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EAP教學下的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由于eap教學模式在國外高等教育的有效性以及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內在需求,近些年EAP教學逐漸成為外語教學領域學者關注的研究熱點。作為ESP教學的重要分支,學術英語(EAP)的教學模式已取得顯著效果。本文論述了EAP教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實踐的重要意義,就其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EAP教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EAP教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
EAP(EnglishforAcdemicPurposes)即學術用途英語,是需求理論下根據學習者特定目標以及特殊需求而開設的英語課程,用英語教授學術所涉及到的語言、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而形成的教學模式。由于EAP教學模式在國外高等教育的有效性以及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的內在需求,近些年EAP教學逐漸成為外語教學領域學者關注的研究熱點。本文從EAP教學視域出發,針對當前EAP大學英語課程設置以及學生特定需求進行了問題分析,這對于EAP教學模式構建以及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1EAP教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意義
我國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視程度在國家教育上是極為少見的,EAP教學模式在國外的廣泛應用及其研究實踐的優異成果成為我國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國際化發展的需求,學術英語課程改革勢在必行。作為母語學習之外的第二語言的英語學習,可以分類為通用英語(EGP)和專門用途英語(ESP)兩大類別,而ESP又可以分為學術英語(EAP)和職業英語(EOP)兩大類別。根據以上分類,當前全國高校開設的大學英語課程多為通用英語教學。反思我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需要根據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需求進行系統分析和研究,在需求分析的基礎上進行課程設計。由此,對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來說,沒有需求就沒有動力,漠視需求而一味地強調某種課程和考試的有用性,必然會影響改革的效果。從EAP教學視域出發,無論是基于學生個體成長需求還是當前新時代新階段的社會人才發展需求,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要審時度勢,擺脫課程內容脫離實際,教學方式單一以及教學理念和教學評估滯后的發展現狀。EAP教學目的在于學習者學習英語能夠獲取發展所需的專業信息、促進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的提高,這既是學生深造的需求,同樣也是我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以及學術交流的需求。積極借鑒EAP教學模式,有效推進大學英語課程改革顯得尤為必要。
2EAP教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
EAP教學研究和實踐在我國學術研究中還處在初始階段,研究淺層性以及實踐針對性不強是當前我國EAP教學改革的突出問題。同時,部分高校領導和管理層以及一線教師表現出對于EAP教學重視不足,雖然開設了EAP課程,但是沒有做好從整體格局出發,使得EAP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流于形式。此外,EAP教師專業素養能力不高也是當前我國高校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從大學英語教師轉型而來的EAP教師,雖然有很強的語言能力和教學功底,但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短板極大地影響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質量。
3EAP教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優化策略
3.1強化EAP國外優秀成果的研究,積極借鑒和吸收研究成果
與國內EAP教學研究和實踐相比,美國、歐盟非英語國家以及日本的EAP教學課程具有很高的借鑒意義。以美國為例,其EAP教學課程可以分為學術能力培訓課程和英語能力培訓課程,學術能力培訓采用依托型教學模式,通過引入學術語言提高學生的理解閱讀能力以及寫作能力。英語能力培訓課程則采用指導性教學方式,分別在聽、說、讀、寫等四個方面進行各有側重的訓練??傮w來說,美國EAP教學模式與我國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有很高的契合性。依托型教學模式把專業學習和英語學習結合起來,通過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進行多元化的課業教學布置。我們可以把大學英語課程教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改革,即通用英語和學術英語教學兩個階段,在學生具備通用英語能力的基礎上開展學術英語教學,以學生為課堂教學主體,把學生專業發展與英語學習結合起來,采取合作教學的方法,提高教與學的互動性。
3.2提高教師素養水平
教師是大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關鍵,因此提高教師專業素養是EAP教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前提條件。具體來說,第一,強化EAP專業領域研究,在教學上積極革新理念。時代、社會以及學生的需求要求教師在教學實踐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去進行自我能力的提高。第二,建立有效的溝通機制。EAP教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需要英語教師之間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教學經驗,在師生互動上反思教學效果,同樣也需要與專業課程教師之間保持密切的合作。在橫向和縱向上形成有效的合力,共享資源,共建EAP教學下的大學英語課程體系,確保EAP課程教學大綱、教學規劃、教材開發以及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有效性。第三,創新機制,提高教師隊伍培訓水平。改革的活力在于制度創新,制度的執行決定著改革的質量,由此,在教師隊伍培訓改革中,一方面要強化EAP教師的認知程度和改革意識,打好思想基礎。另一方面,針對現階段高校英語教師急缺的專業知識以及學術英語專業教學能力等進行知識性培訓和技能性培訓。此外還要通過適當的激勵機制和考核制度安排,積極鼓勵教師進行EAP轉型發展。
3.3創新教學評估體系
當前無論是通用英語還是專業英語方面都存在著過度量化的考試體制,這種以分數為核心的考核方式對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形成很大的阻礙,不利于個性化教育以及專業人才發展。由此,建立行之有效的科學教學評估體系顯得尤為必要。具體來說,第一,確定學術英語的專業程度以及所需要達到的語言能力狀態,確保教學改革的目的性和實用性。第二,科學增減評價指標內容,以多元化代替單一化。根據不同的專業特點,在教學評估內容上增加出勤率、課堂表現、合作精神以及學習效果等,適當減少考試分數為中心的指標內容,確保評估的客觀全程性。第三,評價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在EAP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評估評價方式應該涵蓋包括論文、任務情景再現以及檔案自主管理等方式,變革等級考試唯一和權威的考核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以及獨立性。
4結語
本文系統論述了EAP教學視域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重要性、突出問題以及優化策略。我們能夠認識到,學術用途英語教育下的英語教學模式在我國大學英語課程教學改革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能性,是國內大學英語課程改革應當積極借鑒的教學模式。當然,在引入理論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針對具體的實際問題進行優化,從教學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材開發以及教學評估等多個方面細化比較,尋求本質,才能夠更為有效地提高改革實踐的成效。
參考文獻
[1]陳慧,關琦.EAP教學在高職英語課程中的實證性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2):170-171.
[2]龍欣.EAP導向下大學英語與雙語教學銜接問題探究[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8(09):171-172.
[3]宋月霜.論大學外語課程教學的EAP轉向[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18,1(03):37-40.
作者:鄭穎 單位:河南財政金融學院公共外語教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