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應用型人才培養下的教學設計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總結《SketchUp》課程特色、教學重點難點,針對高職學生學習情況對《SketchUp》課程教學進行改革,提出以培養高職應用型人才為目的的教學設計,概括出4個教學改革要點:①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學習的行為導向教學模式;②學習模式由個體向模擬團隊訓練轉變;③將實踐項目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融入課程教學;④可視化成果展示等。
關鍵詞:SketchUp;園林工程技術;教學設計
1課程介紹
《SketchUp》課程是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園林工程系園林工程技術專業開設的崗位核心課程和專業必修課,共48課時,旨在教授學生運用SketchUp軟件的基本操作完成園林建筑小品模型和園林項目場景的創建,培養學生運用SketchUp軟件構思和推敲園林設計方案的作圖習慣。SketchUp軟件的掌握和運用是園林設計從業人員基本職業技能和專業素養,結合實踐項目的課程教學設計能提高軟件教學可操作性和目的性,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和行業要求的專業人才。
2學情分析
《SketchUp》課程是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在大二下學期開設的課程,先修課程包括《AutoCAD》、《Photoshop應用》、《園林設計基礎》、《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制圖》、《園林美術》,教學對象經過系統的專業訓練,形成一定的園林專業審美觀,具備基本制圖識圖和專業設計技能;后續課程包括《園林工程設計》、《綜合實訓》、《頂崗實習》,均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要求學生具備較高的軟件操作能力和深層次的園林設計能力。調查發現,高職院校學生普遍缺乏專業理論知識體系、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動力不足,欠缺求知欲和上進心[1]。針對高職學生特點,《SketchUp》課程教學設計應注重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減少理論知識比重,增加實踐項目和方案設計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培養團隊協作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教學重點在于SketchUp軟件的空間建模思維和建模技巧的教授;運用SketchUp軟件進行園林設計方案推敲能力的培養。由于學生缺乏主動學習意識和創作熱情,對園林設計常用尺寸把握不準,因此教學難點在于園林建筑小品模型的構建技巧和園林項目方案的設計能力。[2]
4課程改革設計理念
課程標準設計考慮用人單位人才需求和行業標準,模擬專業工作流程,按實際園林設計方案開展課堂教學和組織教學內容;將人體工程學原理、園林建筑設計和園林規劃設計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并引入項目實戰訓練,以職業能力和職業素質培養為主線組織教學內容;加強實踐操作教學環節,少講多練,以培養學生的模型構建技巧和提高學生的園林設計能力,為輸出高職應用型人才打下堅實基礎。
5課程改革設計思路
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平臺,結合實際項目案例說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的,加強實踐教學,最大限度利用校內實訓基地和機房,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引導教學,師生互動交流;加大實操課時,同時按照實際項目的要求組織教學內容,主要包括基礎操作、單體模型制作、實戰項目場景構建三大模塊,共48學時。
6教學改革模式教學內容的設計
參照實際園林設計項目,知識點的編排緊貼行業最新動態,結合課程專業理論知識,穿插和補充最新行業資訊,凸顯高職教育特色,培養符合行業需求和專業崗位要求的應用型人才。課程考核側重學生軟件實操能力和崗位職業素養。教學過程模擬實際工作流程,參照具體園林設計和施工實際,講解設計方案思路和要點,傳授建模技巧,提高學生的實踐技能,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為后續課程實行基于工作過程的項目教學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采用任務驅動、項目導向、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使學生學習模式與崗位工作同步,為日后快速適應專業工作環境奠定基礎。
7教學方法
