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字化產品設計倫理的思考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社會、技術、人、環境都在同時發生轉變,數字化提高了管理效率并重塑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但是在數字化服務和數字化產品普及的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倫理問題,數字化產品設計應以“善”為準則。本文提出了數字化產品設計倫理全鏈路思維模型,在數據的采集、存儲、計算和應用的每個環節均需從設計倫理的視角出發,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倫理失范均會給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
關鍵詞:數字化產品;設計倫理;設計準則;全鏈路;思維模型
一、引言
在數字化轉型升級的時代背景下,數字化城市、數字化消費、數字化金融、數字化產品等改變并塑造了人們新的生活方式。在數字化的城市中,交通、能源、醫療、教育、企業、安防以及建筑等領域的相關數據均通過采集獲取、分類存儲、自動處理、智能計算等實現了智能化管理,提高了城市的行政管理和服務效率。數字化消費也無處不在,購物有京東、淘寶;交通有滴滴、摩拜;旅游有攜程、途牛;買菜有美團、叮咚;買票有攜程、12306。即使在線下購物,數字化的支付手段也已經普及,數字技術給金融領域的交易、支付、風控、客服等方面帶來了全新的變革。在數字化的浪潮下,數字化的門鎖、音響、攝像頭、冰箱、洗衣機、電飯煲等產品的使用普及率越來越高。大數據分析、機器學習、AI算法、云計算和物聯網等技術將人們購買、使用、操作產品的行為習慣通過數字化方式形成了商業數據,一方面為用戶提供智能化的使用體驗,用戶可以通過配套APP輕松操控產品和查看使用數據;另一方面為企業產品研發迭代、盈利模式的設計提供數據支持。例如,數字化洗衣機不僅為用戶提供遠程操作、查看洗滌頻次、洗滌用水量、洗滌用電量功能,還能采集衣物重量數據自動調節投放洗滌劑和水量,甚至可以采集衣物風格、品牌、面料數據,通過APP向用戶推薦相似風格的衣物廣告。此外,數字化音響已成為家居中控臺,具有語音控制家電、購物、播放音樂、查詢天氣或生活搜索等功能,數字化音響實現了多平臺鏈接共享資源,進而為企業積累了更全面的用戶數據,包括年齡、性別、購買物品、生活習慣,消費水平等。
二、數字化產品的設計倫理問題
數字化的發展,提高了社會數據的管理效率和生活的便利程度,但在數字化服務和數字化產品普及的過程中,也暴露出很多問題:包括數據泄露、數據濫用、數據非法采集、數據暗箱繭房、數據殺熟等形式。在物流、快遞、醫院、銀行與航空等行業中都發生過嚴重的隱私數據泄露事件,給數以百萬的用戶帶來了經濟損失和生活困擾。新聞信息平臺通過監測并提取用戶的瀏覽行為、信息偏好、價值取向和性格特征數據后,利用分析算法定向推送用戶喜歡的內容。這種數據截取的方式制造了信息暗箱繭房,使用戶思想愈加閉塞局限,失去客觀理智的思考判斷。此外,數據殺熟事件屢見不鮮,根據數據監測用戶性質、消費記錄、瀏覽產品的情況,同樣的物品對老客戶呈現出更高的價格:以機票價格為例,新用戶看到的價格會明顯低于老客戶。數據的非法采集隨時都在發生,如在沒有獲得用戶授權和用戶不知情的情況下,智能音響、智能攝像頭收集用戶語音、圖像、行為等隱私數據;智能洗衣機采集用戶衣物信息,通過APP向用戶精準推薦購買衣物的廣告;智能電視通過視頻跟蹤器采集用戶的觀看行為數據,并將用戶觀看的全部畫面,特別是觀看廣告的數據用于商業用途。數字化是科技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在數字化轉型的過程中,社會、技術、人、環境都在同時發生轉變。數字化引領了蒸汽機時代、電氣化時代以及信息化時代之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化的產品已經普遍存在于人們的生活中。設計是對人工物的規劃,為人工物的生產與制造提供了思維指導[1]。設計的對象是人工物,設計在造物活動中預設了所造物品的價值,規定了人工物的價值取向[2]。設計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構建意義中發揮著要的作用,設計已經成為人類塑造生活和環境最有力的工具。設計在創造人工物是一個典型的倫理進程,需要站在設計倫理的基礎上,選擇解決什么問題、采用什么方式解決,服務哪些對象,排除哪些對象[3]。設計倫理規范本質要求設計人員如何基于未來發展的角度,在新事物的創造中體現人、自然及社會和諧的規范。此外,設計倫理并不反對追求商業利益,而是反對片面追求商業利益[4]。在數字化產品的設計中如何發揮數字技術的價值為人類創造福祉,數字化產品的頂層設計和應用設計中的倫理思考顯得愈發重要。
三、數字化產品設計應以“善”為準則
