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工程設計組織與管理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國內外港口工程的特點及差異
1.1設計理念
1.1.1合同履行意識
國際港口工程強調契約精神,合同是甲乙雙方享有權利和承擔義務的最高法則,因此在合同中會提供比較詳細的業主要求需設計嚴格遵循。對于國內港口工程,甲乙雙方履行合同條款的意識都較為薄弱,合同也大多偏向于商務條款,技術方案基本都是設計院主導,導致國內設計院沒有養成研究、遵守合同的習慣,在開展國際港口工程設計時也經常按照自己的想法隨意更改合同要求,導致設計成果被咨工和業主拒絕。另外,由于國內港口工程的合同對甲乙雙方約束較小,雙方都缺少索賠和反索賠意識,即使業主原因造成大量返工也很少能追加費用,導致業主經常會隨意更改設計要求,增加了反復設計工作量。對于國際港口工程,在合同范圍內具備索賠條件的,可按照合同約定期限及時提出索賠,切實維護設計院和總承包商的利益。
1.1.2設計基礎資料
咨工對水文、地質等設計基礎資料的把控較為嚴格,比如在地質資料方面,國內港口工程的地質勘察報告主要由地質工程師完成,設計人員直接引用地質報告中的土工參數作為設計輸入;對于國際港口工程,地質勘察報告分為事實報告和分析報告(以下簡稱“GAR”),其中事實報告為勘察的原始數據記錄,由地質工程師完成,分析報告是根據勘察原始數據進行統計分析,給出恰當的土工參數,強調由設計人員(巖土工程師)結合結構設計分析完成。
1.1.3設計大綱
咨工非常重視體現設計者想法和思路的設計原則,在設計圖紙報批前,會先對設計大綱(以下簡稱“BasisofDesignReport”)進行嚴格審批,這樣的好處是在詳細設計開展之前就對設計輸入條件和設計總體思路進行了把關,避免設計過程的返工和設計變更,同時也能加快設計圖紙的報批進度。國內港口工程也有設計大綱,但由于業主對設計原則一般不會提供明確的要求,導致國內行業對設計大綱大多流于形式,針對性不強,缺少實質性指導作用。
1.2設計標準及軟件
國際港口工程一般都采用國際標準(如歐標、英標、美標等)及國際通用軟件(如Ansys、Etabs、Midas、Prokon)進行設計,國內設計院對國際標準的熟悉和理解還存在差距,這是國內設計院走向國際化的一個障礙和挑戰。
1.3設計成果表達方式
國際港口工程對圖紙和報告的要求更為規范和嚴格,國內設計院的成果的深度和表達等方面與國際慣例之間還存在一定差距,導致提交設計成果不符合咨工的審核要求。比如,國內港口工程的設計成果一般按照專業進行劃分,一個單項或單位工程可能涉及很多專業,因此提交成果比較分散,不便于資料管理和施工,國際港口工程則是按單項或單位工程進行設計包劃分,相關專業成果全部納入設計包完整提交;另外國內港口工程施工圖的設計報告比較簡單,計算書一般不作為成果提交,國際港口工程的設計報告除了說明外還需包含設計輸入、設計輸出和計算過程等;在設計圖紙上,國內有施工圖集可參考的可不出大樣圖,對于國際港口工程,需要提交節點大樣圖。
1.4審批流程
國內港口項目審查實行雙院制,由第三方咨詢單位咨詢審查后上報政府部門審批,當雙方存在分歧時,最終還是以設計單位的意見為主。國際港口工程的設計成果主要由咨工審核,并且咨工具有絕對權威性,當設計院與咨工存在分歧時,以咨工意見為主。設計成果上報咨工后,咨工會按照合同的約定期限對設計包進行審批,批復意見分為拒收(Rejected)、帶建議性的批準(ApprovedwithComments)和批準(Approved),其中拒收的設計包不能用于施工。部分成果還需上報當地有關政府部門審批。
1.5溝通協調
目前,國內設計院參與國際港口工程的方式大多數是作為海外EPC總承包項目的設計分包商。按照國際慣例,海外EPC總承包項目的業主大多會委托咨工進行項目管理,負責和EPC承包商之間的溝通和協調。因此對于國際港口項目來講,設計院需要面對總承包商、咨工、業主以及當地政府等不同單位,加上語言和文化思維差異,溝通和協調難度更大。
2.1工作流程
根據國際港口工程的特點。
2.2設計策劃
2.2.1合同研究
合同文件是設計的基礎,在開展設計之前,應組織各專業認真研究合同條款,正確理解合同中的設計范圍、設計標準、設計軟件、設計條件、技術要求以及成果提交等。
2.2.2現場踏勘及資料收集
為深入了解工程周邊的現狀條件、材料來源、當地規范標準和人文風俗,收集水、電、信等外部接口條件,設計人員現場踏勘和調研是非常必要的。
2.2.3人員組織結構
