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廣播新聞編輯原則與技巧分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廣播新聞是傳統的傳媒形式之一。在傳媒行業趨向于多元化、網絡化發展的背景之下,時代給予了廣播新聞行業更多的挑戰。在新的環境下,廣播新聞編輯的能力和對待新聞的態度將決定廣播新聞的受眾數量,而只有在保證廣播新聞質量的情況下,才能推動廣播新聞行業煥發全新的生機與活力。
新媒體時代對于廣播新聞行業所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而這也對廣播新聞編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這種背景之下,加強對廣播新聞編輯的基本原則與技術技巧的分析,對于提高廣播新聞質量、強化廣播新聞編輯的職業道德與責任意識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1基本原則
1.1合法性
對于一名廣播新聞編輯而言,其所創作、編輯的一切新聞內容均需要在國家法律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既不能肆意宣傳違法行為,也不能泄露國家安全機密。首先,廣播新聞編輯需要明確自己的工作責任與工作底線,其所創造的內容不得存在煽動民族沖突、破壞民族團結的理念。其次,新聞內容需要符合實際情況,不得編寫、篡改事件的真相,不得出現弘揚暴力、色情的內容。為保證自己的工作行為符合法律的基本要求,廣播新聞編輯需要定期學習黨中央的發展路線及與本行業相關的法律法規要求,要主動承擔社會責任,弘揚積極向上的新聞內容,從而實現有效的輿論引導。
1.2目的性
從某種角度來看,任何廣播新聞均擁有自己存在的目的性。充分突顯新聞的目的性,不僅可以有效實現新聞的傳播,更能夠精確、簡潔地將新聞內容傳遞給聽眾。漫無目的的新聞是沒有靈魂的新聞,聽眾無法正確把握到新聞的要點,無法理解新聞傳播的目的。在實際工作的過程中,廣播新聞編輯為保證新聞的目的性可以得到充分突顯,就必須在編輯新聞時進行自我反思、自我思考,明確新聞事件的要點和寫作的切入點,以及新聞事件所反映出的社會問題,并基于客觀角度對這一事件準確評析。只有在正確把握新聞目的性的前提下,廣播新聞編輯才能夠進一步優化新聞內容,升華新聞的主題和主旨,將廣播新聞的質量提升到全新的等級和檔次。
1.3真實性
真實性原則是廣播電視新聞的基礎原則之一。新聞事件中的每一個參與者、每一個事情細節均是客觀存在的,是廣播新聞編輯需要充分尊重的客觀內容。在編寫新聞內容時,廣播新聞編輯需要加強對于新聞事件真實性的調查,去了解事情發生的時間、經過、參與人物以及結果,從真實的、客觀的角度作出分析和報道。在實際當中,部分廣播新聞編輯為了博取眼球,提升聽眾對于廣播內容的關注度,往往會采取編纂、籌劃、夸張的新聞寫作手法,這種新聞報道方式固然可以達到預期的目的,提高廣播新聞的收聽率,但其本質上顯然屬于一種違背廣播新聞存在價值和規律的行為。因此,廣播新聞編輯需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和職業道德,堅守自己的職業底線,確保所創作出的新聞內容具備真實性的基本特征。
1.4可聽性
從廣播新聞的本質來看,其目的是實現信息在社會當中傳播。與網絡媒體、電視媒體不同,廣播新聞媒體實現信息傳播的唯一途徑就是聲音,而廣播新聞主要受眾則是聽眾,因而廣播新聞必須具有可聽性,才能夠更好地發揮出自身應有的作用價值。為保證廣播新聞的可聽性,廣播新聞編輯在創作新聞內容時應當充分認識到聽眾的地位和作用價值,盡量選擇一些聽眾喜歡的題材和新聞內容,尤其與本地區相關的民生新聞,更是優先選擇的主要對象。從某種角度來看,單一的傳統方式并非是廣播新聞的缺陷,其反而可以成為廣播新聞在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優勢。僅通過聲音進行新聞傳播的情況下,可以讓聽眾的視覺得到充分的休整,感受聲音所帶來的聽覺享受。因此,廣播新聞媒體需要加強對于主持人的選拔力度,優先考慮聲音優美、動聽、富有感染力的節目主持人,并輔佐調音設備對輸出的聲音進行優化,給廣大聽眾帶來獨特的聽覺盛宴。
1.5創新性
廣播新聞的編輯工作在本質上屬于一種文學創作行為,其對于廣播新聞編輯人員的文學素養、文化水平、文字應用能力有著明確的要求。這一過程不僅僅是對新聞事件的簡單闡述和轉達,更是在正確把握新聞事件核心的基礎上,對新聞事件的主題和所反映出的社會現象進行深度的剖析,優化內容結構,創新新聞內容。從某種角度來看,只有當廣播新聞編輯時刻保持創新意識,在日常工作當中體現創新思維和創新精神,才能夠準確把握到聽眾的關注點,才能從客觀角度對新聞作出合理的評價,才能通過新穎的表現方式來提升新聞的關注度。
2技術技巧
2.1重視時效性
