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口老齡化下的城鄉規劃轉型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我國老齡化問題十分嚴峻的當下,通過改善城鄉規劃建設是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重要途徑。分析了現階段我國城鄉規劃中應對老齡化的缺位,探討了人口老齡化對城鄉規劃轉型的要求,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老齡化趨勢下城鄉規劃物質空間環境的優化措施及策略。
關鍵詞:城鄉規劃,人口老齡化,物質空間環境
目前,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全球性發展問題。對于我國而言,據統計數據表明,我國已成為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老齡化問題更加嚴峻,且我國老齡化具有其突出特點,如老年人口基數大,增長速度快,總撫養系數較大;老齡化地域之間及城鄉發展不平衡;多種原因正在且加速造成老年人口空巢化;未富先老的老齡化造成了社會發展的多重阻礙等[1]?!扒叭嗽詷?,后人乘涼”,雖然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為特征不同于其他年齡段人,但其年輕時為社會、國家及家庭付出了心血和努力,所以他們仍是我們應該且必須尊敬和贍養的前輩。目前,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作為一項科學性、綜合性的工作,在滿足老齡人對各種社會活動需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通過城鄉規劃的轉型,將老年人口考慮在內,營造更適合老年人生活的環境,以推進老齡化進程,是未來城市人性化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方向。
1城鄉規劃中應對老齡化的缺位
1.1規劃研究缺乏對老齡化的關注我國老齡化發展形勢嚴峻,問題突出。然而,在目前我國城市規劃研究領域中,對城市產業、生態、低碳等發展理念目標較為重視,而對于老齡人口的關注較為缺失。即使部分相關學者及城鄉規劃研究人員對人口老齡化問題進行了考慮,但也只是片面的在研究居住區建設如何應對老齡化趨勢,而對老齡化發展趨勢預測、老齡化對經濟社會影響分析等關注較少[2]。此外,加上目前社會學對老齡化下社會發展熱點問題的探討,更映襯出城市規劃建設學對特定年齡結構人群尤其是老年人群的研究不足。
1.2規劃編制缺少對老齡化問題的考慮目前,在我國大多城市規劃編制中,沒有把老年人作為城市特殊群體,充分對其人口預測、居住環境及模式、交通出行、相應設施配套分析等領域進行探索。如人口預測方面,大多城鄉規劃編制基本沒有把老年人作為城市特殊群體,普遍缺少對于老年人人口規模和年齡構成的分析;居住環境及模式方面,大多城鄉規劃研究多是從廉租房、養老院供給等角度出發,而忽視了對老年人的居住特征及對適宜環境的需求;交通出行方面,交通規劃中沒有充分考慮老年人行動不便等特點,缺少對交通無障礙設施建設、道路交通音響提示等特殊需求的考慮;相應設施配套方面,除了老年活動中心等少數設施外,缺少對老年人服務設施系統成體系的考慮等。
1.3規劃法規在老齡化趨勢下存在不足總體看來,我國目前嚴峻的老齡化形勢并未被嚴格意義上提升到法律層面上。如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雖對于“人”的需求有所關注,注重了規劃的公共政策屬性,但是并未涉及對于老年人等在內的各種特殊人群的不同要求;《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規范》等法規規范缺乏老齡化對人口規模、交通、用地布局等影響的全面認識,使得如何將應對老齡化落到實處缺乏相應依據。而且,與國外規劃相比,我國解決老齡化問題的重視程度明顯不足[3]。
2人口老齡化對城鄉規劃轉型的要求
《國家十三五規劃》中提出,要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從國家層面上重視了對老齡化問題的關注。而且,新型城鎮化指出,要創新規劃理念,把“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落到實處,這就要求現階段我國城鄉規劃建設必須考慮占我國大比例的老年人口,積極開展老齡化相關建設。
2.1城鄉規劃應重視老齡群體的發展需求城鄉規劃具有很強的政策性,離不開對社會問題的關注。近年來,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老齡化已經成為我國突出的社會問題。因此,為有效的解決人口老齡化這個社會共性問題,我國城鄉規劃應對現行的規劃體制及機制進行完善,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發展理念,積極引入老年關懷的規劃理念,制定能體現和切實保障老年人發展需求的規劃與編制內容,最終滿足人口老齡化社會的發展需求。
2.2城鄉規劃應重視公共服務設施的適老化發展《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要建設安全、高效的城鎮公共服務設施,保障城鎮人口的基本服務供給。根據相關統計預測,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總量將超過4億人,幾乎占我國總人口的1/3,人口老齡化問題將更加突出。因此,隨著人口老齡化的推進,為體現新型城鎮化及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要求,城鄉規劃應根據老年人特有的生理需要、心理特征和出行行為模式等,轉變規劃思路,將占比很大的老年人這一特殊人群的需求納入規劃重點,制定適合老齡群體出行、生活和休閑的公共服務設施規劃,進而提升城市整體基本公共服務水平。
