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檔案學下的虛擬博物館構建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以多個大型虛擬博物館平臺為例對虛擬博物館的構建進行研究,基于虛擬博物館的建設形態、陳展內容與構建技術等方面的現狀,探討我國現階段虛擬博物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虛擬博物館建立主題與內容不協調、建立過程中缺少規范化檔案管理、信息平臺交互式應用設計匱乏和虛擬博物館構建工程缺少大數據量化支持等。提出以檔案學為基礎的虛擬博物館構建路徑:整合實體博物館檔案資源使虛擬博物館主題與內容具有可延續性,加強多學科間交流、優化檔案資源儲備,應用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加強平臺交互式設計應用,積極應用檔案資料的大數據技術使虛擬博物館發展具有可持續性。
關鍵詞:虛擬現實;檔案學;博物館
虛擬博物館是一種依托實體博物館的數字化信息系統。它使博物館中的藏品、文獻等資源通過計算機處理技術轉化成圖像、文字、聲音、視頻等數字化資源,并通過媒體設備進行系統化處理,可以應用于多種傳播平臺。虛擬博物館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以美國啟動的“美國記憶”計劃為開端,大規模的博物館館藏數字化建設開始進行。我國的敦煌研究院也是從那時開始進行“數字敦煌”的研究與發展,逐漸形成一定規模的虛擬博物館的雛形。此后,我國虛擬博物館的建設逐步走上正規化、多樣化的道路。“中國虛擬博物館網”作為現階段國內公益類虛擬博物館中的佼佼者,在今后虛擬博物館的建立和發展等方面能夠提供較多的經驗支持。檔案學與博物館學聯系密切,檔案系統資源能為虛擬博物館的構建提供系統的智力支持,使虛擬博物館構架具有邏輯體系。以檔案學為基礎進行虛擬博物館的構建研究,可以得到更為直接和高效的建館依據,有利于虛擬博物館具有可持續發展性。[1]
一、以檔案學為基礎虛擬博物館建設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虛擬博物館的建設形態主要有兩類。第一類以實體博物館為依托,在多媒體數字平臺所展現的形態以模擬實體博物館為主,包括建筑外形和內部展品。它將實體館項中的已陳展物品通過數字化影像制作,展示在三維建模的數字空間中,給人以身臨其境的質感,[2]在這方面“中國紫檀博物館”的虛擬館項在信息化平臺上從頁面設計到具體鏈接路徑都十分清晰,通過虛擬模型和照片進行真實渲染給人以真實感,但該虛擬博物館作為實體博物館的附屬宣傳手段,形態受到實體博物館限制,館項的可塑性較差,這是我國眾多虛擬博物館中存在的普遍現象。第二類虛擬博物館的建設以虛擬技術為主,形態略為抽象,運用三維技術建立虛擬動態景觀,將陳展內容以數字化形式陳列。這種虛擬形態不局限于實體博物館的空間限制,更加具有內容的可塑性和空間的延展性,但由于缺少實體支持,空間邏輯性差,現實感不強。這類博物館多以公益性為主,其數量在我國公益性虛擬博物館中占有重要比重,也是今后虛擬博物館構建工作的重點研究對象。現階段虛擬博物館的陳展內容以主題形式為主,陳展內容單一。例如,“北京數字博物館”的建設構架十分合理,但缺少相應的陳展內容,一些鏈接維護不到位,導致內容無法讀取,這些都是現階段多數虛擬博物館的常態。[3]“中國虛擬博物館網”在陳展內容方面盡量做到詳盡和豐富,但仍然存在具體館項內容的單一化和程序化?!皣⒐蕦m博物院虛擬博物館”的陳展內容較為豐富,是難得的大型虛擬博物館網站,但僅陳展了一小部分常規館藏,網站依然以宣傳為主要目的,公益性受展示內容限制。現階段虛擬博物館的構建技術主要以虛擬現實技術為主。該技術在虛擬博物館的構建應用中需要多學科支持,除常規的編碼和建模渲染外,還需要建筑基礎、藝術指導、高清影像制作等方面輔助。[4]目前我國虛擬博物館構建技術的技術支持不足,各方面輔助支持不到位。例如“中國虛擬博物館網”的虛擬現實技術應用較為落后,三維渲染技術過于粗糙;“北京數字博物館”在虛擬博物館一項中僅使用二維圖篇鏈接作為主要技術,基本脫離了VR的范疇。這些館建技術應用落后現象是不容忽視的。
二、以檔案學為基礎的虛擬博物館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首先,缺少以檔案學為邏輯體系的構建理論,導致主題與內容不協調。虛擬博物館建立的主題與陳展內容之間的矛盾是館建的普遍矛盾,建館的主題以實體館藏或目標主題為主觀依據,而陳展內容以客觀存在為主,同時需要多角度的數字化處理,例如“中國紫檀博物館”網站的虛擬博物館一項展示中對于虛擬顯現實技術應用較好,但展示內容僅能體現紫檀主題,對具體藏品的細節內容展示較少,這體現了主題與內容之間的不協調。其次,缺少規范化檔案管理。虛擬博物館的建立應遵循一定的邏輯,在管理和維護上不僅需要博物館學的專業人員,還需要專業的檔案學人員進行后臺整理和分析。目前我國的大型虛擬博物館網站在建立和維護上都缺少與檔案學的對接,尤其在后期運行過程中基本脫離了專業性指導,這直接導致虛擬博物館網后續發展的滯后。