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管理學體驗式教課體系的建構及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體驗式教學的基本思想
1.1體驗式教學的內涵體驗式教學是指主體在實踐問題中親身經歷的學習體驗,并通過學習體驗的運行與生成來聯系實踐性思維得到訓練與提升,其實質上是通過經驗獲取進而創造知識的過程。通過融合皮亞杰的認知心理學、勒溫的社會心理學和杜威的實用主義,體驗式教學提供了一個啟發式模型,其有利于個人的學習和成長,并形成了獨特的理論視角。體驗式教學中學生成為了主體,而教師則主要是引導學生進行愉快的體驗,通過教師的引導而不是灌輸,學生親身參與的自主度顯著提升,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順利完成。
1.2體驗式教學方式與傳統教學方式的區別首先,從學習模式上看,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單獨學習,而體驗式教學模式則是學生之間相互學習和單獨學習相結合,從學習重點上看,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對書本知識的學習,而體驗式教學模式則是多層次的學習,可以探索除專業知識外的其他相關領域的學習。在傳統教學方式中,學生的角色就是被動接受,主要是聽、記、背單向接收,教師的角色是傳授者,單向灌輸,而在體驗式教學方式中,學生角色則是全程親身參與,教師的角色是體驗學習的情景構建者和引導者。在傳統教學方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是找一些自認為合適的知識傳授給學生,而在體驗式教學方式中,教師的主要任務則是找一些好方法刺激學生去體驗更深入、更全面的問題或尋找更好的答案。傳統教學方式的學習環境通常是公式化、限制性、強調身份和枯燥的,而體驗式教學方式的學習環境則是自由創新、輕松、愉快、靈活、鼓勵和激勵的。評估學生學習的好壞時,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靠考試成績,而體驗式教學方式主要是靠體驗的過程和實踐來檢驗。傳統教學方式通常滿足了教師的需求,而體驗式教學方式則最大限度滿足了學生的需求。
1.3體驗式教學的優點傳統的教學是一種外在輸入式的教學。其重心在于書本知識的傳遞與組織,通過規范的教學行為,在短時間內傳遞大量的知識點和知識邏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沒有重視公共知識向個體知識的內化,盡管能夠幫助學生增加知識,但卻無法有效幫助學生領悟知識的內涵。而體驗式教學則是通過體驗的生成而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注重學生的引導式學習,在不斷提供給學生豐富多彩體驗式學習的情境下,師生產生內生性互動,進而有效解決學習中的實踐性問題。與此同時,教師依據學生的需求設計相應的教學情境,在確保學生體驗學習的主導性下,既能使學生產生廣泛的學習興趣,積極參與進來,又能有效實現教學目標。
2體驗式教學在管理學課程中的應用
根據體驗式教學的兩方面含義的理解,對于本科生的管理學教學,其主要目的是幫助學生掌握系統的理論和知識,這就要依據體驗式教學的優勢,通過激發學生體驗學習的興趣,使學生的主動性和能動性發揮到最大作用,設計相應的管理情景,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形勢下愉快地理解并掌握理論知識。根據筆者經驗,下面介紹幾種筆者在教學中使用的體驗式教學方法。
2.1案例教學根據管理學中計劃、組織、領導和控制等相關職能的教學需要,設計相應的實際企業的案例分析,比如依據中央電視臺財富故事會欄目的“瓶中三國”案例來讓學生分析中國瓶裝水市場中企業組織與戰略的異同,并根據各個企業經營的成敗使學生親身參與討論、總結與提升。
2.2角色扮演一般情況下,角色扮演可以通過兩種形式實現。一種是對學生要扮演的角色有明確指令,嚴格按照事先設計好的劇情進行角色扮演,學生的言行都是依照劇本執行,而學生主要體會扮演的情景;另一種是讓學生根據情景要求自行判定要扮演的角色,并根據自身的理解對角色進行演繹,同時觀看的學生要對扮演者進行評判并尋找角色扮演的行為規律。比如依據模擬招聘,讓學生深刻認識和理解人力資源管理的一些理論知識,并引導學生進行討論、總結和反思招聘中雇主和雇員的角色定位。