2.3城鄉規劃應重視居住區的適老化發展《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提出,要健全住房供應體系,滿足市場多樣化的住房需求,并建立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長效機制。同時,《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提出,要改變傳統的以“養老院”為主的養老服務理念,積極推進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建設。可見,適老型住區及住房將成為我國住房建設與保障的發展方向和社區居家養老模式的重要載體。因此,為積極應對相應人口老齡化帶來的挑戰,我國城鄉規劃必須重視和強化適老型住區及住房的規劃與建設,通過規劃建設滿足老齡群體的住房需求,促進養老服務事業的發展。
3人口老齡化趨勢下城鄉規劃物質空間環境優化措施
老齡化問題是社會發展和城市空間發展皆需解決和重視的問題?!袄嫌兴B、老有所醫……老有所樂”的老齡事業建設目標體現了社會對老年人的關懷[4]。因此,在城鄉規劃體系中,應遵循“以人為本、公平與效率、區域統籌與縮小城鄉差異相結合、近期建設與遠期發展相結合”的發展原則,完善有關養老需求的物質空間要素建設,真正落實“六個老有”的老齡事業建設目標。
3.1老年產業發展優化策略不同于其他規劃,老齡化建設具有一定的針對性。老年人相關規劃的制定中,必須以老年人的需求為導向,使老年服務從補缺型逐漸走向普遍適應化和大眾化,使老年人也能和其他人群一起享受城市的公共設施。因此,老年產業的發展需從優化老年產業分區及開展多樣化的老年產品開發等方面著手。如可以根據城市現有的旅游資源、產業分布等基礎條件,形成老年保險、教育、服務、就業等多元化的老年產業市場;可以依托郊區園林區與主城相對便利的交通優勢,配套特色的老年旅游項目,形成為主城以及周邊老年服務的旅游休閑產業;可以通過建設老年服裝產品、老年旅游產品、老年房地產產品、老年服務產品(以看護為主)等,調整現有產業不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的現象。
3.2居住養老社區規劃與營造策略養老社區規劃與營造主要指要適應老年人居住的住區設想,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1)提供老年需求的住宅和住區環境,即建立“同層不同戶、同樓不同層、同一小區不同樓”等“親情社區”模式,實現室內外空間的使用上能無障礙使用需求;2)居住區有可以進行通用性改造的條件,即在住宅設計時進行優化設計,滿足住宅使用者在各個年齡階段都有將其改造的基礎,提高住房的使用能力;3)進行良好的代際聯系,即加強老年人與其他年齡階段人群的接觸,特別是年輕人和小孩,使其獲得沒被遺忘、被重視的感覺,以調節其身體機能的下降和社會角色的落差等產生的心理問題;4)對住區進行適老化改造,即控制住區用地,縮小組團規模,以利于老年人交流圈的形成等。
3.3老年服務設施優化策略老年服務設施屬于城鄉公共服務設施的范疇,然而調查發現,我國住區公共服務設施多采取集中化布置的方式[5]??紤]到老年人行動不便,組團級公共服務設施很可能造成資源浪費等因素,建議城鄉規劃及住區建設時,以分散多點化的公共服務設施模式代替現有的集中化模式,以更加符合老年人的需求特征和出行特征。同時,完善住區養老服務中日常照料、醫療護理等具體服務項目,并也建議采取組團化散點布置的方式,以滿足老年人出行不便及不會造成浪費等要求。
3.4適老化交通優化策略為了應對我國老齡化發展的嚴峻形勢,突出“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住宅室內外交通連接也需要滿足適老化要求。適老化交通優化策略可以從優化交通系統工程設計、改善公共交通及完善步行交通等幾方面考慮,具體措施如下:1)道路無障礙設施,如在人行道布置老年人通行使用的防滑道和平滑道,在較寬道路中間地帶設置中心安全島,在步行道兩側布置老年人可以隨時駐足休息的座椅等設施;2)交通指示的人性化設計,如在滿足機動車通行的情況下,考慮老年人的使用需求,通過顏色、樣式、字體對比等配置形成序列感和方向感,以改善現有道路交通中不利于老年人使用的部分等;3)加快公共交通服務水平,如根據老年人需要及分布情況,優化城市公交線路,并加大城市公交車站站點密度,增加老年人可選擇次數,加大公交車發車頻率及減少老年人換乘次數等;4)改進公共交通設施,此措施主要體現在公共交通內部進行無障礙設計,如在老年人使用較多的線路引進無障礙公交車,在車廂內部為乘坐輪椅的老人留有空間等;5)完善老年人出行步行交通,如可通過建立綠道體系改善城市整體步行環境,限制行車速度或采取設置減速帶、設置減速墊等交通穩靜化處理方式減少老年人出行與機動交通的沖突等。
4結語
老年化問題已經成為目前我國需要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城鄉規劃建設管理作為一項科學性、綜合性的工作,目前在應對老齡化問題上缺位較大,然而,完善城鄉規劃建設卻是應對老齡化突出問題的重要途徑。為此,在今后的城鄉規劃研究與編制中,應提出樹立城鄉規劃應對老齡化的規劃理念,把應對人口老齡化貫穿于城鄉規劃管理的整個過程,以在解決老齡化突出問題的同時,實現我國社會主義新階段的和諧、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胡庭浩,沈山.老年友好型城市研究進展與建設實踐[J].現代城市研究,2014(9):14-20.
[2]文強.人口老齡化背景下特大城市總體規劃應對[D].天津:天津大學,2014.
[3]陳小卉,楊紅平.老齡化背景下城鄉規劃應對研究———以江蘇為例[J].城市規劃,2013(9):17-21.
[4]李小云,田銀生.國內城市規劃應對老齡化社會的相關研究綜述[J].城市規劃,2011(9):52-58.
[5]陳小卉,楊紅平,劉劍,等.人口老齡化趨勢下的城鄉規劃研究[J].江蘇城市規劃,2017(2):27-28.
作者:趙曉霞 單位:容海川城鄉規劃設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