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濕地公園冬季鳥類多樣性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濕地科學雜志》2016年第一期
摘要:
為進一步掌握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冬季鳥類資源及鳥類生境狀況,保護該濕地公園的鳥類及其棲息地,于2014年1月對該濕地公園冬季鳥類進行了野外調查。結果顯示,共記錄鳥類47種,隸屬于11目27科;其中,有留鳥28種,冬候鳥19種;東洋界18種,古北界19種,廣布種10種。本次調查新記錄綠頭鴨、普通秧雞、鳳頭麥雞、灰頭麥雞、絲光椋鳥、白頂溪鴝、紅脅藍尾鴝7種鳥。在5種生境中,水域、樹林和灌木叢中鳥類的物種數(多樣性指數)較多(高),農田和村落中鳥類的物種數(多樣性指數)較少(低);灌木叢中鳥類各物種的數量分布最均勻,而農田中鳥類各物種的數量分布最不均勻。
關鍵詞:
鳥類;物種多樣性;冬季;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
長期以來,由于人類對濕地的不合理開發、植被破壞、建壩、修庫、生活和工業廢水的排放等活動,使作為眾多鳥類棲息地和繁殖地的濕地面臨著嚴重威脅,濕地鳥類的研究也愈加受到重視[1~3]。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是多種鳥類遷徙、繁殖的場所。水府廟公園鳥類的監測工作還未開展,有學者對該濕地公園進行了動物資源考察,共記錄鳥類115種①。為了進一步認知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冬季鳥類資源及其生境狀況,更好的保護鳥類物種多樣性及其棲息地,于2014年1月對該濕地公園冬季鳥類進行了野外調查,并分析了濕地生境與鳥類的關系,探討城市化背景下該濕地公園冬季鳥類群落多樣性,提出該濕地公園鳥類保護的建議。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27º33'31"N~27º49'5"N,112º0'10"E~112º19'32"E)地處湖南省婁底市和湘潭市交界處,總面積21266hm2,其中,濕地面積10694hm2,占該公園總面積的50.3%。在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以下簡稱水府廟公園)的濕地中,水域(包括水庫、溪河、水塘和灘涂)面積為5591hm2,島嶼面積為302hm2,農用泛洪地面積為605hm2,水田面積為4196hm2。水府廟公園沿漣水自西北向東南方向呈帶狀排列,是湘中地區規模最大、保存比較完整的一片人工濕地。水府廟公園所處地區丘陵、洼地和盆地兼具,氣候屬中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為16~18℃,年降水量為1250~1450mm,年日照時數為1538h[4]。
1.2研究方法首先,廣泛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和地形圖,對水府廟公園的自然條件、地形地貌、動植物資源現狀進行大致了解;然后,認真分析地形圖、林相圖,在兼顧不同植被類型、生境類型以及鳥類的生活習性的情況下,在保證具有代表性、隨機性和可行性的前提下,確定了10條長度不等的調查樣線(2~3km)和5個樣方,并運用絕對、相對數量法進行協同調查,對部分地區的鳥類調查采用專項調查法,并結合使用訪問法。以憑肉眼和變焦望遠鏡觀察鳥類羽毛顏色、飛行姿態等為主,輔以鳥類鳴叫聲辨認,并對照鳥類圖鑒核實[5]。于2014年1月,對水府廟公園鳥類進行野外調查。選擇晴朗的天氣的8︰30~10︰30和15︰00~18︰00兩個時段,對每條樣帶和每個樣方各調查1次;樣帶調查時,2人一組沿樣線勻速前進,行進速度為1.5~2km/h;并針對鳥類集中的區域,選取5個樣方(200m×200m);使用10倍雙目望遠鏡,對鳥類進行觀察,結合鳥類鳴聲、飛行姿態、羽毛等綜合特征進行鳥類物種確認。記錄樣帶左右各100m范圍內和樣方(200m×200m)內看到和聽到的鳥類種類和數量,同時用專業數碼相機(Can-on-80D)100~400mm專業長焦鏡頭,對鳥及其生境進行拍照,供內業整理時參考[6,7]。
1.3選擇的指數RB頻率指數。將調查期間某種鳥的遇見率(R)和該種鳥每天平均遇見數量(B)相乘,作為該種鳥的頻率指數(r)。R=d/D×100,B=N/D,r=R×B=(d/D×100)×(N/D),其中,d(d)為遇見該種鳥的天數;D(d)為工作總天數;N(只)為該種鳥的遇見總數量。若鳥的頻率指數大于500,則為優勢種;指數為200~500的為普通種;指數小于200的為稀有種[8]。Shannon物種多樣性指數。計算方法詳見文獻[9]。Pielou均勻度指數。計算方法詳見文獻[9]。
2結果與分析