在信息化時代當中,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途徑不斷增加。多元化的信息來源不僅提高了人民群眾的新聞鑒賞水平,且人民群眾對于新聞的質量、時效性要求不斷增加。從現有的新聞編輯流程來看,一個廣播新聞稿件的誕生需要經過現場采訪、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內容編寫等多個環節,煩瑣的工作流程也對廣播新聞的時效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因此,廣播新聞編輯需要在日常工作的過程中樹立時效意識,推動工作流程的簡化處理,積極使用現代化通信技術實現信息的內部傳遞,縮短新聞編制所耗費的時間,以最快的速度將一線的新聞事件傳播出去。為實現這一目標,廣播電臺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控制體系,統一指揮、統一處理,積極組建高效、專業的新聞采編隊伍,用高效的工作態度去爭取廣大聽眾的支持與信賴。
2.2重視對于新聞頭條的編輯處理
新聞頭條指的是在特定時間內最具報道價值的新聞信息。新聞頭條在各個新聞媒體的傳播方式中均位于首要的位置。新聞媒體行業的內部競爭日趨激烈,對新聞頭條的把握和編輯會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廣播新聞的地位與收聽率。在編輯新聞頭條的過程中,廣播新聞編輯應當嚴格把握質量關,明確新聞頭條的中心思想和整體邏輯性,要從獨特的角度對新聞頭條進行分析,要確保新聞頭條可以體現出獨特的思維角度,避免出現與其他新聞內容格式化的特點。其次,廣播新聞編輯需要注重對于細節的處理和把控,標語的選擇要能夠簡潔、合理、鮮明地表現出新聞主旨內容;導語則需要準確對新聞內容進行概述,讓聽眾可以一目了然;在進行具體的內容創作時,要始終把握住關鍵的新聞線索,合理規劃新聞稿件的布局和格式,每一階段均需要具有獨特的要點。同時,廣播新聞編輯要始終堅持優化新聞內容的聽覺感受,靈活使用旁白、解說等元素來創新播報內容,從而營造良好的氛圍。最后,還需要在新聞的結尾處進行簡潔的總結和評析,提高新聞報道的整合性,強化聽眾對于新聞頭條的印象。
2.3重視鮮活性
從客觀來看,聽眾在衡量廣播新聞的質量時,不僅僅會關注廣播新聞的內容和真實性,更對廣播新聞的播報方式有一定的要求。新聞的鮮活性體現在具體的播報過程當中,但其本質上屬于廣播新聞編輯的思維邏輯和對新聞事件的把握。對于廣播新聞編輯而言,如何在保證廣播新聞基本原則的情況下提高廣播新聞的感染力和號召力,是其工作的重點。從新聞報道的結構角度來看,新聞的標題、導語是對新聞內容的概述,同時也是吸引聽眾的關鍵。標題與導語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其在轉述新聞主要內容的情況下還要符合聽眾的語言習慣,從而讓聽眾萌生一種繼續收聽的欲望。而新聞內容設計的重點則集中在長度和結構方面,且要確保新聞的基調和旋律保持一致,要盡量從群眾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只有這樣才能夠引發廣大聽眾的認可與共鳴,才能夠得到聽眾的支持。
2.4強化實用性
新聞的實用性是廣播新聞最容易忽視的一個環節,但這一環節往往是聽眾所關注的焦點。首先,為保證新聞的實用性,廣播新聞編輯需要從聽眾的角度出發,準確對新聞要點進行選擇,且選擇的范圍要廣、要大,要涵蓋一切聽眾感興趣的領域,如時事政治、體育、子女教育、就業、房產等。只有當廣播新聞可以滿足聽眾的實用需求,才能夠進一步縮短聽眾與電臺之間的距離。其次,廣播新聞編輯還需要重視對于情境的模擬和營造,讓不同的新聞在不同的情境之下表現,從而給聽眾營造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讓聽眾感覺到新聞事件其實就在自己的身邊。最后,地域性新聞在廣播新聞中需要保持一定的占比,因為貼近群眾生活的民生新聞往往更容易得到聽眾的支持。
3結語
在信息傳播多元化的今天,廣播新聞電臺所面臨的挑戰和壓力是巨大的。廣播新聞編輯需要正確審視時代所帶來的挑戰,恪守基本的工作原則,切實提高自身的業務能力,靈活運用寫作、編排技巧,為廣大聽眾帶來高質量的廣播新聞。
參考文獻:
[1]顧名靜.新時代廣播新聞編輯應具有的基本原則和技巧[J].新聞研究導刊,2017,8(13):199-200.
[2]蘭麗媛.廣播新聞編輯的基本原則與技術技巧[J].科技傳播,2015(10):179-180.
[3]張巖.淺談廣播新聞編輯的基本原則與技巧[J].品牌研究,2014(11):36.
[4]阮師富.融媒體背景下如何培養廣播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J].新聞研究導刊,2018,143(11):194.
[5]高博.新媒體下廣播電臺新聞編輯應具備的能力思考[J].今傳媒,2018,26(6):161-162.
作者:高可可 單位:洛陽廣播電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