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義學視野下現代產品設計研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形態符號的象征語義
一般來講,形態符號往往代表一個地區人們的審美特征和審美意識的共性,因此形態中的自然形態和抽象形態常常被附加新的含義,比如以幾何形為主的德國功能主義,代表德國人喜歡簡潔,崇尚效率,因此我們可以把幾何形線條的特征看作是德國產品設計的符號代表,體現歐洲人的審美意識.另外形態符號的象征性還體現在材質、色彩、結構等方面.還有某些約定俗成的不同.比如不同地區對于茶具配套的設置,南方人喜歡品茶,講究好事成雙,因此并不忌諱“四”的使用,覺得寓意為成雙成對,大吉大利.北方人則往往盡量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另外從音樂學的角度和“諧音”的修辭手法看,“四”又可意味著“發”,因此區域性、專業性、層次性等因素會直接影響到消費者的需求意識,也影響到產品的設計,這就是中國文化的多樣化.因此很多時候我們僅僅通過產品的尺寸、規格、配套等就可以洞察該地區的某些“人文”制度.
2產品功能中的語義體現
早在戰國時期哲學家韓非子說過,即使是再貴重的盛酒玉器,假如沒有底,也沒有普通的瓦罐更實用.這說明古人早就意識到實用功能在器物造型中的作用.因此不管在哪個時代,不管產品設計發展到什么程度,功能總是不能被替代的,只是在我們的取向有所變化的時候可以進行適當的取舍.在工業設計的早期,現代主義先驅就提出了功能決定形式的設計理念,這凸顯出機器時代功能的重要性.產品的形態和功能體現是密不可分的,往往形式的表達恰好是功能的體現部分.也可以理解為是功能的指向.如圖3所示的小豬插座.它渾身布滿了豬鼻子,每個鼻子都是個獨立的插孔,且相互之間保持著一定的距離,以方便使用.它是一個通過形態語義體現功能性的完美典范.同樣圖4是一款開酒瓶的起子設計,以鯊魚堅固的牙齒來隱喻酒瓶的起子的功能性.所以產品系統的功能是通過產品符號的內涵體現出來的.
3產品文化中的語義體現
文化是所有設計的基礎,沒有文化滲透的設計是空虛的,就好比根基不穩的建筑,搖搖欲墜,很難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因此對傳統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恰當運用對于設計師而言至關重要.著名設計師貝聿銘為了表達法國巴黎盧浮宮的功能屬性,將其入口設計為金字塔的形式,通過金字塔這一舉世聞名的歷史文化象征符號,向參觀者表達盧浮宮的身份.同樣這個例證也涉及到產品語義中的編碼與解碼的關系.也就是說只有觀賞者明白金字塔所蘊含的意義與價值,才能了解這個建筑所傳達的語義,從而進行正確的解讀.因此對于產品來講,編碼的正確譯讀與消費人群的類別區分是密切相關的.中國結作為我們的傳統飾物一直廣為應用,如圖5所示的椅子設計,提取“結”的最簡潔、最原始的因素,把曼妙復雜的二維曲線轉化為形象生動的三維造型.運用塑料材質,用傳統的語言表達現代的生活方式,體現了傳統與現代的完美結合.這種傳統元素的運用并不是盲目的生搬硬套,而是巧妙的、生動的體現,傳達一種“若有若無”的意境.對傳統文化的經典運用當數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設計---祥云、書卷、中國紅的色彩.獎牌設計也打破了百年奧運史上以金屬制作獎牌的傳統,以形容人德操高尚的玉質與金屬結合起來體現,把中國文化與奧林匹克精神完美、和諧地凝聚在方寸之間.在傳統文化中“,太極”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設計流派和設計領域都受到了太極文化的影響,與此同時誕生了許多優秀的設計.圖6所示的太極書架,擺脫了傳統書架形式的呆板與單調,其形態的獨特和新穎會讓所有人耳目一新,在看書的同時也能從中得到一些書外的樂趣.另外“天圓地方學說”理論也在古今中外的設計領域應用廣泛.歷代帝王都根據這一觀點把他們祭祀天和地的場所分別建造成圓形和方形,鳥巢和水立方的設計也同樣蘊含了方圓學說的理論成分.正如歐洲十七、十八世紀“中國風設計”中的圖式運用一樣,這種中國人特有的、樸素的宇宙圖式觀念,在西方人的理解中卻是不同的.他們只是從形態特征或單純審美的角度去理解和運用.因此對傳統文化的運用是產品設計走向國際化創新設計的出路.
4結束語
“語義”的提出給設計界帶來極大的影響,尤其對于產品設計.這對于應對消費者日益高漲的產品需求,提高產品的設計品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對“產品語義學”的掌握和實踐運用會給設計拓寬思路,帶來更多的靈感,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擺脫“功能至上”的理念.滿足功能需求,并在此基礎上給消費者帶來更新奇的視覺、聽覺、感覺體驗,將是每一個設計工作者孜孜不倦的追求.
作者:陳靜單位:阜陽師范學院信工設計藝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