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英語環境建設問題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青海社會科學雜志》2015年第四期
隨著青海改革開放的深入,“大美青海”的內涵建設日益豐富。青藏鐵路全線貫通,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民族文化旅游節、三江源國際攝影節、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投資貿易洽談會、藏毯國際展覽會等重大活動促進了青海的經濟增長和文化繁榮,同時吸引越來越多的外國客人以及港澳臺同胞來青海旅游、工作和生活。2013年青海省入境(包括外國人以及港澳臺同胞)人數達到4.65萬人。入境人數的逐步增長從客觀上要求我們在衣食住行等各方面能夠提供良好的服務,保證他們在青海生活、工作、旅游的方便、順利和舒心;而良好的服務質量又會吸引來更多的客人。因此,各方面服務質量的提高是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而英語服務作為其中之一項,也日益凸顯出來。
從國家層面上來看,政府以及語言專家都已經開始重視外語服務事業的建設,并將其納入國家外語戰略規劃。2008年的北京奧運會、2010年的上海世界博覽會、2010年的廣州第16屆亞洲運動會、2011年的“教育科學與管理工程國際學術會議”等活動的相繼舉辦,已引起語言專家們對語言服務的關注和研究。他們就如何做好語言服務工作做了大量的調查研究工作,為語言服務活動的開展提供了有力的理論支持,并且提出“中國境內的外國公民的語言服務將成為中國一項重要的外語事業”(束定芳,2012)。《國家中長期語言文字事業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2-2020年)》將語言服務的理念首次納入了政策應對的范疇,指出要“根據國家戰略需求,制定應對國際事物和突發事件的關鍵語言政策,……提供突發條件下的語言應急服務,……為社會提供語言援助”。可見,語言服務已成為國家外語規劃的一個重要方面,它將在未來的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在這樣日益開放的國內大背景下,青海的經濟和文化要面向世界,要更好地“請進來”、“走出去”,更好地促進經濟和社會的和諧、可持續發展,同樣需要關注青海英語語言環境的建設,逐步提高英語語言服務水平,這是建設一個更加包容、開放的社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面從公共標志的英語服務、公共服務行業的英語服務以及大型活動的英語服務等三方面討論青海英語環境建設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一、公共標志的英語服務
公共標志英語服務主要指公共場所的英語標示和公共交通工具的英語提示,如機場、火車站、公共汽車站、停車場、洗手間、賓館、餐廳等處的指示性用語等。指示性用語的特點是簡單、準確、規范,但即便是像北京、上海等這樣的國際性大都市,在英語標志的使用上尚存在使用不規范、不恰當或翻譯錯誤的情況。
(一)英語標志使用不規范。路名、街道名、站名、商店名、單位名、建筑物名稱,以及牌匾、指示牌、商標、廣告、包裝等使用的英文標志,有的單用,有的混用,有的夾用。2012年5月8日《重慶日報》刊出圖文報道《拼音英文混雜,路牌應當規范》;2012年10月29日中國新聞網轉載《廈門日報》的圖文報道《廈門路標“拼音+英文”難懂,多部門互推責》。兩地被報道的2個交通指示牌上共列有6條交通指示信息,其中除“調頭”外,均為地名。這5條地名使用兩種標注方式:一種使用漢語拼音標注,有2條,分別為“西部物流園XIBUWULIUYUAN”和“蓮花二村Lian-huaercun”;另一種使用“拼音+英文”的方式標注,有3條,分別為“重慶城區”、“西城大道”和“龍山路”。2011年7月18日,《汕頭特區晚報》曾刊出圖文報道《高鐵票地名翻譯不統一,讓老外有點“凌亂”》,顯示在一張從“北京南(站)”到“南京南(站)”的火車票上,北京南標注為BeijingSouth,南京南標注為Nanjingnan,這遭到了網友的“吐槽”和調侃。
(二)翻譯不恰當或者錯誤。北京首都機場告示牌上寫著“平時禁止入內”,表明是“緊急出口”,但英文卻翻譯成“Noentryonpeacetime”,成了“和平時期禁止入內”。大連機場告示牌上的“航班時刻不正常”,卻譯成了“神經不正常的飛機”。上海浦東機場告示牌上的“頭班車”譯成了“Headregu-larbus”,意思成了“頭腦正常的人乘坐的巴士”,“機場專線”譯為“AirportSpecialLine”,實際“AirportBus”即可。八達嶺高速公路上有塊“民族園”指示牌,該公園本是一個展示中國各少數民族文化習俗的公園,但牌子上的英文卻被譯成“”(種族主義者公園)。北京長安街上的一塊警示牌,提醒行人注意路滑,英文用的是“”,譯成中文意思就成了“要注意保險箱;那些滑動者詭計多端”。
(三)自造、濫用英文,改用、移用漢語。自造英文、濫用英文的現象比較突出,改用、移用漢語成語也成為一種時尚;旅游景點外文介紹、餐館菜單讓外國游客不知所云。如北京某家中餐館的菜單,“鐵板牛肉”被譯成“有皺紋的鐵牛肉”,“宮保雞”翻譯成“政府虐待雞”,“生魚片”成了“砍那陌生的魚”。“驢打滾”翻譯成“打滾的驢”,“四喜丸子”成了“四個快樂的肉球”,“童子雞”成了“沒有性生活的雞”。