再次,信息平臺交互式應用設計匱乏。虛擬博物館可以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在信息平臺上與觀眾互動?,F階段我國的虛擬博物館虛擬現實技術利用率低,在陳展方面以單方面輸出為主,缺少相應的交互式應用設計,數字化陳展與觀眾的互動性小,這導致虛擬博物館的陳展活力降低,在受眾中減少了回訪量。[5]最后,虛擬博物館建設缺少大數據量化支持。大數據量化在檔案學和博物館學中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能夠對多種研究結果進行橫縱對比。但我國現階段虛擬博物館的建設卻對大數據量化工作涉及較少,以致于對于博物館學的多項實體研究成果利用率低,虛擬博物館的建設的可持續發展問題未能得到解決。
三、以檔案學為基礎的虛擬博物館構建路徑
(一)整合實體博物館檔案資源,使虛擬博物館主題與內容具有可延續性實體博物館是虛擬博物館的建設依據,在現有的虛實結合的博物館形式下,虛擬博物館的構建應積極整合實體博物館的檔案資源,力求虛擬博物館的主題與內容一致且有延展性。首先,以檔案學為基礎進行實體資源整合,細化門類,為館建體系增加邏輯性?!爸袊摂M博物館網”雖然沒有實體博物館作為支撐,但它整合了一部分實體博物館的檔案資源,使其館建體系有秩序性和可延伸性。這一點值得其他虛擬博物館平臺借鑒。其次,虛擬博物館以主題形式為主要的媒體信息,因此對主題所涉及的藏品定位、文化內涵、歷史發展、政治影響等方面都要有所體現。我們應當在檔案學指導下進行虛擬博物館主題與內容的融合。檔案學不僅是分類和整合的學科,更是系統和資源相互融合的學科,在虛擬博物館的構建上需要體現出由虛擬主題到展示內容的延伸,要使受眾產生應有的心理映射。再次,實體博物館的檔案資源包括常備展品和收藏品,在整合檔案資源時對于實體博物館中的非常規展品要尤其關注,數字化檔案資源其實是對非常規展品的保護,使那些不常見的展品通過數字化形式展示給受眾,也可以豐富虛擬博物館的陳展內容。[6]
(二)加強多學科間交流,規范和完善檔案資源儲備虛擬博物館的構建是多學科多方面的整合工作,需要加強多學科間的交流,規范并完善檔案資源儲備。第一,虛擬博物館的構建工作涉獵廣泛,包括信息技術、檔案學、建筑學、藝術學和多媒體專業等方面,所以加強多學科間的交叉合作對虛擬博物館的構建具有重要意義?!爸袊摂M博物館網”在多學科交流方面的工作并不協調,導致平臺景觀鏈接突兀、建筑模型漏洞較大、藝術感差等實際問題。第二,規范和完善檔案資源儲備能夠為虛擬博物館的后續發展夯實基礎。檔案資源猶如資料庫存?!爸袊咸床┪镳^”的虛擬博物館平臺雖然信息技術、建筑學和藝術學等方面的資源利用率較高,但檔案資源儲備不完善,導致數字化平臺僅以輸出為主,并無固定回訪受眾。這嚴重制約了平臺發展??梢姡S富的檔案資源儲備十分重要。
(三)應用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加強平臺交互式設計應用虛擬博物館構建工作的技術部分主要由虛擬現實技術來支撐。虛擬現實技術依托現實場景,運用3D建模與渲染技術對數字化資料進行圖像還原處理,以達到真實的場景還原效果。在實際的虛擬博物館構建工作中,采用先進的虛擬現實技術來加強平臺的交互式設計,對虛擬博物館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虛擬現實技術在應用需要專業人員進行操作。利用虛擬現實技術對實體博物館部分可塑位置進行實體模擬,增強虛擬博物館中平臺與受眾的互動性能夠增加受眾的回訪率和閱讀量?,F階段我國的虛擬博物館建設需要加強交互式設計的應用,在提高檔案資源利用率的基礎上,提高信息平臺與受眾的互動性。只有在受眾的心里留下深刻印象,才能使虛擬博物館增強自己的社會屬性,發揮自己應有的公益作用?!爸袊摂M博物館網”的平臺建設尤其缺少虛擬現實的高端技術,以致于平臺的陳展內容未能得到受眾的積極評價。
(四)積極應用檔案資料的大數據技術,使虛擬博物館發展具有可持續性檔案學大數據在對各行各業都具有指導意義,在虛擬博物館的構建工作上更是不可缺失的重要助力。在虛擬博物館的館建工作中要積極應用檔案資料的大數據技術,使虛擬博物館的發展具有可持續性。[7]第一,客觀對待大數據成果。在大數據時代,很多理論上不相關的現象都有了微妙聯系,在虛擬博物館的館建工作中,要正確地對待與應用大數據的顯示內容,在信息平臺上進行用戶偏好設置等交互設計。第二,大數據資源依托開放式檔案管理體系,在規范的操作下可以進行資源的橫縱對比。在虛擬博物館的構建中要積極應用大數據成果對陳展內容進行調整和更新?!爸袊摂M博物館網”在陳展內容的更新和維護上有一定作為,如果能獲得大數據技術支持將會使平臺發展更有可持續性。第三,大數據技術能夠深入對比檔案資料,對于虛擬博物館的館建工作具有重要的作用。通過大數據的對比能夠得到陳展內容的歷史背景、發展過程等相關資料,這些數據均可以豐富和完善虛擬博物館的內容。
作者:陸方;魯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