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論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發展趨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內一些地方社會保險資金違規使用案件的曝光,其中尤以上海社保基金案為典型,反映了我國社會保險資金審計方面存在的現狀和問題。所以就社保基金審計工作的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我國審計工作現狀,并針對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幾點較為完善的對策,以期能夠推動審計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現狀;發展趨勢
一、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的發展歷程及現狀分析
(一)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的發展歷程從現階段的情況來說,我國在社會保險資金審計方面的理論和實務研究在短短幾十年間發展迅速,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研究已經從起步階段轉入到了發展期,但和其他發達國家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險資金審計體系相比,我國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
(二)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的現狀分析我們必須承認,我國現階段社會保險資金審計工作并不完善。很多國家的實踐證明,社會保險制度是要靠國家以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為手段來實施的。現階段的社會保險制度的法律法規體系和我國不斷完善成熟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相比,其完善程度顯得相對落后。其次是審計方式無法適應當今信息化的審計大環境的要求;社會保險資金會計核算方面存在的問題增加審計工作難度;審計監督機制不健全導致了審計過程過于流于表面,審計工作效率降低。
(三)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的趨勢1.完善我國社會保險的法律法規體系,推動社會保險法立法進程。2.社會保險資金審計將在未來實現全國信息化建設,構建信息共享,逐漸走向公開化和透明化。3.社會保險資金審計方式多樣化是社會保險資金審計未來的發展趨勢。
二、完善我國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的措施和建議
(一)加強完善社保資金會計核算方式現階段,我國在收付實現制轉向部分累積制模式過程中產生關于核算方式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行社會統籌和個人賬戶兩種模式相結合的部分累計制過程中要把這兩種不同的資金進行分開征收、分賬核算和分別管理,設計一套專門適應社會保險基金會計管理有效運行的基本架構體系。
(二)改進審計方式和手段審計人員應該及時更新審計方式,推動審計現代化信息化建設。借鑒德國社會保險審計先進經驗,在各地區廣泛應用計算機聯網審計系統,將傳統的審計方式和計算機聯網審計有效結合起來,建立財務數據庫,形成一個完整可靠的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系統。同時結合當前審計工作系統,結合當代互聯網技術,建立起一個“分析、發現、核查、研究”的審計模式。
(三)健全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監督體系完善內外部的監督體系,健全自身內部控制體系,全面檢查審計運行過程中是否存在缺陷,是否和現階段經濟發展方向和國情相適應,整個審計監督體系是否能有效落實,提高社會保險審計部門工作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使得審計體系運行更加科學合理,以便推動審計工作的順利開展。
(四)深化社會保險資金管理審計的內容,開展全面審計重點細化審查相關經辦機構籌集資金的來源是否符合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要求,審查各地區社會保險部門資征繳社會保險資金基數和比例是否合乎法律法規規定,以及各地區征繳比例是否一致征繳過程中是否存在違法違規的行為等。
(五)強化審計資源配置,實現社會保險資金審計效率最大化1.優化社會保險審計人員結構。盡量保證審計部門內部人員素質多層次、多樣化,充分發揮每個人的專業素質和才能,調動社會保險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積極性。2.提高審計人員專業素質。審計工作人員不斷的加強自身的社會保險綜合知識素質和對計算機技術的了解和操作,積極調動自己,完善自己的工作服務能力,提高社會保險審計部門的工作效率的。
(六)加強交流與合作國外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險資金審計制度從建立開始,再加上多年的實踐完善,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所以,我國應該加強和其他國家關于社會保險審計工作的交流與合作,不斷交流各國的社會保險審計經歷,才能推動國際社會保險資金審計制度不斷完善發展。
三、結論
社會保險資金審計是國家審計機關和其他相關的審計機構為了維護老百姓的根本利益,保護投保人財產安全,依法對經辦機構征繳的資金征所引發的管理問題和責任進行評估和監督的一種行為。對于政府和相關機構來說,提高社會保險資金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效率,強化審計工作質量和水平,推動社會保險資金高效穩定安全運行,是我國社保審計的未來趨勢。
參考文獻:
[1]李玉霜.新形勢下對我國社會保險資金審計的探討[J].商業會計2012(22)
[2]朱鎖秋.信息化環境下社保審計存在的問題與解決策略[J].財經界,2014,21:81-82
[3]孫源伯.完善我國社會保險基金績效審計體系探析[D].長春工業大學2012
[4]肖海南.淺析我國社會保障基金會計與審計監管[J].商.2015(38)
[5]劉霞.提升社會保障基金績效審計的對策相關思考[J].現代商業.2015(23)
作者:吳佳麗 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