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媒介融合下新聞評論的革新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電視新聞媒體評論節目實效性較低
受制作周期和固定播放時間段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傳播意見性信息的實效性,即不能將這些意見性信息在第一時間傳達給公眾,實效性比較低,很難引起公眾對節目的關注。隨著網絡的發展,微博的廣泛運用使一些新聞事件的發生與報道幾乎呈現零時差,由此可見,在媒介融合趨勢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的時效性優勢正逐漸減弱。
二、電視新聞評論在媒介融合下的創新策略
1.電視新聞評論應平民化在媒介融合大環境下,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要做到平民化需要滿足兩方面的要求。一方面,節目的選擇需要與大眾生活有緊密的聯系,這樣不僅可以使固有聽眾得到穩固,還可以使新聽眾的數量相應增加。另一方面,節目要避免過重的說教意味,要從平民角度出發制作節目,這樣有助于增強與讀者之間的聯系,與聽眾產生強烈的共鳴。新聞評論性節目需要與大眾進行充分的交流和溝通,要具有廣闊的話語空間,這是由節目的評論性決定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制作平民化,除了向人們傳達健康和諧的思想和觀念之外,還有利于更好地創建和諧社會。由此可見,電視新聞評論性節目只有更具平民化,才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對公眾的教育作用。
2.電視新聞評論應個性化電視新聞評論在媒介融合形勢下應個性化,這樣才有可能從容應對新形勢帶來的困惑和挑戰,這需要在節目形式、內容以及主持人風格等方面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如,民生新聞具有語言本土化、視角平民化以及內容生活化的特點,所以節目中需要從平民角度出發,著重選擇與現實生活接近,最好擁有本土化的語言材料,這樣才更能夠充分體現民生新聞節目的特點,同時也應該充分認識到,內容和形式不同的新聞評論節目對節目主持人的要求和節目的風格定位也具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如《新聞1+1》這檔節目針對的主要對象是25歲到54歲、居于管理層的男性,這就決定了節目的選題需要從這類受眾角度出發,最好選擇與經濟、政治以及法律等方面內容有關的新聞選題,選擇專業知識比較強的新聞評論員,才有可能使節目取得較高的收視率。
3.電視新聞評論應具有思辨性由于部分電視新聞評論節目較多地談論經濟和政治等方面的議題,因此帶給人們比較莊重的感覺,較難吸引觀眾的眼球。媒介融合趨勢下的電視新聞評論節目應變得更具思辨性,這是因為,觀眾不再是以往的“活靶子”,而成為了積極主動參與節目并善于發表自己看法的主體,所以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在選擇話題時,應做好充分的準備,選擇爭論性比較強的話題,這樣才更具有價值和意義。此外,對議題討論中觀點的形成和瓦解過程的展示,電視新聞媒體應給予高度的重視,如《一虎一席談》這檔電視新聞評論節目具有較強的借鑒性,其選擇的節目議題符合思辨性的要求,通過節目可以使多元化的意見得到充分表達,最終取得非常好的收視效果。
作者:李振單位:鄭州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