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包裝設計課程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關于中國元素的定義,仁者見仁,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概念。其實,凡是被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認同的、凝結著華夏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并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均可被視為“中國元素”。中國元素”不僅僅是傳統文化的一種象征。不可能是西方文化的簡單補充潤飾,不應該狹窄地定義為宣揚民族主義的旗號。以“中國元素”作為創意語言更不應該視為一種時尚的新名詞。誠然,有一種不可爭辯的事實,當世界經濟離不開持續增長的中國經濟時,世界文明也離不開中國文化。因為中國文化是人類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孕育著中國文化精神的“中國元素”將會為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奠定自信,它會承擔起融入世界、影響世界的時代使命。
包裝設計課程中運用中國元素,是非常有必要的。隨著逐年的擴招,高職院校招收的學生整體素質也出現了明顯的下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他們通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標和學習計劃、精神狀態懶惰松懈、缺乏求知欲和上進心、感受不到學習壓力、缺乏社會責任感等等,當學習上遇到困難時,沒有信心、毅力和能力去克服,而是選擇放棄努力,甚至放棄學業,經常出現上課遲到、無故缺課、曠考、考試作弊等現象。甚至班里三分之一的同學有考試不及格現象,其中還有部分同學2、3門不及格,甚至全部不及格,總體來看,大多數同學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我們面對這一問題,就必須從課程本身進行改造,首要面對的問題就是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認為在包裝設計中加入中國元素的應用就可以很好地彌補這一點。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化歷史,經歷了從奴隸制到封建制的轉化,給后世留下的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文化財富。隨著現在各類古裝電影、電視劇的推陳出新,對于古代生活的還原度也越來越高,使現階段不管是學生還是消費者對于以前的這種生活都有著非常大的探求欲望。這樣就可以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入一些古代著名或非著名的小故事,或者一些我們日常用到的成語、詞語的由來,既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以此作為包裝設計的突破點,用來直接選材進行包裝的創意和設計。在設計制作的過程中,學生遇到問題就會自主的去學習相關的傳統習俗、風俗以及在當時大背景下的一些突出的歷史文化藝術元素,在提高設計作品的同時,又能夠非常積極的去了解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對于學生文化底蘊的沉淀和藝術素養的提高也是一個很好的途徑。
中國的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傳承了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其底蘊是異常身后的深厚的,能夠涉獵到相當廣泛的領域。傳統的圖案紋樣、獸類造型;書法國畫中的筆墨情意、以物喻人;吉祥配飾中的色彩搭配、形狀造型等傳統元素生生為我們,同時也為學生提供了非常豐富而且意義深遠的設計素材———因為在中國傳統的歷史中,一種習慣或者習俗,一類搭配。甚至是一件飾品都有它產生的典故和存在的意義。這也是我們需要去探究、去運用的傳統元素。我認為,也經常同學生們討論,中國傳統元素不僅僅是簡單的文房四寶、中國紅、荷花、墨跡、門樓、燈籠等簡單形態的運用,而是其最深遠、最主流的意識形態,比如運用宋朝的元素,不可避免的要了解當時宋朝的意識形態———文人之風,文人之風是存在在當時戰后重建,并且有了唐朝的文化積淀的大背景下的,我們在運用的時候不能簡單的只把元素形態拿過來作為裝飾,這些裝飾能不能與產品協調,能不能更加形象的去詮釋產品的優點,這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我們可以探究中國傳統的包裝能夠給我們什么樣的啟發。中國的包裝設計藝術不僅起源早,長期根植于民間,具有廣泛性和普及性,它們以其獨立別致而又統一的格調,顯示出獨特的民族傳統。這些符號形式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的發展,積淀了豐富的內容,不僅是中國文化的載體,也成為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最終演變為一種有意味的形式。在我們的設計和創作中,可以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發揮、借鑒傳統包裝中豐富的造型形式,顯示出獨特、深厚并富有魅力的民族傳統和民族精神。比如,傳統圖形對實用性、完美性、象征性、概括性、隨意性、抽象性等特征的追求;以非靜止物象造型法、時空綜合造型法、適形造型法等造型方法,富有中國哲理、宗教宇宙觀和時空觀的文化思想的太極、易經中八卦的動靜結合、講求和諧的天人合一與自然觀念,無不反映出正負相生、陰陽一體、生生不息的哲學觀念。大眾都是生活在本國傳統文化構筑的氛圍里,各種生活方式、習俗、倫理道德、審美習慣已經深入到這個民族的心理結構深處,成為一種心理定勢。產生于各種民俗事象中,反映出一種獨特的民俗內涵和審美意識的傳統元素對于構建現代本土化包裝設計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時代在發展,包裝設計運用中國元素,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而且是一種發展中的求舍,傳統中的揚棄,是在民族傳統中融入現代意識的再創造。只有植根于本土文化精華的土壤中,吸取外來先進設計理念和方法,兼收并蓄、融會貫通,才能創造出具有中國氣派和時代風格的包裝設計;進而才能引發消費者的認同和共鳴,促使消費者產生購買,真正起到促進銷售的作用。
作者:鄭寧 單位:衡水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