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產品設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通過對攀枝花學院產品設計專業學科競賽實踐在創新人才培養方面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提出了學科競賽作為產品設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一種重要的教學途徑。
關鍵詞:
學科競賽;創新人才;培養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產品,設計專業已經逐漸成為一個熱門專業。圍繞產品設計相關的學科競賽也越來越多。行業的專業競賽日益成為該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平臺,通過參與專業學科競賽形成一種自主、能動的學習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通過科學有效地組織參與專業學科競賽,不但可以提高學校該專業的聲譽,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實踐能力、拼搏和團隊協作精神等綜合素質。在此,以攀枝花學院產品設計專業在此方面的探索與實踐為例,闡述學科競賽對于產品設計專業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1我院產品設計專業學科競賽研究與實踐成果
我院產品設計專業開辦于2011年,由于新辦專業在師資、生源、相關教學體系和實驗室方面都存在嚴重的問題。在這樣的大趨勢下,本專業也只能根據自身實際情況探索出一條適合本專業綜合發展的競賽模式以適應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的需求。自2011年開辦產品設計專業以來,便將學科競賽作為本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方式進行相關實踐,3年來本專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成果。作為地處偏遠的四流院校(本文將國內大學大致分為五流,即:一流:珠峰計劃內的重點大學;二流:其他985、211工程重點大學;三流:一般大學;四流:省屬本科學院;五流:獨立學院)下的二級學院,近年來本專業在組織學生競賽方面所獲得的成果在西南片區的院校中都算是最突出的。通過近年來在設計競賽教學體系的研究與實踐,本專業的整體知名度、影響力上有了明顯的提升,綜合影響力在其他同類院校中名列前茅。
2本專業在學科競賽教學方式上的具體方法
在存在多種客觀因素制約下,我院產品設計能取得這樣一系列的成果,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幾個方面的措施:
2.1設置相應的學科競賽組織指導體系本專業在2012年針對學生創新活動、競賽活動等制訂了一系列的教學改革和實踐,其中學科競賽體系以及人才培養方案的改革是其中重要的一環。
2.1.1人才培養方案的調整從2012級人才培養方案中專門設置相應的項目實踐類課程,適應學生參與相應學期適合的比賽,如:《專題設計1》、《專題設計2》。與此同時,要求本專業任課教師在相關的設計課程中將適合該課程的學科競賽項目引入課程設計中,作為學生課程設計作業進行設計。并組織學生將設計課程相關的設計作品參與其他相關的設計競賽,盡量將以往單純的課程設計作業在達到課程教學目的的前提之下在設計競賽中得到一定的成果換成。從而綜合提高學生設計作品的實效性、提升學生參與設計競賽的經驗與自信心。
2.1.2學科競賽體系的確立2013年由藝術學院學科競賽指導小組牽頭制定《攀枝花學院藝術學院學生學科競賽加分體系》,通過藝術學院文件的形式將每年學生獎助學金加分體系中的學科競賽加分進行明確與標準化,便于每年學生的加分過程操作。此外,產品設計專業專門針對當前學科競賽的實際情況與變化,針對本專業學生在學科競賽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獎懲制度。如:在一門課程中相關的設計競賽要求學生盡量參加,并對學生參與程度在課程考核成績中進行適當的體現。
