共圖書館在獲取、共享知識有更大的作用和意義。第一,推動公共圖書館是實現和保障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并且公共圖書館是城市重要的文化性標志,可以體現城市文化,進行對外交流;第二,公共圖書館是民眾學習的場所,公共圖書館是“一所沒有圍墻的大學”,民眾通過公共圖書館可以獲取不同的知識,借機進行自我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公共圖書館在促進社會進步、提高民眾素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而需要加強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功能。
一、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現狀發展
目前,國家、省、市、縣四級公共圖書館系統已經基本建成,縣級以上政府設立的公共圖書館達到3153個,館藏總量達9億多冊件,年流通人數從2012年的4億多增長到2016年近7億。公共圖書館不僅是民眾獲取知識,增加知識儲備,提高素質的場所,更是當地文化的標志,是進行文化交流的橋梁,公共圖書館充分體現了“知識共享、文化共享”的共享理念,然而在目前的公共圖書館管理和服務中存在管理理念陳舊、服務方式單一等問題。
(一)管理模式較為傳統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模式較為傳統,以管理者為主導,運用“一對N”的管理理念,形成被動式的管理方式,即公共圖書館的各項決策,包括發展方向、圖書資源、開放時間、開放方式等都由管理者一方決定,未采用公開透明的方式積極采取參與者的意見,參與者主要有公共圖書館的其他工作人員、民眾、政府等,傳統的管理模式限制了公共圖書館的進一步發展。
(二)管理隊伍層次不高
公共圖書館的管理隊伍參差不齊,導致政策、方法不能及時落地實施,即使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很完美,但不能被管理者真正認識和理解,無法將管理政策進行正確地實施,所以再完美的管理政策都是“紙上談兵”。
(三)服務形式較為單一
公共圖書館主要功能就是為民眾服務,“服務”既是公共圖書館的功能,也是公共圖書館的特征,但是目前公共圖書館的服務方式較為單一,基本以線下開放為主,并且開放的圖書資源有限,這大大限制了民眾的閱讀需求,不利于貫徹公共圖書館“共享服務”的理念。綜上所述,公共圖書館運用傳統的管理模式,由于管理隊伍參差不齊,服務形式過于單一,從而導致公共圖書館不能大步向前發展,不能完全實現“知識共享、文化共享”的理念。
二、創新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
現在是大數據時代,互聯網、物聯網、O2O、P2P等迅猛發展,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也要跟上時展的步伐,利用“互聯網+”,創新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在公共圖書館管理方面,運用“1+2+n”管理模式,在服務方面,運用“O2O”服務形式。
(一)“1+2+n”管理模式
“1+2+n”管理模式為制定一項管理制度,征求工作人員和民眾兩部分的意見,不定期組織n次培訓以提高管理隊伍層次。1.一項管理制度制定公共圖書館管理制度要基于公共圖書館的功能、當地文化特色、發展現狀以及發展戰略四個方面,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易于理解和實施。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人、事、物三方面,其中人方面包括人才選拔、人事管理、人員晉升等,事方面包括圖書館辦卡事宜、例會制度等,物方面為圖書保存、圖書更新、貨架管理等。2.兩方意見在進行公共圖書館管理時,需要廣泛征求工作人員和民眾的意見,工作人員直接參與管理工作中,民眾是直接使用公共圖書館的人員,更是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通過公開透明的征求意見,并且有效利用意見,使得公共圖書館的管理更加人性化。3.n次培訓通過不定期舉辦、組織學習培訓,從而提高公共圖書館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僅學習基本圖書管理知識,更要學習經濟、社會、科技等知識,使得工作人員的學習能力、業務技能跟上時代的發展,使得公共圖書館不僅外表光鮮亮麗,其內在也是完美無暇的,能更全面地為民眾服務。
(二)“O2O”服務形式
O2O即OnlineToOffline(在線離線/線上到線下),公共圖書館改變傳統的單一的線下服務形式,利用互聯網,將線上與線下進行有機合理結合,創新現代公共圖書館服務形式。1.線下服務為了提高線下服務質量,可增加開放時間,擴大開放的圖書資源,增加相關配套設備,不限制進館者。同時線下服務方式除了傳統的設置桌椅閱讀外,可增加AR閱讀、實景體驗區等,利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手段,提高公共圖書館的智能化、多樣化。2.線上服務線上服務主要為“兩微一站一APP”,其中“兩微”為微博和微信,在微博和微信的公眾號中進行推送公共圖書館的相關信息,包括發展概況、實景地圖、圖書資源、電子圖書等,“一站”為網站,網站中可以包含發展概況、通知通告、網上圖書資源等信息,“一APP”為手機APP,在APP中主要為電子圖書資源,可以通過下載或者在線閱讀。通過多種線上方式實現知識共享,創新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形式,提高民眾的閱讀水平和文化素質。
三、總結
公共圖書館不僅承載著知識傳播的功能,更是文化交流的使者,因而公共圖書館利用“互聯網+”,創新公共圖書館的管理和服務,運用“1+2+n”管理模式,即1項管理制度,2方意見,n次培訓;運用“O2O”服務形式,即智能化的線下閱讀和多樣化的線下閱讀,以提高公共圖書館“知識共享、文化共享”的職能,提高公共圖書館對民眾的教育作用,進一步提高民眾文化素質,加強文化自信。
參考文獻:
[1]孟卉.淺談公共圖書館閱覽室的管理方式[J].才智,2012(11).
[2]馮佳.當代圖書館重要實踐問題的理論探索———公共圖書館與其他業態融合發展的思考[J].圖書館,2017(12).
作者: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