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理學案例教學模式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案例教學模式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
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型課程。然而,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以教材為中心,重理論,輕實踐。案例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解決這一問題,同時也將促使教師的教學水平不斷提高。在案例課堂中,教師應定位于課堂規則的制定者、案例討論的引導者,案例分析的組織者和課堂進度的掌控者。教師把填鴨式的單向教學轉變為參與式的互動教學,把抽象的理論轉換成具體生動的事例,并組織學生開展討論。這要求教師不僅具有合理的知識結構、較高的教學能力,而且還要求教師能夠理論聯系實際,把相關知識讓學生淺顯易懂地接受,同時又要關注社會變革和發展現狀,對現實問題保持高度敏感,在與學生互動討論中能從容解答各類問題,并調節好討論氣氛。因此,教師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增強駕馭案例教學的能力。教師在選擇案例后要進行系統的整理和概括,學生的反應和答案隨時要求教師給予引導,這些都會促使教師不斷反思,不斷補充新的教學內容。
二、管理學基礎案例教學模式的實施
(一)導入案例。案例作為教學的主線,是理論與實踐的紐帶,是案例教學模式的載體,所以要求精挑細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生動性、能說明問題的案例。選編案例一般應遵循這樣幾個原則:第一,目的性原則。教學案例的選取必須符合教學要求,能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二,典型性原則。也就是教學案例能反映同類事物的一般特性,對學生能起到舉一反三、學以致用的作用。第三,多樣性原則。為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可以選擇多個案例就同一個知識點進行分析,以反映不同行業、不同領域、不同層面的管理藝術,以便讓不同經歷、不同知識背景的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的真諦。第四,難易和篇幅要適中,素材應有一定的趣味性。
(二)課前準備階段。在討論課之前,教師應將打印好的案例發到學生手中,并將與案例及其相關的材料傳到網頁上,推薦一些相關的網站,便于學生在網上搜集資料,讓學生了解案例的背景及情節,分析案例并寫好發言提綱。
(三)案例討論。案例討論可分為小組討論和全班討論。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組由3~6人組成。小組討論中每位小組成員都要簡述自己的觀點及對問題的看法,組內互相啟發,補充,分工協作,尋求最佳的解決對策及方案。全班討論是案例教學的作用發揮最完整的階段。在案例討論中可以采取以下形式:一是“辯論會式”,教師擔任主持人,不參與討論,由學生們提出自己的觀點,相互間進行反駁或辯解。二是“情境體驗式”,教師選出一些學生,分別扮演各角色,然后要求他們站在不同的立場彼此交鋒辯論,通過換位思考,提高學生全方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三是“師生較量式”,教師就案例中所涉及的問題一一提出,由某個學生回答,在多輪的問答中,教師逐步深入地引導案例討論的開展,由學生發現案例的關鍵問題并找到解決的策略。
(四)總結階段。這是案例教學法面授階段的最后環節。在總結階段,主要是由學生總結和教師總結兩部分組成的,但總結的重點不應是對案例分析所做的結論性意見。學生總結主要是讓學生自己總結有哪些收獲和進步,還有哪些不足,以及如何克服,等等。教師總結應就整個討論情況做出總結,本著“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原則,對學生提出的新穎獨到的見解多肯定,還應指明正確的分析方法、思路,要注意引導學生對案例有全面深入的認識,以鍛煉和提高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教師還可讓學生以書面的形式做出總結,這樣學生可以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對案例及案例所反映出來的各種問題有一個更加深刻的認識。同時,為了激勵學生參與案例討論,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為學生在開放教育形成性考核中評分,作為平時成績的一部分。
三、當前在管理學基礎的案例教學中需注意的問題
(一)案例教學法要與其他教學法整合運用,優勢互補。理論教學是案例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案例教學應作為理論教學的一個有效輔助手段進行。另外,案例教學法要與體教學法、自學輔導法、互動教學法、分組分享教學法等整合運用,教師應當思考如何對這幾種方法進行整合,讓學生在每一個學習環節都能有盡可能大的收獲。
(二)案例庫資源不足,質量欠佳,缺乏共享。儲備豐富的案例庫是開展案例教學的前提,也是促使教師專業化,了解更多實務的平臺。目前管理學案例庫的建設和共享缺乏一個長期規范有效的機制,而這本身也是一個有待進一步探討的問題。
(三)引導學生轉變觀念,增強學生溝通和辯論能力。管理學中的案例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只要能自圓其說即可。但許多學生由于受傳統教學的影響,不適應沒有唯一正確的答案的教學方法,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逐漸接受管理中的解決之道是“道并行而不悖”的,減少對標準答案的依賴。中國傳統文化推崇“禮之用,和為貴”,中國人不習慣當面質疑別人的觀點并進行辯論,所以教師要多鼓勵,多引導,善于發現學生討論中的亮點。
作者:劉曉慧邢建單位:衡水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