2.2形成優秀的指導教師團隊組織學生參與競賽,首先需要組建具有敬業精神和較高專業水平的競賽指導師資隊伍。眾所周知,當前設計專業教師的整體水平和敬業精神極其缺乏,大量缺乏職業道德、缺少專業水平的教師充斥于國內各類設計院校。對此,如果要指導學生參與競賽方面取得一定成果,產品設計專業首先從本專業教師中挑選優秀教師組成了競賽指導隊伍。指導教師隊伍中的成員無論在教學水平、實踐能力以及敬業精神方面在學院都算是出類拔萃的,從而保障了指導教師整體的高水平、專業性。在藝術學院層面,為鼓勵指導教師積極組織指導學生參與相關的學科競賽,專門成立了藝術學院學科競賽指導小組進行宏觀的管理與服務。針對教師組織指導學生參與學科競賽制定了相應的獎勵制度。
2.3指導教師精心的組織與指導指導教師明確、理順沒計競賽了與人才培養目標之間的關系,一方面充分利用項目式教學組織方法,鼓勵學生參與相關競賽,另一方面結合產品設計專業多元化特點對各類設計競賽加以甄別和選擇,挑選合適的競賽項目和類別進行有針對性地指導,讓學生有重點、有目標地參與,做到有的放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3.1制訂競賽方案,召開動員大會每逢重大賽事公告出來后,本專業組成指導小組后并將組織學生、相關指導小組成員、召開動員大會。動員大會的主要內容是:回顧上屆比賽的優秀作品及取得的成績;本屆比賽的主題,以及參賽要求,并對學生的疑問進行一一的解答、組建學生競賽團隊等。通過動員大會,使廣大學生了解設計競賽的具體情況,激發學員的參賽興趣。
2.3.2設計競賽指導培訓圍繞具體設計競賽,以講座的形式對參賽學生進行培訓,主要內容是:以競賽要求為主旨,本院針將設計競賽的獲獎作品為典型案例,廣泛采用討論式教學,培養參賽學生的創新思維,拓展學生的創新能力,啟發參賽學生的思路,指導參賽學生的參賽選題。并定期組織對學生參賽方案通過分析、討論、辯論等多種形式的競賽輔導,使學生參賽作品整體質量有一定的提升。此外,對上報的參賽項目采用現場答辯的形式組織評審,評審組成員為本專業具有豐富指導經驗的專家、教師,對參賽項目根據參賽主題、參賽類別以及創新性、可操作性進行遴選,從原理、設計水平等方面進行審查,推選出下一步進行重點指導的項目作品。
2.4拓展學科競賽內容、注重成果資料管理由于學校自身水平以及在地緣方面的劣勢,勢必對產品設計專業的發展有很大的制約與限制,產品設計專業的學科競賽要實現更大的發展必須實行積極走出去的原則,才可能減少學校影響力與地緣劣勢對學科競賽發展的制約。針對此現實情況,產品設計專業一方面積極參與相關的學科競賽,一方面積極主動地聯系相關主辦單位、機構、企業盡可能引入具有實效性、針對性的設計競賽。如:積極爭取到2015海上絲路第十屆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的院校獎學金(全國共資助3所學校)、積極爭取到2015設計新勢力國際嬰童玩具用品設計展(全國共支持20所院校參與)、2015第四屆環球石材設計大賽等多項具有影響力的比賽和活動。從這些方面提高我院產品設計專業充分融入當前國內設計競賽圈。
2.5注重成果資料管理在學科競賽成果方面,本專業也采取了一定的措施,將學科競賽成果進行分類整理,便于以后的參考與材料查閱。首先,每次競賽結果公布后,產品設計系會將獲獎學生作品、參賽作品、獲獎證書等材料存檔。并單獨對獲得三等獎以上的設計作品和證書進行整理后形成獎勵申報材料,上交學校相關部門為學生申報獎勵。其次,在重大競賽結果公布后,利用參賽獲獎作品舉辦專題展覽,既有利于產品設計專業學生創新索質的培養和學校良好文化環境的創建,又有助于讓本專業低年級學生以及其他專業學生了解參賽專業的學習性質和內容,以便有機會在設計競賽中開展跨專業的合作。再次,對于每次競賽的獲獎,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支持學生去現場參加頒獎儀式和論壇,提高學生的榮譽感和參與論壇拓展其專業知識面。如果是客觀原因無法參加現場頒獎的,在取回證書、獎杯等材料后,產品設計系都會集中在年底時候將本年所獲得獎杯和證書統一安排一個頒獎儀式,從而對競賽獲獎的影響力提升以及對其他學生參加競賽的積極性的有力促進。(圖1、圖2)
3本專業在學科競賽方面存在的問題
