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兒童青少年常見不良體姿態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青少年科技博覽》2018年第4期
[摘要]目的目的:了解深圳市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現狀,為制訂預防措施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分層抽樣方法對全市6~13歲學生的脊柱側彎、頭前伸位、駝背、高低肩、腰椎前凸、長短腿、“O”型腿、“X”型腿、扁平足、高空足、八字腳和踇外翻等情況進行調查。結果:深圳市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率為47.91%,其中脊柱側彎率為1.67%、重度扁平足率為1.22%及其它不良體姿態率為45.02%,女生不良體姿態發生率高于男生,具有顯著性(P<0.05)。結論:深圳市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狀況不容忽視,應采取綜合預防措施,加大力度開展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防治。
[關鍵詞]不良體姿態;脊柱側彎;兒童;青少年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對兒童身體發育及走路姿勢的關注程度也越來越高,良好的步態和姿態作為身心健康和自信的標志,已成為廣為關注的話題。不良體姿態直接影響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和心理,為了解深圳市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現狀,制定預防措施。2016年8月~2017年8月深圳新元素健康管理有限公司聯合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對該市小學和初中在校23596位學生進行了專題調查,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取分層抽樣的方法,抽取深圳市792家校外培訓機構小學及初中6~13歲學生為調查對象。共調查6~13歲學生23596名,其中男生12554名,女生11042名。
1.2調查方法
在我院物理治療科中選取5位治療師,培訓后與社區健康管理師組成調查小組,借鑒國內外學者采用的人體形態評定[1]、足印法[2]和步行姿態觀察法[1],依次進行脊柱、四肢和足底健康檢查,根據以下判斷標準判別為不良體姿態,包括脊柱側彎、頭前伸位、駝背、高低肩、腰椎前凸、長短腿、“O”型腿、“X”型腿、扁平足、高空足、八字腳和踇外翻等。有明顯體姿態異常者進行骨科特殊實驗測試進行疾病診斷確診,嚴重及可疑患者推薦在當地醫院進一步確診。
1.2.1人體形態評定
令受檢者裸露背部,自然站立,雙足與肩等寬,雙目平視,根據體表標志與重力線相對關系,分別進行側面觀、后面觀和前彎實驗,依次判斷:①頭前伸位:雙側乳突向前偏離重力線超過1cm;②圓肩駝背:雙側肩峰向前偏離重力線超過1cm;③腰椎前凸(骨盆前傾):雙側髂前上棘和恥骨突連線平面前傾超出冠狀面;④高低肩:雙肩胛上、下角不在同一水平;⑤長短腿:雙側髂嵴、腰凹不等高;⑥“O”型腿:雙踝并齊后,雙側股骨內髁間距離超過2cm;⑦“X”型腿:雙側股骨內髁并齊,雙內踝間距離超過2cm;⑧前彎試驗:受檢者背對檢查者,兩手合掌置于兩膝間慢慢向前彎腰,檢查者從背部中線切線位觀察其雙側上胸段、胸段、胸腰段、腰段是否等高、對稱,不等高、不對稱者為前彎試驗陽性。
1.2.2足印法
足印法則是用不同方式(赤足沾水或沾墨于白紙上、干燥地面上或透明玻璃板上)獲得足底印記,觀測其印記特征。若前足和后足印記斷開,判定為高足弓;印記連在一起,但未超過足的中趾連線,為正常足弓;超過中趾連線,判定為扁平足。在此基礎上,足印的拇趾內側緣到足跟內側緣畫一切線,正常足的足弓非接觸區寬度與足印最窄區寬度(實心)比為2:1,當該比值等于1:1或者更小則判定為不同程度的扁平足,重度扁平足則無非接觸區。非接觸區與接觸區除足趾外的足印的比例又稱為足印指數,其可靠性系數達0.982[3],本研究以重度作為扁平足確診標準。
1.2.3步行姿態觀察法
將人體在行走過程中,由一側足跟著地至該足跟再次著地稱為一個步態周期。人的步態是具有穩定性、周期性、節律性、方向性和協調性等特性的。而當人的步態不具備或者破壞了正常步態特征,則出現異常步態。觀察受檢者分別在赤腳和穿鞋狀態下的步態,分析下肢擺動相和支撐相各部位步態特征,記錄八字腳狀況,步態明顯異常者完善進一步檢查。
1.3統計方法
采用IBMSPSS22.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分別計算各年齡組不同性別學生不良體姿態發生率,不同性別整體不良體姿態發生率的組間比較采用四格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結果
深圳市兒童青少年男女不良體姿態率為47.92%,其中脊柱側彎率為1.67%、重度扁平足率為1.22%及其它不良體姿態率合計為45.02%,整個抽樣群體女生不良體姿態發生率高于男生,具有顯著性(P<0.05)。另在調查中發現,生長痛患兒15例、頸背痛患兒11例、足底筋膜炎21例、先天性斜頸3例、感覺統合失調7例。
3討論
隨著年齡增加,學生生長發育加快,新陳代謝旺盛,同時,隨著課業負擔加重,學習壓力增加,運動水平不足,加上現代電子產品如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的普及,長期低頭姿勢均可能是導致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高發的原因。本研究調查了23596名6~13歲的中小學生,不良體姿態率為47.92%,隨年齡增長男女生不良體姿態率均有增長趨勢,對此應引起足夠的重視。已有大量研究報道[4-5],兒童青少年視力不良率51.3%、肥胖率8.64%和齲齒率22.18%、脊柱側彎率0.62%和扁平足2.8%~24.2%不等。而本研究提出不良體姿態的概念,重點在關注兒童青少年的亞健康狀態,為預防脊柱側彎和嚴重扁平足的發生,提前進行干預提供證據支持。我們在調查中發現脊柱側彎率為1.67%、重度扁平足率為1.22%,已嚴重影響患兒的身心健康。同時調查研究中發現多例足底筋膜炎、頸背痛、先天性斜頸和感覺統合失調的患者,說明家長對不良體姿態及兒童常見病認知不足,因此推行不良體姿態作為兒童青少年的亞健康狀態的檢測指標,并在社區開展不良體姿態等篩查活動,有明確的現實意義。某些不良體姿態在兒童發育過程中是一過性現象,如“O”型腿(內翻膝)大部分的嬰幼兒在2~3歲前就會出現,直到7歲左右才發育成直腿[6]。但家長若對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視不足,就可能導致不良體姿態的持續存在。在本次調查研究中發現,女生不良體姿態發生率51.97%高于男生的44.35%,可能與女性生長發育、激素分泌特點及鍛煉少等相關。本研究中同時發現可能源于羞澀心理13歲組女生參加體格檢查的意愿性較低,以及家長對不良體姿態發生和發展認知不足,加強健康教育提高居民的認知水平,勢在必行。雖然此次調查的結果對于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由于所選樣本均為校外培訓機構,存在研究方法偏移,不能全面反映深圳市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情況。
4結論
深圳市兒童青少年不良體姿態狀況不容忽視,應采取綜合預防措施,如健康教育、作業減負、增加體育鍛煉和人體功效學介入等,加大力度開展不良體姿態防治,促進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正常發育。
參考文獻
[1]王玉龍.康復功能評定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
[2]張秀麗,劉學貞,任影萍.扁平足的研究進展[J].河北體育學院學報,2007,21(2):80-82.
[5]王誼,吳蓓茸,林野.溫州市中小學生脊柱側彎率調查[J].中醫正骨,2013,25(4):25-27.
作者:孫天寶;方璐;鄒先林;鄧小倩 單位:廣東省工傷康復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