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鄉村旅游道路設計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公路建設難免破壞原自然生態系統的連續性和整體性,導致區域自然元素的重新分布,改變生物群落的外部環境。而生物群落適應新的變化往往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特別是生態脆弱區,一些影響是災難性的,不可逆的。對于農村公路而言同樣如此,更突出的問題是公路用地和農業用地的矛盾。目前農路公路選線時往往不夠重視農業用地的保護,設計簡單粗暴、不精細,整塊的農田往往被肆意切割,不利于農業生態環境保護,也不利于規模化機械作業。鄉村地域水系既有排澇系統,又有灌溉系統,修筑鄉村道路如何保護現有水系,也是設計中的難點。若處理不好,則會破壞原有的農業生態系統。例如由于修筑道路排澇設施不到位,導致周邊地塊排水不暢,多雨季節長時間浸水作物無法生長,諸如此類的問題較為突出。
2、鄉村旅游道路生態保護理念的設計對策
2.1路線選擇鄉村旅游道路建設盡量減少侵占農田、林地、水體等,保護現有自然風貌。如山嶺微丘地區選線盡量靠近山體一側,利用荒地布線,保護地勢平坦處的耕地,同時也要避免開挖身體。原有的老路應充分利用,節約用地。道路走向應總體順應地勢而行,貼近自然,給人以良好的視覺感。不必過分追求路線的平直,避免大填大挖,盡量保護鄉村自然風貌。如受地形、珍貴樹木等限制,可采用分離式路基。選線時若條件受限,必須穿越農田時,應處理好與地塊、水系的關系,盡量采用較短的里程穿沙維維江蘇東南交通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江蘇南京211111越農田。對于鄉村旅游業而言,原有的青山綠水、農田、村莊構成了鄉村特有的自然風光,旅游道路的建設應盡量減少破壞。路線不應歸于接近景點以致破壞原始風貌,修筑支線、人行步道通達即可。
2.2采用先進的生物工程技術路基生態防護,是處理好公路與自然環境關系的關鍵環節,始終是公路工程中的終點難點。如深路塹邊坡、石質邊坡防護,若采用圬工防護景觀效果差,而采用一般的植物防護,植物又難以成活。為解決這一難題,國內外進行了大量研究,目前較為成熟的是掛網客土噴播技術。客土噴播技術突出優點在于:(1)以土壤結構改良為突破口,以處理后的樹皮、纖維、養生材料、植物種子與少量當地優質土混合,摻加營養劑、粘結劑和土壤穩定劑制成客土,借助噴播機均與噴涂于坡面上,建成后邊坡植被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的效果。這一技術使巖石坡面及不具備植物生長的各種邊坡實現綠化,而且植物根系扎入巖石縫隙,可起到邊坡加固作用。
2.3公路環境治理工程同步設計目前,多數公路項目環境治理工程設計往往得不到重視,設計方案大多是公路開挖后由中標者自行設計和施工。在這些設計中,常出現忽視植物的工程功能性和路域特殊性,過分強調不切實際的園林美化效果,不僅增加工程造價,也增加了后期養護難度。更突出的問題是公路設計與環境治理脫節,公路設計難以兼顧環境治理。后者往往較為被動,設計難度大,效果差。對于鄉村旅游道路而言,更迫切需要公路與環境治理同步設計、協同設計。這是由于鄉村旅游道路路域環境要求高,環境治理工程量大,包括路域自然環境治理和沿線村莊整治等。而公路與環境治理同步設計,有利于處理公路與自然的關系,提升旅游道路景觀效果,并節約建設成本。例如環境工程設計可對路線方案選擇提供合理建議,公路在滿足規范要求的前提下,結合環境治理要求合理選線,盡量做到公路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再如公路邊坡防護、邊溝型式等均可根據環境治理的要求選取合理的方案,避免后期變更,造成返工浪費。
3、結語
鄉村旅游道路與一般農村公路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設計時應基于生態環境保護理念,兼顧交通和旅游兩方面功能,以保護鄉村自然環境、確保車輛行駛安全為宗旨,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總之自然生態環境是人類寶貴的財富,修筑道路應盡量與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統一,給子孫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綠水。
作者:沙維維 單位:江蘇東南交通工程試驗檢測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