雖然本專業在學科賽組織指導上經過了幾年的研究與實踐,也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通過幾年的研究與實踐過程中,還是暴露出了一些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3.1學校、學院層面獎勵政策缺乏雖然在學校層面對設計競賽有一定的鼓勵政策,但是相對而言學校對設計專業缺少認識,而且鼓勵政策有限,并且具有明顯的區別對待的嫌疑。首先,學校在學生獲獎獎勵方面的變化極大,減少獎勵力度也是巨大的。一方面,學校層面一如既往地迎合教育管理部門的需求,將教育部、教育廳組織的相關學科競賽作為重點,因為只有在教育管理部門中反復露臉才能顯出這個學校領導們的成就感。反而是與學生專業息息相關的專業背景的比賽反而被邊沿化、等級及獎勵標準相對也降低很多。學校層面將學生獲獎獎勵的標準壓低是為了支持學生外出參賽的費用需要。按照學校的新文件要求,一個省級以上比賽的總費用控制在2萬元經費以內。但是這個標準也是因學科而已的,標準不是傾向于學科競賽組織得力的學科,而是出于其他的目的考慮。綜上所述,學校層面(主管部門)對于設計學科存在明顯的區別對待和歧視文科比賽的嫌疑。另一方面,藝術學院層面對于學科競賽鼓勵政策明顯是力不從心,更多的是在需要競賽成果時候進行口頭層面的鼓勵,且均顯不足。此外,除了缺乏物質獎勵外,更未將教師指導競賽所獲得成果納入相關教師的評優考核體系中。在學院學科競賽指導教師之間存在不團結的情況,不是考慮如何形成一種合力在學校為藝術學院的學科競賽發展爭取條件,而更多的是考慮自己在個人的小得失。
3.2產品設計專業指導教師缺乏由于產品設計專業為新辦專業,最近幾年雖然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取得一定的成績,但是師資缺乏的問題并未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從而也導致競賽指導教師的嚴重缺乏。這種情況直接導致產品設計專業學生在參與學科競賽中高級別、高層次的學科競賽獲獎缺乏(如:紅點獎、IF獎、IDEA)。此方面是制約本校產品設計專業學科競賽更高發展的根本問題,如無法有效地解決勢必影響到學科競賽的整體發展。
4結語
當前各類設計競賽,有效地拉近了設計學生、高校藝術院系和企業、社會之間的距離。學生可以通過參加各項競賽進行設計實踐活動,有效拓展了設計類專業的實踐教學方式方法。通過我院產品設計專業幾年研究與實踐,在有效利用設計競賽資源促進產品設計實踐教學改革方面都積累了一定的成功經驗,所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有了明顯提高。這樣既提高了學校的聲譽,服務了社會企業,又使學生得到了綜合鍛煉,為以后的就業奠定較為堅實的基礎。因而,把設計競賽作為一項可利用的教學資源是產品設計實踐教學的一劑良策。
參考文獻
[1]于維雅《.“恐懼空自”說的局限性一對伊斯蘭裝飾藝術功能的探討》美術觀察.2006.7
[2]大唐西域記,玄奘,萬卷出版公司,2009年
[3]漢書,東漢班固,譯者汪川蕤,中華書局,1990年
[4]新疆考古發掘報告,黃文弼,文物出版社,1983年
[5]新疆志稿,中國方志業書,成文出版社,1930年
[6]錢超塵、董連榮主編:《(木草綱目>詳譯》,山西科學技術出版社,太原,1999年,第376頁。
[7](埃及)穆斯塔發•木•穆罕默德艾瑪熱編:《圣訓》,穆薩•寶文安哈古、買買提•賽來哈吉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北京,2004年,第226頁。
[8]左力光、李安寧:《民間建筑》,新疆美術攝影出版社,烏魯木齊,2006年
[9]閆政遠:“本土化的維吾爾族裝飾圖案研究”,《裝飾》,2011年3月
[10]安尼瓦爾•賽買提《.禁忌與維吾爾傳統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2004.12.[M]
[11]劉一虹、齊前進,伊斯蘭藝術,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213-217頁
作者:姜龍 任鵬程 單位:攀枝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