以上公共場所英語使用的不規范、不恰當或者錯誤,有的會鬧笑話,有的甚至會給國家形象造成損壞。因此,公共標志的英文標識需要規范化。對青海公共標志英文標識工作的建議。青海在公共標志的英文標識工作中,不能盲目照抄照搬他人的譯法,也不能自創譯法,要遵循已有的規范,使用準確的譯法。近幾年來,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建立起來了一些譯寫規范,如2006年北京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公共場所雙語標志英文譯法》;2009年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公共場所英文譯寫規范(第1部分:通則)》。另外,國務院于2012年批準建立了外語中文譯寫規范部際聯席會議制度,該聯席會議主要職能是統籌協調外國人命、地名和事物名稱等專有名詞的翻譯工作,組織制定譯寫規則,規范已有外語詞中文譯名及其簡稱,審定新出現的外語詞中文譯名及其簡稱。有了這些譯寫規范,青海在進行公共標志的英文標示時就可以此為標準恰當地使用英文,有效減少譯寫笑話甚至錯誤的出現,也會進一步提升青海省的國際形象。
二、公共服務行業的英語服務
公共服務行業的英語服務主要指旅游、郵政、餐飲、醫療、金融、通訊、文化等服務行業中的英語服務,還有如商店名稱,互聯網、新聞媒體及報刊名稱,海關、電臺和電視臺名稱或標志,廣告、產品說明書和商標等。在公共服務行業的英語服務方面,國家以及發達城市已做的工作有以下兩個方面。
(一)北京、上海開展形式多樣的英語會話能力培訓。上海市在世博會前對服務行業從業人員的英語會話能力進行了調查,顯示服務行業從業人員,包括公共交通司售人員、出租車司機、商貿、餐飲、郵政、電信、金融業服務人員,大多數不能進行日常英語會話。針對這種情況,上海市開展“旅游行業600天行動計劃”,注重外語培訓,編印《(迎世博)旅游接待用語(英、日語)100句》《旅游常用英語》等教材,并制作教學光盤。北京市為提高行業英語服務水平,以奧運會為契機開展語言(主要是英語)培訓,開展“窗口行業講外語”活動,社會各界包括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多語言服務中心、北京新東方學校、環球雅思學校等機構都發揮各自優勢積極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目前,以旅游服務為例,兩地的機場、火車站、公共汽車等場所都提供中英雙語甚至多語種服務,在銀行、酒店、娛樂場所等服務性領域也安排專業人員進行中英雙語和多語種服務。
(二)國家研制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范。由于越來越多的國際經濟文化活動在我國開展,公共服務行業英語服務已經引起了國家的重視。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網站2014年1月13日的《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范》認為,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已成為我國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國家標準委同教育部、國家語委于2011年5月啟動了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規范的研制工作。該規范涉及英、俄、日、韓4個語種,涵蓋交通、旅游、文化娛樂、體育、教育、醫療衛生、郵政電信、餐飲住宿、商業金融等領域,內容包括公共服務領域外文譯寫的規則、示例等。2012年《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通則》由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立項,并通過了國家語委規范標準審定委員會審定。2013年12月31日,國家標準審定委員會批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范第1部分:通則》國家標準,該標準自2014年7月15日起實施。對青海公共服務行業英語服務工作的建議。青海由于近些年來國際性的賽事、博覽會、商貿洽談會、詩歌節等活動每年都在舉辦,來青外國人日益增多,因此,對公共服務行業英語服務的需求在不斷增長。如何讓服務行業的英語服務更好地滿足這些需求?筆者提出如下幾點建議:1.學習先進城市的做法,開展形式多樣的培訓活動。2.積極采用國家已制定的相關規范,強化公共服務行業現有人員的英語表達質量意識和規范化意識。3.對青海省服務行業領域的英語使用現狀、存在的不足和問題進行調查,并針對實際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和改進辦法。4.青海省五所高職院校(青海警官職業學院、青海建筑職業技術學院、青海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青海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在英語課程設置方面,應根據青海省經濟社會的實際需要,結合本校專業特點開設相應的行業英語課程,為青海省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輸送合格的語言服務人才,體現高職院校為本省做好服務的理念。
