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項目決策與工程設計階段造價管理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文章論述了改變目前工程造價管理單純局限于施工階段甚至工程預結算工作的現狀,將工程造價管理工作貫穿于項目決策、工程設計、施工監管直至竣工結算、工程審計等整個工程管理過程,進行全過程的控制和管理,并且充分發揮其評價、控制等管理職能,是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必要措施,更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而在整個控制過程中,項目決策和設計環節是起決定性作用的階段,將工程造價管理關口前移至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已經越來越成為建設單位的普遍共識。并重點闡述了如何加強對項目決策和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問題。
關鍵詞:工程管理;決策設計階段;造價管理
1加強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造價管理的必要性
工程造價就是工程的建造價格,是指進行某項工程建設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工程造價是評價工程投資合理性、投資效益以及工程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是進行項目決策、制定投資計劃和籌集建設資金的重要依據,也是通過多層次的預算和評估對工程投資進行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影響工程造價的因素很多,包括政策法規、行業標準、項目決策、勘查設計、市場要素、管理水平等等,具有系統性和復雜性的特點。以往的造價控制和管理工作,主要精中于施工階段,包括施工圖預算、合同管理、施工過程監管、工程結算及審計等環節。甚至認為,造價管理工作是預結算人員的事情,單純依靠預結算人員在施工圖預算和工程結算環節加以控制。從工程造價的影響因素和工程管理的整個過程來看,施工期間僅僅是工程項目管理的一個階段,把造價管理工作單純放在施工階段,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另外,在施工階段,工程預結算人員所處的地位是被動的,其所能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只有變局部控制為全過程管理,將工程造價控制關口前移,加強對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才能真正起到有效控制的目的[1-5]。
2項目決策階段的造價管理
項目決策階段影響工程造價的主要因素有:建設規模、項目選址、技術(設備)方案、工程方案等。
2.1建設規模
建設規模是指項目建成后在正常情況下所能實現的生產能力。規模的合理選擇不僅決定著工程造價高低,而且會對未來的生產和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在確定建設規模時,首先要充分考慮市場因素,市場需求狀況是確定建設規模的前提,原材料、資金、勞動力等市場因素也對建設規模的選擇起著程度不同的制約作用。在對市場進行廣泛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經過認真分析與科學預測,以確定最佳生產規模,使工程造價和投資效益達到一個相對合理的水平,進而提升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其次要考慮的是技術因素。一個是所在行業的生產技術及裝備水平,另一個是本企業的技術應用和管理水平,前者是確定項目規模的基礎,后者是實現規模效益的保證。若相應的技術和裝備水平沒有保障,建設規模便缺乏必要的支撐。若技術應用和管理水平跟不上,則與建設規模相應的預期效益就難以實現。這樣就必然導致項目投資效益低下,工程支出嚴重浪費。第三要考慮的是環境因素。項目的建設、生產和經營都是在特定的社會經濟自然環境下進行的。包括:國家的政策環境,如產業政策、經濟政策、行業發展規劃等;當地的投資環境,如基礎設施條件、自然環境容量等;企業的自身條件,如煤炭項目應根據資源儲量和賦存條件確定建設規模。因此,在確定建設規模過程中,經濟方面的人員要全程參與,要將建設規模和工程造價的相互對應關系,以及對未來經濟效益的影響,進行完整透徹的分析研究,避免在規模確定時的盲目性。
2.2項目選址
項目選址合理與否,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擬建項目的命運,影響著建設工期的長短、建設質量的好壞、工程造價的高低,還影響到項目建成后的運營狀況。項目選址一般情況下需要經過兩個層次和階段,即地區選擇和廠址選擇。不僅要充分考慮國家和地區的工業布局規劃,而且要充分考慮地區的社會、經濟、人文、自然等環境,是一項技術經濟綜合性很強的極為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運用科學系統的觀點和方法去分析決策。比如,在進行煤礦項目建設選址的時候,雖然受到資源條件的限制,但也必須遵循環境適宜、交通便利的原則,遵循有利于資源開發和建設方案展開的原則。否則,不僅直接影響到工程造價的控制,而且將對未來的生產經營活動造成長期的不利影響。在選址過程中,仍然需要有經濟性的研究分析,這里不加詳述。
2.3方案確定
項目建設方案主要是解決技術方案、設備方案、工程方案和其他需要解決的問題等,是工程造價最為直接的影響因素。技術方案指產品生產所采用的工藝流程和生產方法。在技術方案確定后,就要根據生產規模和工藝要求,確定設備方案。二者密切相關,必須匹配。沒有先進的技術,再好的設備也沒用;沒有先進的設備,技術的先進性則無法體現。工程方案是在已定建設規模、技術方案和設備方案的基礎上,研究論證工業生產場地布局、礦井開拓方案等,研究確定生產設施設備布置所需的建、構筑物工程方案,包括建筑特征、結構型式和標準要求等。工程方案是項目決策以及設計階段控制工程造價最重要的核心環節,應在滿足生產功能、工程質量的前提下,力求節約資金、降低造價。在項目方案確定過程中,還需要解決與項目建設相關的一系列問題。比如環境保護措施,也應做到環境保護與經濟效益相統一,在確保方案技術可行的基礎上,充分考慮經濟的合理性。總體來講,在研究確定方案時,要堅持經濟合理性原則,無論是技術方案、設備方案,還是工程方案、環保措施,都不能片面地追求先進性,或者單純強調技術可行性,要同時考慮經濟的合理性,才能為接下來的項目管理過程中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創造有利條件。
