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穆斯林商業(yè)文化的價值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勤奮勞動,自尊自愛
伊斯蘭教將自食其力、誠實勞動當成做人的基本信條。真主教誨人們:“我以白晝供謀生”(78∶11),“我確已使你們在大地上安居,并為你們在大地上設生活所需”(7∶10)。先知穆罕默德指出:“最合法的事物便是自食其力。”我國《禮記》有這樣一段記載:“自食其力之人,農、工、商賈,庶人之屬也。”也就是說,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把從事農業(yè)、手工業(yè)以及商業(yè)的人當成庶人,他們被排斥在正統(tǒng)社會之外。孔子甚至還提出了“勞心者治人,勞力者之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通義”的思想。由此不難看出,伊斯蘭教對自食其力的勞動者是倍加頌揚的。自食其力是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就伊斯蘭教來講,將其作為維護人格尊嚴的基本精神。伊斯蘭教甚至不贊成以宗教功修的名義依賴他人而生存,對于以乞食為生的人和事,持否定態(tài)度,認為這不僅使人丟臉,還喪失了做人的尊嚴。穆圣說:“你們誰打上一捆柴背回來,比他向別人行乞—不管別人給不給—都強。”我國廣大穆斯林民眾,正是由于重視自食其力,才贏得了社會對他們的廣泛尊重。
2.重諾守約,誠實守信
阿拉伯語中的“誠信”叫做“艾瑪奈”。伊斯蘭教認為“,艾瑪奈”是每個穆斯林必須恪守的行為準則之一。穆斯林商人在其從商過程中,遵守信用,中諾履約,以誠待客,說話算數(shù),取信于民。《穆圣的故事》有這樣的記載,先知穆罕穆德在跟隨族人經(jīng)商的時候,不論做什么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正做到一塵不染。在領取報酬的時候,他只按照約定領取自己應得的一份,從不多收一文錢。因此,麥加人都尊稱他為“艾明”(誠實者)。人與人要說真話,不講假話、大話,不欺詐使假,不隨意許愿。誠實的品格能讓別人對你產生信任感,穆圣說:“買主與賣主只要未離開行商之處,皆可自由經(jīng)營。倘若他們在買賣時說實話,不隱瞞商品和錢幣的缺陷,則他們的買賣定會興隆。倘若他們隱瞞商品和錢幣的缺陷,買賣時講假話,興隆的買賣定會毀掉。”圣訓曰:“偽誓能推銷商品,卻勾抹了商品的吉慶。”伊瑪目安薩里在《圣學復蘇精義》中指出:“倘發(fā)的誓是謊言,則是偽誓,偽誓屬大罪;除非不得已,不值得提出安拉的尊名出售塵世的東西。”如今我們可以見到,不少企業(yè)在經(jīng)營過程中為了擴大銷售,夸大其詞,不顧事實地隨意向消費者許諾,這樣做的結果只能讓消費者漸行漸遠,而這也正是目前我國企業(yè)壽命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相反,不少穆斯林所創(chuàng)辦的企業(yè),卻成為老字號,“重諾守約,誠實守信”,是它們得以延續(xù)和發(fā)展的根本原因。
3.忠誠公正,遠離不義
《古蘭經(jīng)》說:“信道的人們啊!你們不要背叛真主和使者,不要明知故犯地不忠于你們所受的信托。你們應當知道你們的財產和子孫只是一種考驗,在真主那里有重大的報酬。”(8∶27-28)這充分表達了伊斯蘭教對忠誠的高度重視。《古蘭經(jīng)》告誡人們:“真主的確命令你們把一切受信托的事務交給應收的人,真主又命令你們替眾人判決的時候要秉公判決。”(4∶58)宗教要求人們忠誠,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商人在生意中的操守之一,就是忠人所托,取信于人。伊斯蘭教特別強調商業(yè)信譽,要求穆斯林商人要時時保持誠實,童叟無欺。《古蘭經(jīng)》講,真主“規(guī)定公平,以免你們用秤不公。你們應當秉公地謹守衡度,你們不要使所稱之物分量不足。”(55∶7-8)行商過程中,首先要貨真價實,不能坑蒙拐騙;其次要定價合理,不能漫天要價;再次要足斤足兩,不能缺斤短兩。老字號的延續(xù),是對誠實守信的穆斯林的最好回報。
4.關照客戶,和諧相處