重點培養學生專業實踐技能和職業素養,教學設計側重學生上機操作軟件和推敲方案能力的訓練,即在教學過程中加大學生自主學習和實操的課時比例,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循循善誘,從旁引導,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傳授自主學習的方法;靈活運用案例分析、分組討論,團隊協作完成課堂任務。突出行業特色,用實際園林項目講學。構筑以專業理論體系和實踐操作體系相結合的特色人才培養方案,并將學生的軟件操作技能要求與行業人才需求標準緊密結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崗位競爭力。
8教學改革要點
8.1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學習的行為導向教學模式運用基于行動過程的實踐教學模式,引導學生由被動式學習轉向主動式學習。教學注重學習理解過程中的行動優先、教學過程中的學生中心、行動和學習與興趣相關、學習中的目標指向、社會和合作式教學組織和發現式解決問題等[3,4]。行為導向教學模式運用于基礎操作和單體模型制作模塊教學。此時的學生初次接觸SketchUp軟件,基本操作尚未掌握,對軟件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學習興趣較為濃厚,希望擁有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摸索軟件。根據該階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任務驅動形式進行課堂教學,教師扮演項目甲方角色,根據實際項目向學生提出任務清單,學生根據任務清單,在教師的引導下,發現問題并自主解決問題,教師總結學生學習情況和教學反饋,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教學和答疑。教學過程和內容根據各班授課情況和反饋問題隨時調整,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實現傳授學生軟件學習的方法和培養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的教學目的。
8.2學習模式由個體向模擬團隊訓練轉變模擬實際工作環境和方式,以團隊協作形式進行項目訓練,增強軟件操作能力和培養學生職業素養。實戰項目場景構建模塊教學以團隊形式進行,引用實際園林項目,提出項目任務和要求,完成園林設計方案。由于實戰項目場景構建模塊是課程中最后的部分,該階段學生已經基本掌握軟件操作,能夠獨立完成單體模型的創建,但缺乏園林場景建模經驗和方案推敲能力,實戰項目場景構建模塊教學側重講解SketchUp軟件的方案設計推敲方法和技巧,減少SketchUp軟件操作技能講解,教師此時扮演方案顧問和咨詢的角色。由于學生缺乏園林設計常用尺寸的了解,即使掌握了軟件操作能力的技能,做出的單體模型往往比例不協調,造型不美觀,實用性不強,從而影響建模速度,降低學生學習興趣和信心。為了強化該部分知識,教學過程中,教師布置室外測量任務,以團隊協作的形式完成常用園林尺寸的測量工作。園林工程技術專業學生畢業后主要從事園林設計和施工,主要為團隊設計和作業模式,為了幫助學生盡早熟悉該工作模式,教學過程中進行仿真團隊訓練,布置的課堂任務和課后作業均以小組或團隊為單位開展,教師扮演監督和顧問的角色。
8.3將實踐項目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融入課程教學SketchUp是應用性較強的建模軟件,常用于園林單體模型和項目場景模型的創建。為了加強SketchUp軟件教學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將實踐項目以任務驅動的形式貫穿整個課程教學,教學內容分為基礎操作、單體模型制作、實戰項目場景構建三大模塊。以某廣場園林景觀設計項目為例,在基礎操作模塊將創建該場景模型過程中涉及的所用基礎操作進行演示和講解,按照“案例分析———任務提出———操作演示———學生演練———問題反饋——總結與分析”的步驟進行教學,增加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實踐性。在單體模型模塊,以項目場景中的建筑小品為例,對學生提出再設計任務要求,按照場景設計風格和功能需求,依據現狀條件,設計出符合項目特色的園林建筑小品,強化軟件操作技能,培養園林設計能力,為實戰項目場景構建模塊教學打下鋪墊和知識基礎。
8.4可視化成果展示將SketchUp課程學習過程中優秀的課堂作品和課后作業做成A0展板,在學校和系部展出,實現可視化成果展示,提高學生學習自信心和興趣,宣傳SketchUp課程的特色,形成良好學習氛圍,激發其他專業和低年級學生的學習動力。
參考文獻:
[1]劉慧.高職學生特點分析及對策淺探[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0(02):36-38+47.
[2]張林文君.項目教學法在SKETCHUP課程中的課堂實踐[J].學園,2017(14):70+74.
[3]易開剛,厲飛芹,彭艷.行動導向教學模式下應用實踐類課堂教學改革[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38(02):88-92.
[4]徐朔.論“行動導向教學”的內涵和原則[J].職教論壇,2007(20):4-7.
作者:李佳;莫丹玉 單位:廣西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