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環境藝術教研辦公場所的創新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院校的教學,研究,工作環境應該好好改革一下,現以環境藝術類的教研室,學科研究工作室及一些教學用的教室為例,對其提出一些設計建議。可以嘗試一下“大空間套小空間”的模式把老師的教研辦公室及研究與教學連成一個整體的設計模式進行重組和創新設計。
1.1教研辦公室的內部創新設計與理念
所謂“大空間套小空間”的設計模式,其實就是把平常我們需要的重要空間進行取舍,重組,改進再重新設計。在符合視覺美感的同時又滿足一個空間的多功能化轉變。傳統的樣式就如生活中一樣見過的一樣,規規整整的放著幾臺桌子,比較沒有藝術氛圍和氣息。可以把我們所學的設計運用到自己的辦公空間里面來,讓他更加有藝術感,更加讓老師同學喜歡上,迷上這個空間,而在這努力工作和學習。并且把可用的環保的材料利用起來,讓學生親身體會他們的用途,再結合空間的合理規劃利用,墻面色彩的搭配,家具與陳設的完美組合讓辦公室,老師的工作室和學生們的教室一同串聯起來做一個實實在在的設計宣傳。讓每個時間段的新鮮設計在萌芽期就被人們所關注。
1.2教研辦公室的內部整改建設建議
設計的大空間,就是把教研辦公室和學科研究工作室及部分重要教室聯系起來,比如帶畢業設計和上實踐課程的教室都可以規劃在某個老師學科教研工作室里,就拿環境藝術這個專業來說,一個教研工作室里可能有上美術基礎課的老師,有上材料課的老師,有上理論課或者實踐課,甚至畢業設計課程的老師,這樣就可以根據老師研究的課程不一樣合理安排每個小空間的設計。但是由于藝術是需要獨立思考和安靜的環境的,那么小空間可以滿足需求。而日常教研室也是內部的交流和開會及開展一些教學研究活動的,那么這又需要一定的公共空間,可以利用大空間里的公共空間進行這些工作;這些大空間同樣也是有一定的界限的,而非一般的開敞空間那樣設計,具體的設計方案,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和建筑本身的情況來定的。
二、結語
作為一名從事環境藝術教研工作的大學老師,同樣也是一名傳授未來設計師審美品味和方式的啟蒙老師,更有理由先去先打扮好自己的教學研究場所,讓同學們在愉快的學習過程中,享受設計的美感,享受設計帶來的舒適感和樂趣。在此,希望所有的藝術類的院校,將沉淀的校園文化和創新的校園文化都配合起來,給每個來到學校學習藝術的孩子們營造一個藝術氛圍濃厚的學習殿堂。對未來的藝術類教研辦公室、工作室提出的一些初步的建設建議,期望在今后的學校辦公室設計中激發更多更好的創新設計和理念,讓這個教學環境被大家所關注起來。
作者:孫瑜單位:江西服裝學院藝術與傳媒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