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論新媒體沖擊視覺傳達與語言表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進入21世紀以來,科學技術的變革與發展無時無刻不在重新構造著我們的現實生活,作為一種強大的社會發展趨勢,它極大程度地決定和改變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與此同時,伴隨著數字化時代的到來,視覺傳達設計也拓寬了發展領域,這點可以從視覺設計的影響范圍、表現效果以及表現手法上找到答案。然而隨著數字化時代的涌入,視覺傳達設計不可避免地受到了許多的影響和沖擊,視覺設計的多種新觀念也如雨后春筍一樣產生并豐富,呈現出嶄新的藝術內涵和形態特征。
[關鍵詞]數字化時代視覺傳達設計新媒體語言多元化
一、從概念理論的角度闡述剖析
1.新媒體
新媒體藝術一詞產生于20世紀60年代的觀念藝術之中。相對于傳統媒體來講,新媒體的定義主要是由廣播、電視和報刊等傳統媒體逐漸發展而形成,借助于數字技術、各種移動和網絡的技術等多種形式,提供給用戶信息和娛樂服務的傳播方式和媒體形態。從某種角度上看,新媒體可以理解為多元融合下數字化新媒體,但它又不單單是處在于網絡媒體或數字媒體的平臺之中,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新媒體的形勢和狀態也在不斷的進步。在一定程度上來看,新媒體的特點具有發散性、連結性和變異性,新媒體藝術可以把圖片、影像、聲音以及文字巧妙而生動的融合起來,在運用交互和互聯網技術進行隨意的更改和變換,它不僅可以在節奏上靈活的呈現出各種形式的動態特征,還能在聲音和語言形式上做出不同的調整。總而言之,新媒體的多樣化形式和內容擺脫了歷史的局限性,實現了多維度、寬領域的延伸與拓展。
2.視覺傳達設計
視覺傳達設計是英文“VisualCommunicationDesign”翻譯而產生的,視覺媒介是它主要的載體,運用視覺元素符號傳達信息。廣義上的視覺傳達設計語言包含人們肉眼所能接收到的所有信息符號,這是一個極其豐富而廣泛的內涵,并且是受現代化趨勢影響著的設計學領域學科。視覺傳達設計語言主要是設計工作者在進行還有計劃、有規律以及注重形式表達、生成效果圖象達到相互交流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視覺傳達設計是”語言圖形化”和“圖形語言話”的過程,視覺傳達設計語言主要是在文字、色彩和圖形上三大元素以及這三者之間美學構成的創新研究,涉及的領域非常的廣泛,具體表現在網頁設計、招貼設計、書籍裝幀設計等方面,可以認為任何的視覺元素對設計工作者而言都是在表現設計的功能作用和風格形式,通過視覺語言的組織與設計實現與受眾之間的良好交流是它的主要目的,并且通過一些視覺上的美感吸引住大眾的注意力,讓人們更容易理解和掌握所要傳遞的信息,從而使作品和受眾之間產生互動交流的空間。
二、新媒體融合下視覺傳達的發展狀況
在眾多的藝術設計門類之中,視覺傳達設計發展比較完善且起步較早。傳統的知覺方式在一定時期決定了視覺傳達設計語言的發展狀況,它作為一個與其他媒介形式相互作用相互關聯的設計新領域,運用具體視覺化的表現手法傳播信息這一傳統傳播形式極大地限制了視覺傳達設計的快速發展和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改進。長期以來,藝術設計在傳統設計學科體系中的傳播形式極為單一,主要傳播媒介大多以紙媒為主,歷來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發揮著不可缺少的作用,這種情況在當今數字化時代顯得過于保守,缺乏創造性。奧地利著名藝術史家李格爾曾說,形式的變化和風格的發展是取決于知覺方式的變化和發展的。從始至終通過視覺傳達設計語言進行設計思維表達的設計知覺方式,使得人們在選擇書籍或者海報的時候,他們自身所要接受的信息是固定且無法改變的。直到具有多元化選擇空間的數字媒體藝術出現,才使得改變人們的知覺方式成為可能,就如現在的世界人們可以在互聯網客戶端或者手機移動客戶端等各種新式樣的媒介中自主選擇、篩選并獲取想要得到的信息,這嚴重沖擊了視覺傳達設計的傳統地位。麥克盧漢作為世界著名的傳播學家,他曾經表示多元化的數字媒體是人體的拓展與延伸,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無法滿足人們更高的需求,多元化發展融合下的數字媒體藝術能夠給受眾更好的體驗和感受,因而人們會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多元化融合發展下的數字媒介打破了以往傳統思維里的傳統框架和固有定式,這使得藝術和設計更能融入到受眾之中,融入到潮流趨勢之中,融入到一個全新的未知世界。在多元化發展融合的數字媒體時代到來之前,人們只能被動的接受設計并且對設計不能達到內涵上的認知和感悟,直到新媒體的到來徹底改變了那種受眾被動接受的局面,由于設計訴求也從設計從業者方面轉移到了受眾方面,由單方面選擇的形式轉變為相互選擇的形式,設計從業者必須更多地了解不同群體受眾的興趣需要,這極大地促進了設計從業者對藝術設計多元化融合發展的思考和探索。對于全體受眾來講,設計的多元化和差異化是不可缺少的。如今在數字技術的支撐下,視覺傳達設計語言所包含的內容早已經突破了傳統意義上的定義,增加了更為豐富地多元化新媒體的內容和形式。數字化新媒體的出現為視覺傳達設計注入了新鮮血液,使得視覺傳達設計語言從傳統的方式向現代的方式轉變發展,主要從四個方面表現最為突出。