2.3沙盤模擬通過購入管理學相關的沙盤軟件,對學生進行沙盤模擬演練,來用親身體驗的形式讓學生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經過老師的指導,使學生不斷提升管理運營能力,增強學生對市場經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4分組商辯商辯不同于辯論,辯論一般更為激烈,而商辯更多應用于商業上的討論。依據商業實例的需要,將學生進行分組,既可以使學生在每個小組中相互補充、思維共享、團隊合作,又可以讓學生依據自身小組的出發點自由發揮,運用所學知識陳述自己的觀點,達到有效商辯。
2.5游戲測試借助管理學經典的一些測試題目或一些測量工具,通過游戲的方式,使學生親身參與其中,體會客觀了解自我和他人的過程。因為學生對此類測試固有的喜愛,可以確保每次測試學生的參與度都會較高,并且都會比較投入。比如借助一些測試題目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性格,認識團隊溝通、團隊協作的重要意義等,這既有助于讓學生日后熟練使用類似測量工具,又有利于學生了解自己和他人。
3管理學體驗式教學的效果評估
依據筆者對傳統教學課堂模式和體驗式教學模式的管理學教學效果的對比,發現傳統教學明顯不如體驗式教學模式。
3.1學生的到課率和滿意度有顯著提升作為大學生,他們已經具備了識別判斷事物好壞的能力,對教師的授課情況,他們也有自身的判斷標準,只有教師授課使他們產生興趣,學生才會更多地參與到課堂當中來,同樣,只有教師所講授的知識能使他們認為有較大的幫助,學生才會對所講授課程及老師有較高的滿意度。經過筆者對學生到課率和課后滿意度的調查顯示,學生樂于積極參加體驗式課堂,而非傳統課堂,同時,學生對體驗式課堂的滿意度超過了95%,遠遠高于傳統課堂的滿意度。
3.2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得到較好發揮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通常指的是學生能較好地將在教學情境中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工作或生活中,所以,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是檢驗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在管理學教學中,理論知識是要被應用到學生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去的,比如自我管理能力,人際交往和情緒控制能力等。而在傳統課堂教學中,這種知識轉化的能力是很難發揮出來的,這就嚴重削減了學生的學習價值。通過體驗式教學,課后與學生的對話發現,他們很樂意積極親身參與到管理學體驗式教學模式中去,并能積極主動地將管理學相關原理與知識應用到現實生活中來,所以,總的來說,管理學體驗式教學讓學生的知識轉化能力得到了較好的發揮。
3.3學生的新知識、新技能有明顯提升在管理學體驗式教學中,要使得自身新技能新知識得到顯著提升,不但要對管理學重要概念予以理解和掌握,對重要理論予以理解,更要具備使理論很好地應用到實踐國的能力。因此,使學生新技能新知識得到顯著提升就是管理學教學的重要目標,這直接顯示了管理學的教學效果。經過筆者對傳統教學和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比較研究,表明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的課堂測驗成績明顯不如體驗式教學,這也說明了體驗式教學對學生新技能新知識的獲取有顯著的提升作用。
4結論
體驗式教學模式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熱情,更能使教師在課堂上運用自如,恰如其分地處理教與學的關系,并且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教材與情景之間的關系有機融合起來,最重要的是體驗式教學能有效提升教學效果,培養高素質、高創新精神的學生,從某種程度上看,這也體現了時代精神和現代教育最本質的要求。通過筆者的對比,可以發現,管理學體驗式教學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到課率和滿意度,尤其對學生學習的效果有顯著成效,所以,我們應該積極嘗試并推廣這種教學模式,盡可能將最好、最多、最新的知識和技能有效地傳遞給學。
作者:尹潤鋒單位:鄭州航空工業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