2.1物種組成經調查,共記錄水府廟公園冬季鳥類47種,隸屬11目27科。其中,鸊鷉目1科1種,雁形目1科3種,隼形目1科3種,雞形目1科2種,鶴形目2科2種,鸻形目2科4種,鴿形目1科2種,佛法僧目2科3種,雀形目10科27種。其中,有濕地水鳥17種,占總物種數的36.17%;有國家Ⅱ級重點保護野生鳥類3種,包括雀鷹(Accipiternisus)、松雀鷹(Ac⁃cipitervirgatus)、紅隼(Falcotinnunculus),占物種總數的6.38%;有“三有”鳥類35種,占調查區內鳥類物種數的74.47%(表1)。在目級分類階元上看,水府廟公園冬季鳥類以雀形目為主,有27種,占調查區內鳥類物種數的57.45%。本次調查與《湖南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總體規劃》①中的結果相比,新記錄到綠頭鴨(Anasplatyrhynchos)、普通秧雞(Ral⁃lusaquaticus)、鳳頭麥雞(Vanellusvanallus)、灰頭麥雞(Vanelluscinereus)、絲光椋鳥(Sturnussericeus)、白頂溪鴝(Chaimarrornisleucocephalus)和紅脅藍尾鴝(Tarsigercyanurus)7種鳥。
2.2居留型及動物區系從鳥類居留類型來看,水府廟公園留鳥為28種,占59.58%;冬候鳥19種,占40.42%。根據動物地理區劃,水府廟公園屬于東洋界中印亞界華中區[10]。在冬季水府廟公園分布的47種鳥中,東洋界18種,占38.3%;古北界19種,占40.42%;廣布種10種,占21.28%。
2.3優勢物種根據RB頻率指數(見表1),小、綠翅鴨、珠頸斑鳩、白鹡鸰、白頭鵯、棕背伯勞、八哥、烏鶇、[樹]麻雀等12種鳥為調查區的優勢物種,綠頭鴨、雉雞、絲光椋鳥、黑尾蠟嘴雀等16種鳥為普通種,針尾鴨、雀鷹、松雀鷹、斑鶇等19種鳥為稀有種。
2.4物種多樣性野外調查記錄鳥類47種,共1920只。水府廟公園冬季鳥類物種多樣性較豐富,Shannon指數和Pielou指數分別為1.53和0.97(表2)。不同生境中,物種多樣性存在一定的差異,水域、樹林和灌木叢中鳥類的物種數(多樣性指數)較多(高),農田和村落中鳥類的物種數(多樣性指數)較少(低);灌木叢中鳥類各物種的數量分布最均勻,而農田中鳥類各物種的數量分布最不均勻。
2.5影響因素自從2009年獲得國家批準建立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以來,婁底市水府廟濕地公園管理處及有關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保護公園內的生境和野生動物,但是,隨著經濟發展和人類活動加劇,水府廟公園目前仍面臨著環境污染加劇、掠奪式濫捕亂獵、挖沙作業持續時間長且噪聲大等問題,對部分水禽的繁殖與生存造成了嚴重影響。
3結論
在2014年1月水府廟公園鳥類的調查中,共記錄鳥類47種,隸屬于11目27科,其中,有留鳥28種,冬候鳥19種;以雀形目鳥類為主,有27種;小、珠頸斑鳩、白鹡鸰、白頭鵯、棕背伯勞、八哥、烏鶇、[樹]麻雀等12種鳥為優勢物種。本次調查新記錄綠頭鴨、普通秧雞、鳳頭麥雞、灰頭麥雞、絲光椋鳥、白頂溪鴝、紅脅藍尾鴝7種鳥。
參考文獻
[1]劉東云,王琦,杜林芳,等.1999~2007年天津濕地景觀格局及水鳥生境變化[J].濕地科學,2012,10(3):350-358.
[2]曲媛媛,高武,郭鐵英,等.北京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遷徙水鳥調查[J].濕地科學,2010,8(2):144-150.
[3]朱寶光,李曉民,姜明,等.三江平原濃江河濕地生態廊道區及其周邊春季鳥類多樣性研究[J].濕地科學,2009,7(3):191-196.
[4]江阜家.濕地公園旅游資源分析及生態建設對策——以湖南水府廟濕地公園為例[D].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2008.
[5]約翰•馬敬能,卡倫•菲利普斯,何芬奇.中國鳥類野外手冊[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6]羅子君,周立志,顧長明.阜陽市重要濕地夏季鳥類多樣性研究[J].生態科學,2012,31(5):530-537.
[7]戴振華,劉松,張志強.吉首峒河濕地公園鳥類群落結構調查及多樣性研究[J].湖南林業科技,2010,37(3):30-32.
[8]李益得,劉平原,龔洵勝,等.湖南婁底市城區公園綠地鳥類物種多樣性及保護對策[J].應用生態學報,2013,24(8):2333-2338.
[9]張明海,蕭前柱,高中信.多樣性指數公式在鳥類群落中應用的探討[J].動物學雜志,1990,9(5):50-55.
[10]張榮祖.中國動物地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259-315.
作者:李益得 易建新 龔洵勝 朱建平 廖常樂 彭旺良 單位:水府廟國家濕地公園 婁底市林業局 株洲市林業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