維克多•帕帕奈克(VictorPapanek)在著作《為真實的世界設計》中首次提出了設計倫理的觀念,反對追求“私利”,提倡以社會利益為基礎的“負責任”的設計,超越“小群體”利益,對消費社會中設計遇到的實際問題進行了反思[5]。數字化的發展使生活的透明化程度越來越高,每個人都生活在數字化的世界中。數字化產品的規劃、設計、開發、使用及報廢回收的每個環節都離不開從人、自然、社會、資源、產品多維度的思考基于設計倫理的內容進行協調平衡,并從社會責任和多數人的利益出發,用長遠的眼光和思考進行決策取舍。“一切技術,一切規劃以及一切實踐和選擇,都以某種善為目標”,這是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在《尼各馬科倫理學》中提到的[6]。技術是把雙刃劍,即可服務人類,又可給人類帶來災難。數字化產品的規劃和設計需要遵循倫理規范和正確的價值取向,從“善”出發,應用“善”的方法,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四、數字化產品設計倫理的全鏈路思維模型
在數字化產品的設計中,我們需要建立全鏈路系統化的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數據的生產消費主要有四個環節,分別是數據采集、數據存儲、數據計算和數據應用。每個環節均需從設計倫理的視角出發,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倫理失范均會給社會和人們的生活帶來巨大的影響,數字化產品設計倫理的全鏈路思維模型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見圖1)。
1.數據采集的共生透明
數字化產品首先需要從無到有的數據采集,人臉識別、行為跟蹤、聲音傳感都是常用的獲取用戶數據的方法。目前大部分數字化產品均是在無授權和用戶無意識的情況下,采集用戶私人數據的。比如智能電飯煲,在給用戶帶來遠程預約、智能控制的同時,在用戶不知情的狀態下,用戶使用電飯煲的地點、使用頻次、加入水米的比例、煮飯方式等均被數字化采集。企業實時采集用戶數據,核心目的是更了解客戶的需求,更快更準的預測趨勢,進一步優化產品。在數據采集的過程中,需要建立“以人為中心”的互惠互利的用戶共生關系:在采集用戶隱私數據時需要需獲得用戶的授權,這是數字化產品持續良性運轉的基礎。
2.數據存儲的安全可靠
數據存儲漏洞是數字化產品生產企業可能面臨的風險,除了航空、購物、物流平臺的用戶數據泄露,私人使用的智能手機、智能攝像頭、筆記本等產品均出現過數據泄露問題。數據庫被非法入侵、盜取、修改,使用戶私人信息被未授權人或非法分子獲取,大則泄露企業商業機密,小則損害用戶利益。如何安全可靠的進行數據存儲,避免用戶因數字信息泄露遭到詐騙、利用、假冒、騷擾的侵害成為數字化產品設計重要的倫理問題。我們要提高數據存儲安全意識,建立管理規范制度,加強資源投入,保障數據存儲的安全可靠。
3.數據計算的準確穩定
智能汽車和無人駕駛汽車利用了大量的數據計算,實現了遠程操作和自動駕駛等功能。這些功能基于對如GPS、車輛實時數據、環境定位數據等通過核心控制算法計算輸出控制車輛的指令等駕駛者個人數據和城市交通數據海量計算,以實現車輛的自動控制,同時通過人機交互界面與人進行交流。現實駕駛環境的復雜性,對無人駕駛汽車數據計算的準確和穩定性提出了高要求:其中,一旦自動駕駛系統數據計算發生錯誤,將引起交通事故,造成財產人身傷害。數字化產品的數據計算環節需要從設計倫理的視角出發,保證數據計算的準確穩定,規避數據失信、失真、無效,其中包括數據污染、數據虛假、算法謬誤等問題。
4.數據應用的廣譜適用
在傳統產品數字化升級的趨勢下,出現了“數字鴻溝”、“數字歧視”、“數據難民”的問題,主要指老年人群體成了數字化產品的“棄兒”,比如因為老年人身體的、生理的或心理的自身局限性影響了學習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導致很多老年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和智能家電。此外,數字化產品的發展也忽略了殘疾人等邊緣群體,造成了數字化社會的不平等。設計倫理主張考慮到更多人的利益,造福社會,數字化產品設計的廣譜適用性,要求設計師考慮到更多元化用戶的需求,兼顧多種用戶人群,差異化的使用場景,應用數字化使社會越來越好。
五、結語
數字化的社會轉型發展給人們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在數字化產品的設計中,需要在數據采集、數據儲存、數據計算、數據應用的全鏈路中踐行設計倫理,以更好地服務于人。我們需要具有數字化產品設計倫理全鏈路思維,朝著數據采集的共生透明、數據存儲的安全可靠、數據計算的準確穩定、數據應用的廣譜適用的方向努力。數字化產品設計應以“善”為準則,應用“善”的方法,使人們的生活更加幸福。
作者:李秋華 唐林濤 單位: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