其一,交互性的視覺傳達形式。在多元化媒體影響下視覺傳達設計手段由單一傳播變成了相互選擇,在視覺認知過程中受眾可以依靠視覺進行感知事物,使受眾與媒體之間互動交流更為頻繁和有效,這種方式提高了受眾的參與度,因此感知速度也相應地迅速了許多。這種充滿個性化的視覺傳達設計現如今經常出現在游戲界面、網站以及交互廣告和人與智能機器的交流之中。不僅如此,多元化的新媒體也使視覺傳達突破了時空之間的界限,視覺傳播的對象由單個走向多個,傳達的信息內容也變得快捷而廣泛。
其二,傳播方式由二維走向了多維。在多元化新媒體時代的沖擊下,讀圖時代面臨著全新的更新升級。傳統的視覺傳達設計主要是利用紙質媒體和二維平面裝飾技術來完成的。設計師的設計思維停留在二維的有限空間。即使在一些三維書籍設計中,設計師也會加入一些三維的設計方法,但大多是借助二維世界中的光影來實現的,設計的本質還是處于二維空間的局限。在創造多元化新媒體的過程中,設計師通過基于二維世界的虛擬現實技術實現生動的視覺傳達。不僅如此,設計師還可以根據設計創作場地、空間形態等一系列條件,增加虛擬現實的表達水平,最終完成視覺傳達設計與三維空間的完美融合。融入多元化新媒體技術之后的視覺傳達設計,增加了設計師與受眾之間的聯系與凝聚力,受眾將獲得比傳達設計更加生動有趣的體驗,人們可以有選擇的參與到設計之中,設計從業者和受眾之間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也可以給視覺傳達設計帶來新的創作理念和表現形式。
其三,虛擬創作具有的逼真性強。傳統的傳達技術無法體現人的視聽感官的認知,但多元化的新媒體可以把文本、視頻、圖像和音頻等信息進行有系統規律的數字化整合,并將這些數字化的信息進行轉換,將信息具象化,從而形成虛擬的情景,讓人們的進行多層次多角度的直接體驗到信息的表達。新媒體在視覺傳達設計語言中的運用和拓展改變了信息獲取的單一方式,利用新媒體技術可以將文字、視頻、音頻和圖形等多種媒介協調統一,將視覺傳達設計拓展出多維度呈現、多媒體交互和影視動畫的表現形式,這種多元化的方式大大豐富了視覺傳達的內涵,使受眾能夠在視覺、聽覺和觸覺等感官上獲取到更全面的信息,滿足到受眾更多元地審美需求,豐富人們的娛樂生活,影響受眾的審美觀念。
三、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發展展望
在新媒體出現和不斷發展的今天,傳統媒介也在不斷地進行著革新和轉型,其中顯現出最鮮明的特征就是互動性和連結性。它不僅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界限,也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將傳統藝術傳播者與接收者的界限大大縮小,讓大眾可以接觸到藝術。多元化新媒體融入的同時,視覺傳達設計語言加入了新時代的元素符號,也衍生出新的設計領域許多分支,如用戶界面設計、交互設計等。視覺傳達設計要想與時俱進,就必須與數字媒體技術求同存異,不斷增添數字化、電子化的新元素,以滿足多元化融合下的新媒體時代受眾和環境的新需求。在新媒體技術不斷涌入的過程中,視覺傳達設計可以使用越來越多的載體和工具。視覺傳達設計在傳統設計方法中已經飽和,但在新媒體技術中的探索才剛剛開始。現如今,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不斷的變化,作為設計工作者,我們無法將美的定義用統一的標準去衡量,但借助數字化的新媒體技術和當下日漸智能的手機,人們就能將自己認為的美自定義出來。我們能夠看到的是,在數字化日益完善的當下,視覺傳達設計語言將更加豐富生動而富有感染力和感召力。與此同時,在多學科、多領域交叉融合中,將打破傳統設計思想的禁錮,創造出嶄新的視覺世界。
參考文獻:
[1]胡逸卿:《數字媒體藝術語境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創新與發展》,《藝術百家》2019年第6期
[2]譚旭紅:《當新媒體藝術邂逅視覺傳達設計》,《文藝評論》2010年第4期
[3]張玉鳳:《新媒體融合視閾下視覺傳達設計的特征與趨勢》,《包裝工程》2020年第14期
[4]張智銘、古婷:《數字媒體技術在視覺傳達設計中的體現與應用》,《藝術研究》2019年第2期
[5]潘茜:《新媒體時代下視覺傳達設計的發展與創新》,《藝術科技》2019年第12期
[6]陳繪:《數字時代背景下視覺傳達設計的多元化發展》,《南京藝術學院學報(美術與設計)》2010年第3期
[7]陳繪:《數字時代視覺傳達設計的新觀念》,《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2期
[8]陳哲:《融入新媒體技術的視覺傳達設計》,《包裝工程》2020年第20期
作者:周忠港 董茜 單位:佳木斯大學美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