一個有信仰的穆斯林商人,在做生意時,首先要有好的舉義,切不可心懷雜念,要遠離非法事物和是非之地,同時還必須留心貿易伙伴,凡與不義、欺詐、偷竊沾邊的人和事,就不能打交道,以免助紂為虐。穆斯林商人還特別注重“慎獨”,督查自己與每個生意人的交易,畢竟自己是要受到督查和清算的。做生意時,應該舉意履行一項社區(qū)的主命,鼓勵人們出散,行善。《古蘭經(jīng)》指出:“他們問你他們應該怎樣費用,你說:‘你們所費用的財產,當費用于父母、至親、孤兒、貧民、旅客”(2∶215)。也就是說,穆斯林除了留有自身所需的消費外,如果還有節(jié)余,既不可以揮霍浪費,也不能一毛不拔,做守財奴,正確的做法應當是慷慨仗義地進行施舍,投資于公益事業(yè)和慈善事業(yè),造福于人類,利己,也利他。伊斯蘭教鼓勵大家行善,告誡人們,假如有人欠了你的債,要盡量做到寬限、減免,甚至全免;如果你欠了別人的債,則要以最好的方式進行償還。什么時候有能力了,要當即去還,如果暫時還不具備償還能力,也應該舉義,一旦條件具備,立即去還。此外,伊斯蘭教還要求人們,不要過于留戀集市和生意,做事要適度,不可成為第一個進入集市和最后離開的人,認為這種行為是可憎的。我國穆斯林商人大多能做到慎獨,將出散、行善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與人和諧相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jīng)商環(huán)境。
5.開拓進取,著眼未來
伊斯蘭教鼓勵人們通過勞動而生存,更鼓勵人們開拓荒地,“誰開墾無業(yè)主的荒地,誰是最有管業(yè)權的。”穆圣強調:“誰管活一塊死地,地便歸誰所有,雖惡紳暴吏,亦不得干涉之。”但“誰若掠奪他人的土地,在末日他將背上那片土地向地下七層走去”。伊斯蘭教還倡導人們外出經(jīng)商“。誰為主道而遷移,誰在大地上發(fā)現(xiàn)許多出路和豐富的財源。誰從家中出走,欲遷至真主和使者那里,而中途死亡,真主必報酬誰。(”4∶100)“沒有殘疾而安坐家中的信士,與憑自己的財產和生命為主道而奮斗的信士,彼此是不相等的。憑自己的財產和生命而奮斗的人,真主使他們超過安坐家中的人一級。”(4∶95)伊斯蘭教讓人們通過經(jīng)商謀求生存之道,但反對不顧一切地竭澤而漁。伊斯蘭教禁止出售未成熟的果實,禁止出賣家畜的胎羔,認為這是蒙昧時期的做法。我國廣大穆斯林商人深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同時,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也在他們身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吃苦耐勞,艱苦奮斗,誠實守信,言行一致,勤學求索,自強不息,力戒奢靡,勤儉節(jié)約,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謙和禮讓,嚴己寬人,助人為樂,先人后己,尚德重義這些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同樣也是我國穆斯林商業(yè)文化的重要內容。
二、我國穆斯林商業(yè)文化的核心價值
基于伊斯蘭教的信仰,我國廣大穆斯林民族企業(yè)在長期經(jīng)商過程中,在各種浪潮的沖擊下,不斷堅守,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商業(yè)文化核心價值。
第一、通過“自立”,贏得人格尊嚴伊斯蘭教對自食其力的勞動者倍加褒揚。穆圣說:“真主派遣的每一位先知,無一不是牧羊者。”在穆斯林民眾看來,自食其力光榮,依靠別人的幫助才能生存是恥辱的,“你們中無論是誰,拿起繩子,去背一捆柴來賣掉,于是真主以此來維護了他的人格。對他來說,比向人乞討,從而獲得施舍,或者遭到拒絕,都要高尚得多!”足見在穆斯林心靈深處,將“自立”視為立命之本,而養(yǎng)尊處優(yōu),游手好閑的懶漢,是遭人鄙視的。“自立”不僅能贏得人格尊嚴,也體現(xiàn)了眾生平等的思想。
第二、“公平”地對待交易者,與他人和諧相處伊斯蘭教鼓勵“行善”,多做有益于交易者的事。在經(jīng)商過程中,伊斯蘭教允許貿易者獲得合理的利潤,但卻反對謀取不義之財。倘若買主出于喜歡或者急需,給出高于正常價格的錢,則不允許穆斯林接受。但是,如果賣家是個弱者,或者從一個窮人那兒買了東西,就應該對賣主表示寬容和諒解。如果賣主是個富有者,則不鼓勵人們接受高價格。伊斯蘭教鼓勵人們接受退貨。認為,只有感到被蒙騙,或者后悔,才可能要求退貨。穆圣說:“誰接受了一個后悔者的退貨要求,安拉在復生日必不使他失足。”這充分說明,公平地對待每一個交易者,才能使生意維持長久,也才能與人和諧相處。
第三、謹慎“承諾”,讓商業(yè)交往更加嚴謹、真誠伊斯蘭教要求穆斯林要謹慎承諾,一旦承諾就必須履行。這讓穆斯林的商業(yè)文化增添了認真履行諾言的色彩,從而避免了信口開河,夸大其詞。在當今的商業(yè)交往過程中,不顧真實情況的夸大其詞,往往導致人與人之間相互猜疑,也是互不信任的重要原因。市場營銷理論告訴我們,只有滿足人們現(xiàn)實的和潛在的需要,才能最終贏得消費者。成功的企業(yè)之所以成功,關鍵在于它們不僅滿足了顧客的需求,還贏得了他們的心。這就要求經(jīng)營者不僅了解顧客內心的希望和需要,同時還要采取誠實的,而不是欺騙的手段滿足他們。一味地只想把商品賣出去,而不管顧客是否需要,甚至采取欺詐的手段,最終只能失去顧客,企業(yè)也就失去了立足的根本。
