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服裝設計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
學生是通過技術學習和設計制作的過程來實現自身技術素養和綜合能力的提高,過程是關鍵的,但最后成型的作品也應該是一個令人滿意的階段性成果,針對如何提升過程的效率以及過程和作品如何能統一這倆個問題,本文提出了三個層面上的方法,首先是制作課之前學生和教師要充分準備所需要運用的知識和技術,其次是師生的有效溝通,最后是引導學生用情感來創造,讓服裝設計課堂成為學生邁進今后美好人生的一個臺階。
關鍵詞:
過程;作品;情感
普通高中技術課程標準(實驗)里提到“注重學生對技術思想和方法的領悟與運用,注重學生對技術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注重學生技術學習中的探究、實驗與創造,注重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共通能力的發展,為學生應對未來挑戰、實現終身發展奠定基礎。”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著眼于學生的未來,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資源和技術指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豐富的操作體驗,獲得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技術能力的發展,實現這些感知和能力都是以完成作品為目標的,作品的完成是階段性的成果標志,應該說過程和這個階段性成果是統一的,但是在實踐中確實會出現過程和結果脫節的現象,比如有時會出現個別學生在過程中認真動手但是作品卻很普通甚至沒完成的現象,從培養學生的角度來說,在過程中有所收獲,這就是最重要的,但是作品是把這個技術學習過程直觀地、固定化地展示出來,也就是說,作品的質量反映著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技術的運用、領悟、創新精神的發揮和情感態度等,是學生長大后回憶起這段時間、證明自己參與創造的標志,所以在保證過程的同時,作品也能夠展示出藝術與技術結合的美感,這才是教學最理想的狀態。
由于服裝的設計與制作需要涉及很多專業上的方法和技巧,但我們的制作課程加起來僅有14個學時,這對于想制作完整廓形且出效果的服裝是很有難度的,短時間內對高中生講授制作方法是做不到全面、系統、詳細、深入的,如果要求學生根據專業流程那樣測量、制版、裁剪、修改,學生又容易失去耐心,降低興趣。那么如何在短時間內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技術知識、發揮創新精神,最后做出有美感且能體現出個人特色的服裝作品呢?首先是準備工作要充分,就是在制作課程之前的幾節課上指導學生對設計和制作有個基本的準備。比如在電腦室上課時,教師啟發學生尋找設計靈感,根據學生自身的情況來選擇獲取靈感的方式。在教師的指導下搜服裝制版圖,了解自己作品的版型制作原理,同時記錄下自己想了解的但在網絡上搜索不到的問題,最后把問題匯總到教師電腦上由教師處理解決。繪畫課上也是學生熟悉制作的重要環節,教師要幫助不會畫的學生呈現出效果圖,幫助修改一些地方,在學生繪圖時,教師可以拿著布料查看學生繪畫情況并詢問了解學生的想法,根據學生的作品特點進行技術上的講解示范,教師如果有一個款式圖樣集就更好了,這個圖樣集集合了以往學生制作頻率高的款式,也就是說學生們喜愛的款式,比如近期學生們喜愛做燈籠裙、收腰禮服。圖樣集可以采取雜志內頁和手繪圖、照片等多種方式,形式不重要,只要把內容清楚的呈現出來就可以幫助學生明確目標,給學生節省很多時間。
其次是制作課堂上師生要充分的有效溝通,幫助學生運用技術手段實現作品的效果。教師在前面示范后,學生們就開始了分組制作的狀態,這時學生們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前期準備工作不做的話,這個時候學生的問題就會特別多,課堂上教師疲于講解,時間緊問題多,教師對學生的問題不能充分的解答,如果課前有了準備,學生的一些簡單的基本問題就會在課堂上減少,這樣教師能有效地利用時間幫助學生提升作品質量,這時就體現出了溝通的重要,師生在交流中教師根據各組的需求進行有針對性的技術指導,體現出了面對面教學的高效性。在交流中對于學生靈感的形成,制作方法的使用,教師應及時地記錄下來,有時從學生那里也能得到啟發,教師也可以問學生問題,從而了解當代高中生的思想特點和他們鐘情的事物以及高中生群體所流行的文化,這樣教師能根據學生的時代特點更新課堂教學內容,不斷調整、改進教學模式。
最后是關注學生們的心理、情感,激發出學生的情感并保持情感始終與作品的制作過程得以充分的融合。表面上看高中課堂的服裝設計是用知識和技術來完成,其實專業知識和技術只是手段,文化和情感才是作品的靈魂,教師要挖掘出學生的熱情、激情和愛,然后在制作過程中一直維護學生的這種感情,因為蘊含情感的作品是鮮活的,充滿感染力的,學生也能切身體驗到用心、用情地投入創造所帶來的快樂。服裝設計最終要體現對人類的關懷,對美好的詮釋,教師的一切教學目標始終是在引導學生走向健康、積極的一面,鼓勵他們熱愛生活,相信自己。在設計制作過程中,其實是和成長的過程一樣,除了收獲、成功還有迷茫和挫折,應該允許學生表達、釋放當前的心理狀態,這樣學生在設計與創造中心理上也得到了舒緩和安慰,完成作品的同時其實也是在表達自己、重塑自我,這不單單是技術上的進步,也是心理上、情感上的一個進步,只要用心做出的作品自己都會滿意,伴著教師的鼓勵,學生有成就感也有喜悅,讓學生感悟到通用技術課堂最終是讓我們尋找生活中美好的一面,學生在表達自我后逐步認識到世界的博大,主動地去和周圍現實連接起來,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這對學生的終身發展都是有益的。
作者:張世妹 單位:大連市普通高中創新實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