人員組織結構是咨工審核把關的重點,在設計開展前,應及時提交符合合同要求的設計人員組織結構、設計人員簡歷和業績等上報咨工審批。
2.2.4設計文件標準
由于不同設計公司有自己的設計習慣和表達方式,為符合咨工的審核要求,建議設計開展前,制定統一的設計文件標準格式(包括報告、圖紙、技術規格書、設計變更單、往來信函的標準格式)并上報咨工審批。
2.2.5設計包劃分
為確保設計成果的完整性和可讀性,國際港口工程設計成果提交時應打破國內專業分工體制,將單項或單位工程內全部成果納入一個設計包(比如各種檢查井結構圖應納入相關管道設計包)提交,設計包內容應包括圖紙、報告和技術規格書等。
2.2.6設計計劃
設計開展前,根據總承包商的總體計劃節點要求,制定長期計劃和短期計劃,詳細列出各成果提交審批的時間和相關責任人,定期檢查并向總承包商提交進度報告。
2.3設計基礎資料和設計大綱的報批
2.3.1設計基礎資料的報批
設計基礎資料尤其是地質資料應在設計開展前抓緊提交報批。由于國內港口項目的勘察報告的深度和分析水平無法達到國際項目的要求,因此在科倫坡南港項目中,按照咨工要求單獨提交了GAR報告。GAR報告以巖土工程師抓總,地質、水工和土建工程師共同配合確定土工參數,成果表達采用國際通用的圖式方法,清晰明了,使得成果順利通過咨工審批。
2.3.2設計大綱的報批
BasisofDesignReport是整個設計的綱領性文件,起到指導后續設計的作用。BasisofDesignReport內容要與合同要求保持高度一致,當對合同條款提出異議或優化建議時,應先提交澄清信或優化proposal報咨工及業主澄清和審批,得到咨工和業主書面批復后可作為合同的補充文件納入BasisofDesignReport,在未得到咨工和業主審批前,不應隨意修改合同要求,避免被咨工拒絕。對于修改BOT合同條款時,還應得到當地政府的書面批復文件,避免今后的法律糾紛。BasisofDesignReport的內容要詳盡和具體,一般應包括:設計范圍、設計分界點、設計基礎資料、設計規范和標準、設計方法和原則、設計假設、設計參數選取(如設計年限、荷載、材料參數)、設計荷載組合、主要技術路線和方案等。
2.4設計成果的報批
設計成果以設計包的方式按照計劃時間提交咨工審批,各設計包要嚴格遵循設計大綱及設計文件標準的要求。根據科倫坡南港項目經驗,設計包報批應注意以下幾點:1)對于國際港口工程,道路交通、水質、節能、環保、消防、電氣、加油站等設計一般要遵循當地的法律法規要求。2)設計報告的內容要齊全,條理要清晰,一般應包括:設計范圍、設計規范、設計基礎資料、設計參數選取、計算方法和原則、計算采用軟件、設計輸入條件、計算過程和輸出結果等。計算的內容要周全,如重力式碼頭強風化巖的沉降計算、樁基負摩阻力計算、沉箱結構的橫向及縱向差異位移對設備運行影響驗算、水域疏浚邊坡穩定計算、砂的沉降計算等,咨工一般都要求進行計算,在設計過程中需充分考慮。3)為與國際慣例接軌,建議借鑒國際知名咨詢公司的圖紙表達方式和深度要求,注重細節,加強版次設計。
2.5文控管理
對于國際港口工程,設計文件較多,文件控制和管理也較為規范,建議委派專人進行管理。文控管理的內容包括:整理設計包的報批清單、上報時間、咨工審批時間、審批狀態,及時更新設計計劃和報批狀態并上報總承包商,日常外部文件和內部文件的收發和管理,會議紀要及設計變更的管理,設計周報管理等。
2.6溝通協調
國際港口工程參與單位來自不同國家,由于文化背景的差異、項目管理方式和理念的不同,溝通協調難度更大,建議注意以下幾點:1)設計工作啟動后,建議EPC總承包商召集業主、咨工、設計和施工分包商定期召開設計協調會,理清各單位的職責和溝通渠道,約定業主、咨工、承包商和分包商之間的工作流程和管理程序,明確設計包的具體要求和報批流程。2)加強與咨工和業主之間的溝通,及時處理爭議,對于難以解決的分歧可通過設計協調會落實,加快設計包的審批。3)業主和承包商之間的所有業務往來和指令均應通過咨工書面下發,避免業主繞開咨工直接向承包商下達指令,所有的變更指令均應有書面文件。
3結語
1)國際港口工程設計中,國內設計院應改變過去傳統思維,學習和借鑒國際知名咨詢公司的管理經驗和設計理念,做好項目的前期策劃,增強合同履行意識,加強國際標準的學習和認識,重視設計基礎資料和設計大綱的報批,不斷提高設計文件質量,確保設計成果順序通過咨工審批。2)加強與總承包商、咨工和業主的溝通協調,及時提出設計澄清和處理設計分歧。規范業主、咨工和總承包商之間的工作流程和指令管理,嚴格按照程序辦事。
作者:王烽麥宇雄單位:中交第四航務工程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