第四、“慎獨”讓人自律伊斯蘭教告誡人們,真主是至慈的、至睿的,他對每個人的行為都了如指掌。伊斯蘭教要求每一個穆斯林,即便在沒有他人監(jiān)督的情況下,也不能有貪念和有不義之舉,否則,在末日審判的時候,將受到清算。每一個虔誠的穆斯林都要遵從《古蘭經(jīng)》的教誨,在與他人打交道的過程中,時時警醒自己的行為,真正做到自律。所謂自律,就是遵循法度,自加約束。自律是衡量一個社會道德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自律的前提,是法制健全,而且這些法律和規(guī)定,還應該讓社會的每個人了解。通過自律,能使法律的約束力由外界的壓力,變成人們高度的自覺,由此,人也就獲得了高度的自由。
第五、“重視未來”,讓人擁有積極向上的人生受伊斯蘭教的影響,穆斯林謀求兩世吉祥,他們更加注重做事的后果,絕不做不義之事,不竭澤而漁。重視未來,謀求兩世吉祥,賦予了我國穆斯林商業(yè)文化積極向上的色彩。我國廣大穆斯林以自強自立,開拓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積極樂觀地參與各種商業(yè)活動。概括起來,“自立”、“公平”、“承諾”、“慎獨”和“重未來”是我國穆斯林商業(yè)文化的核心價值。
三、我國穆斯林商業(yè)文化對中國企業(yè)的借鑒意義
近年來,在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社會加快轉型的大背景下,人們往往過于看重眼前利益,由此導致了一系列缺乏商業(yè)道德事件的出現(xiàn)。在商品銷售中,假冒名牌,以次充好,夸大效果,虛假宣傳,甚至在食品中添加對人體有害的添加劑在經(jīng)營中,個別企業(yè)不承擔社會責任,任意排放不加任何處理的氣體、固體和液體,導致環(huán)境嚴重污染,惡性病癥高發(fā);在一些礦區(qū),由于制度不健全,管理松懈,不重視企業(yè)員工的利益,以低成本換取高產量,致使群死群傷的嚴重礦難頻發(fā)這些惡性事件的發(fā)生,根本原因在于,這企業(yè)的經(jīng)營者只顧眼前,不顧未來,只顧自己,不顧別人,只顧自己人,不顧社會上的其他人于是,大家驚呼:社會道德嚴重滑坡!“信任”成為當今社會的稀缺資源,人們彼此之間相互猜忌、防范,信任程度嚴重下降。
信任缺失,道德滑坡,最終將導致企業(yè)無法生存。有資料表明,世界上最高壽的公司已達到700多歲,世界500強企業(yè)的壽命為40至42歲,1000強企業(yè)的平均壽命為30歲。2011年11月27日,在中國企業(yè)權益保護高峰論壇上,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jīng)濟法學院教授李建偉透露,中國民營企業(yè)的平均壽命僅為2.9歲。企業(yè)壽命與企業(yè)道德息息相關,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如果對世界長壽企業(yè)進行分析,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企業(yè)道德水平高,它們的壽命相對就高;相反,企業(yè)的道德水平低,其壽命也相對短暫。也就是說,精神與道德因素,是決定一個組織能否生命之樹長青的重要因素之一。有人在做了大量的統(tǒng)計后,得出結論:學校是壽命最長的組織之一,摩洛哥的卡魯因大學(UniversityofAlKaraouine),建于公元859年,埃及的愛資哈爾大學(Al-AzharUniversity),建于公元972年,它們被公認為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學校。而比學校壽命更長的組織是什么,是宗教!仔細想想,學校和宗教為什么能生命之樹常綠?有如此旺盛的生命力?那是因為信仰的博大和思想的精深!只有植根于博大與精深,才能夠使一個組織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我國穆斯林商業(yè)文化的特點,對中國企業(yè)的經(jīng)營管理具有借鑒意義。第一,注重道德的發(fā)展,才可能持續(xù)地發(fā)展;第二,自強、自立才能擁有尊嚴,贏得尊重;第三,關心別人如同關心自己,社會才能和諧;第四,承諾是大事,不可以隨意而為之;第五,慎獨、自律能反映出一個人的道德水準;第六,著眼于今天,更要做長遠打算。我們相信,伴隨著我國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企業(yè)道德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的企業(yè)一定會迎來美好的未來!
作者:林力單位:首都經(jīng)濟貿易大學工商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