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傳播學視域下英語教課方式探微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傳播活動中,需要確定傳播主體。教師的傳統職責是傳道,授業,解惑。但教師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需要學生的積極配合,教師是主導,學生才是主體。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避免教師一言堂,才能有效實現課堂效果。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互動是關鍵。課堂提問是教師經常采用的一種互動方式,它既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很快進入教師的授課內容,又能夠加深學生對問題的認識和理解。
但是,學生回答問題的活動僅僅是師生互動的一種,不是互動的全部內容,它的作用不能被夸大。學生的個體之間存在各種差異,教師的問題如果缺乏針對性,學生的回答就不能有效地反饋所有學生的學情,不會真正達到互動教學的目的。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準備階段,就要深入掌握了解學生個體對將要學習的內容的準備程度,包括學生已有的相關知識儲備和學生當前的真實學習狀態,情緒等非知識儲備的因素也應在教師的教學準備范圍之內。
傳播內容能否被傳播對象接受,傳播手段很關鍵。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何種教學方法固然重要,教師的態度,課堂語言,包括體態語也是重要的方面,情感因素在課堂教學中所起的作用不可忽視。當今課堂,現代化的教育設備非常普遍。在享受現代科技帶來的種種便利時,問題也紛紛凸顯,最顯著地問題出現在課堂多媒體的使用過程中。
本應作為輔助工具使用的多媒體等技術,被部分教師當做主要手段,教師自身承擔的是放映員的角色,只是將教材中的內容機械地搬到投影儀上,在教學過程中忽視學生的接受心理和認識水平,知識信息在傳播過程中是單向的,學生處于機械被動接受狀態。這種傳播方式很難達到理想的傳播效果,教學活動很難達到教師的預期效果。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時,加強問題的設置,通過問題收集學生的反饋信息。還要引導學生操作實踐和合作交流,使學生有充分的參與感,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探究問題,并最終解決問題。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評價時,除了考試這種經常被使用的手段外,教學評價可以隨時并頻繁進行的。學生課堂所學新知識大多仍處于理論層面,還需要利用一定量的習題進行練習,進行知識梳理,查漏補缺,在解決習題問題過程中,逐漸了解知識如何應用,并最終形成解決問題的技能。
教師還可以利用學生的課堂小組活動,及時收集他們的反饋信息,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及時做出評價,找出薄弱環節,重新進行講解。在這樣的反復過程中,學生最終掌握所學內容,教師的任務順利完成,得到良好的教學結果。
二、結語
有效進行英語課堂教學,使學生完成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并且教師也在此過程中得到提升進步,學生反饋和師生互動是非常重要的原則。這與傳播學通過一定的方式和途徑進行信息交流有共通之處。達到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需要教師在課堂的教學準備階段了解學生真實狀態,有效解決課堂教學互動中存在的反饋活動單一、反饋信息不全面、反饋信息不及時等問題,構建一個積極共享、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教學與學習環境。
作者:代曉敏單位:河北農業大學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