3工程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
設計工作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經濟性很強的工作。設計費在整個工程投資中所占比例不大,一般僅為2%左右,但對于工程造價的影響有時卻高達到70%以上,因此設計環節是工程造價最為重要的關鍵階段。設計工作實質上是項目決策工作的延續。比如前面項目決策中提到的工業場地的布局、生產工藝的選擇、設備選型的確定等,在此不再贅述。下面僅對施工圖設計階段對造價的影響進行分析。
3.1工程地質勘查對造價的影響
工程地質勘查是為查明影響工程建筑物的地質條件,為工業設計提供必要的基礎依據。或者根據建筑物的結構和運行特點,預測建筑物與地質環境相互作用的方式、特點和規模,并做出正確的評價,為保證建筑物穩定與正常使用而需采取的防護措施提供依據。在進行工業設計前,必須進行詳盡的地質勘查工作,這不僅關系到設計的成敗,和建設的風險,甚至會直接影響工程造價,無謂增加工程建造費用。工程地質勘查其作為一項基礎性工作,對工程造價的影響可歸結為三個方面:一是根據工程地質條件選擇有利路線或者施工方法,對工程造價起著決定作用。如,在地基處理方式的選擇時,換填和樁基都能夠滿足地基承載力設計要求,此時就要結合地質勘查情況及其他具體的影響施工因素進行合理的選擇。二是勘察資料的準確性直接影響工程造價。如,在礦井建設工程項目中,要查明包括斷層、褶曲、陷落柱、煤層厚度變化、瓦斯、水文、頂板與圍巖的穩定性等等地質情況,對選擇經濟合理的設計方案尤為重要。三是由于對特殊不良工程地質問題認識不足導致的工程造價增加。如,工程勘測重點不明確、針對性不強、方法不當等因素,致使主要地質問題界定不準確不充分,有問題遺漏甚至結論性錯誤等等,特殊不良地質的現象在施工過程中才被發現,這樣,不但處治特殊不良地質的工程費用因施工技術條件相對困難而增加,而且可能造成后期不可預見的工程損失。
3.2設計標準的采用對造價的影響
設計標準是工程造價的直接影響因素。采用較低的設計標準,必然會降低工程造價。但如果標準采用低于相關規范要求,則會因降低工程質量而影響未來的使用和運行,從長遠而言,會造成難以預計的不良后果和經濟損失,這種為一味節省投資而不顧長遠的做法應該堅決制止。相反,若為了規避設計風險而任意提高標準,使設計系數明顯高于規范要求和工程實際,則會因過度設計而造成不必要的投資浪費,也是不可取的。所以在設計標準的采用上,應符合工程實際,以能夠滿足規范要求為宜,既要杜絕片面追求低造價而忽視工程質量,又要防止過度設計而造成的工程造價增加。比如隨意加大梁柱截面、提高混凝土強度等級、增加配筋量,出現所謂“肥梁、胖柱、深基礎”等設計不合理現象。要在滿足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將工程造價控制在一個合理的范圍。這一點需要建設單位與設計單位共同把握。
3.3設計經濟性的把握
設計是工程建設的龍頭,一個工程在造價上是浪費還是節約,在設計階段就已大體定型。但長期以來,由于對設計的經濟性重視不夠,導致設計人員往往只注重工程設計的合理性,只關注設計的規范性、先進性和新穎性,而忽略工程造價的合理性。往往出現技術與經濟分離,使工程造價很難實現有效控制。因此,必須提高設計階段的經濟意識,從兩個方面加以控制:一是開展限額設計。要求設計人員對每一項設計內容進行定量分析。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施工的可能性和經濟性,要充分考慮建設單位的技術和管理水平。要盡可能選用經濟適用的建筑材料或設備,盡量不采用技術不過關、采購有困難或依賴進口的材料和設備。要盡量做到標準化和系列化設計,要遵循建筑標準、設計規范和技術規定等。二是增加工程經濟性的圖紙審核內容。以往的審圖工作只審核設計的合理性和合規性,一般不對工程投資進行審核,導致在圖紙移交后、預算前很難清楚到底需要多少錢,也就無從對投資不合理的設計項目進行控制。對此,設計時要把握好兩個標準,即:功能(質量)標準和價值標準。做到二者協調一致,將過去的“畫完算”改為“算著畫”。
3.4設計質量的控制
設計質量不僅是設計工作的管理重點,而且是工程造價的重要控制內容。設計質量問題主要表現為:圖紙與現場不符,缺項漏項時有發生,設計不配套、不交圈等問題經常出現。加強出圖前的審核工作,將工程變更盡量終止在施工之前。從實際情況來看,將設計方案的不足或缺陷在設計階段就加以克服,所付出的代價最小,取得的效果最好。如果將問題帶到施工階段,施工現場的洽商、變更、返工現象頻頻發生,工程造價就會極難控制。所以要加強設計質量的審核工作,必要時可以將設計變更的比率作為考核指標嚴格管理。
4結語
對工程造價進行全過程控制與管理,是有效控制工程造價的必要措施,更是提高工程管理水平的有效途徑。而項目決策和設計環節又是整個控制過程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階段,切實需要轉變觀念,將控制關口前移,變局部控制為全過程管理,變被動管理為主動管理,把加強項目決策和設計階段的造價管理作為重中之重,才能為有效控制工程造價創造有利條件,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陳灌樞.工程項目前期策劃決策及設計階段的造價控制探析[J].經營管理者,2014(11):309-310.
[2]樊春陽,張東強,陳爽,等.基于限額設計的房地產項目造價控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0(5):43-44.
[3]舒小樂.項目前期與設計階段工程造價控制問題及對策[J].山西建筑,2013(6):252-253.
[4]柯曉靈.基于價值視角的建設項目設計階段工程造價控制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2(12):64.
[5]黃彤.關于工程項目前期策劃與設計階段造價控制的研究[J].建筑知識,2016(1):206,272.
作者:焦紅清 單位:山西蘭花科創玉溪煤礦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