三、大型活動的英語服務
大型活動的英語服務主要指為大型運動會、博覽會、商貿洽談會和學術會議等提供英語服務,拿青海來說,如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民族文化旅游節、三江源國際攝影節、青海湖國際詩歌節、投資貿易洽談會、藏毯國際展覽會等重大活動開展期間需要提供的英語服務。北京、上海在這些方面已形成的經驗和規范為我們提供了很好的參照和樣板,值得我們認真學習、研究和借鑒。
(一)北京奧運會的語言環境建設。北京在籌辦奧運會期間語言環境建設內容豐富多彩,如北京奧運會官方網站以中文、英文、法文三種版本為用戶提供服務,還特別推出《跟著福娃學外語》欄目;開展語言翻譯培訓,啟動志愿者語言培訓,奧組委先后出版了《北京奧運會英語口語讀本》和《北京奧運會志愿者讀本》;開展形式多樣的市民講外語活動:大中學生講外語、市民講外語、家庭社區講外語、窗口行業講外語,并進行北京市民講外語網站“競賽活動”。北京市政府還特別重視語言使用規范的建立,于2005年12月專門成立了“北京市規范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領導小組”,并召開會議進行工作部署。在廣泛調研、收集資料的基礎上,起草制定了北京市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通則及1-5部分分冊標準(《第1部分:道路交通》《第2部分:旅游景區》《第3部分:商業服務業》《第4部分:體育場館》《第5部分:醫療衛生》),以及相關部分的實施指南。這六個標準是我國首次出臺的關于公共場所英語標識譯法規范的系列地方標準,規定了包括道路交通、旅游景區、商業服務業、體育場館、醫療衛生等領域的雙語標識英文譯法。2008年北京市人民政府外事辦和北京市旅游局共同推出了《中文菜單英文譯法》,確定了中國2425個菜品、主食小吃、甜點、酒類名稱的英文譯法。同年,教育部語信司和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根據西班牙加泰羅尼亞術語中心提供的奧運會體育項目術語集編譯、聯合編譯、了《奧運會體育項目名詞》。
(二)上海世博會的語言環境建設。上海在籌備世博會過程中始終重視語言資源和語言服務。為提高市民的外語能力(主要是英語),開展學習、推廣活動,開設如“市民通用外語考試”項目、“上海市外語口譯崗位資格證書培訓與考試”項目以及上海市民外語交流中心項目等。在會展區域內將英語確定為主要外語為會議、活動、服務提供語言服務,其中服務用語包括園區內公示標志系統、語音提示系統、志愿者和其他服務人員的服務用語等。在會展區域外,在主辦城市及輻射區域的公示標志系統中的語言文字以英語為主要外語,按照國際慣例統一規劃,并以英語為主要外語提供旅游、餐飲、購物等的服務用語。另外,上海在2005年專門舉行了“世博會語言環境建設國際論壇”,論壇上有關專家建議,將“語言服務”作為語言學的一個獨立分支予以理性分析和研究,使“語言服務”從經驗的層面上升為理論的層面,建立完善相關學科體系,為世博會語言環境建設提供學術理論支撐。對青海大型活動的英語服務工作的建議:1.隨著青海經濟社會的發展及經濟、文化、體育等大型國內外活動的不斷增多,重視做好大型活動的英語服務顯得尤為重要和急迫,需要我們認真學習借鑒北京、上海的有益經驗,并結合青海的實際,加快研究制定相關的規劃并積極組織實施。2.大型活動的英語服務實際上包含了公共標志的英語標識以及公共服務行業英語服務兩方面的內容,因此,大型活動的英語服務是一個綜合的服務系統,只有各方面的英語服務做好了,再加上良好的組織工作,大型活動的英語服務質量才會得到保證。
四、小結
建設良好的英語服務環境,提高英語服務水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個建立和不斷完善的過程。因此,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1.充分利用先進地區和城市已經形成的經驗和已制定的規范,在調查的基礎上,合理規劃青海省英語語言服務的內容和水平;2.充分利用青海省自有教學資源,培養英語語言服務人才;3.加強與省外、國外在語言服務領域的交流,促進青海省英語服務水平的不斷提高。英語服務環境營造好了,各種英語服務水平提高了,會吸引更多的外國人和港澳臺同胞來青海旅游、工作甚至生活。因此,重視英語環境的建設,逐步提高英語服務水平,會使青海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更好地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青海的經濟、文化才會更加繁榮,青海的社會發展才會更加和諧,青海人民的生活才會過得更加幸福快樂。
作者:談忠貞 單位:青海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