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人物形象設計基地建設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實訓基地建設的現實意義
高職建設人物形象設計專業“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是培養人物形象設計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有力保障。第一,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實踐機會,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到專業實訓室參加有償的勤工儉學專業實踐,既增加了專業實踐機會,又達到了勤工助學的目的;第二,通過企業專業實訓室的建立和運作,可以提高教師專業教學和專業實踐水平;第三,校內實訓基地可以利用自身的智力資源與設備設施成為技術推廣、技術咨詢、技術服務的生產力促進中心;第四,校內實訓基地還能發揮基地的輻射作用,與周邊的企業、學校形成資源共享,成為“雙師素質”教師的培訓中心、實踐教學研究的窗口和試驗場以及實訓教材開發基地。
二、項目化教學與實訓基地建設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要以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為目標,以就業為導向,以工學結合為載體,針對行業實際發展需求,優化和整合校內外先進教學資源,提高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和實踐操作技能,加快學生融入社會和行業的進程。
1.根據職業崗位技能需求,將理論知識與實訓項目相融合
按照企業、行業的職業崗位技能標準的要求,將教學內容劃分為基本技能、專業技能、技術應用與創新能力訓練三個大模塊,推行“依據標準、項目導入、實境訓練”的教學模式,安排教學、實訓和頂崗實習。以職業崗位技能要求推動教學改革,根據項目設置任務,以實訓為手段,將知識、理論、實踐進行整合,設計一體化課程。明確學生“必需、夠用”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按照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相結合的原則,突出了職業能力的培養;按照理論與技能培養相統一的原則,將崗位實踐技能、行業管理規范與學科知識相融合;突出了以掌握基本理論、強化應用、培養能力、提高素質作為教學重點。每個項目課程完成后,都進行課程作業展示,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2.根據行業標準化要求,實現教學與競賽相融合
大力推進教學改革,采取以賽帶學、以賽帶訓,以賽推動工學結合,實現教學和競賽融合。對于專業主干核心課程,體現教學和競賽融合,突出技能學習和行業標準化要求的結合,在教學和競賽融合的過程中,不斷推進教學方式和方法的改變,將傳統課程教學改為能力教學,將傳統的教室改為工作室,將課程按項目實施、能力和綜合素質培養的要求進行教學和競賽融合改造。2012年,由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和化學工業出版社共同舉辦的2012首屆高等院校藝術設計大賽,為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契機和平臺,使全國兄弟院校同臺競技,各顯才藝,大大促進了學生積極性,推動了職業技能實踐性,對實訓基地的項目化教學、教研有著一定促進作用。
3.強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實現學歷證書與技能證書融合
實訓基地可按緊密圍繞專業技能活動的高水平和高要求進行建設,使其成為集教學、實訓、培訓、職業鑒定、對外經營五位一體的高水平實訓基地,保證專業的主要教學實訓課程均可在校內完成。這既提高了專業課程教學質量,又保證能滿足獲得職業技能證書的要求,實現了學歷證書和技能證書的融合。
4.建設學生工作室,實現就業與創業相融合
創新課外教學、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是實現高職培養目標的主體教學之一,其成功與否是高職教育能否真正辦出成效、辦出特色的關鍵。實訓基地內創建以學生為主體的工作室,由專業教師做日常顧問,學生自主經營、管理,成為在校學生實體營業的校內店。學生工作室的建立增加了學生們在校期間實訓和實踐的機會,提高了綜合素質與能力,強化了職業意識,拉近了學校與社會、課程與專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由學生工作室發展為大學生就業與創業基地,服務更多同專業的大學生,進一步推動培養學生創業能力,以大學生創業帶動他們就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創造能力和創業精神,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實踐實訓條件,進一步增強學生市場意識及實踐操作技能。
三、實訓基地建設帶動專業建設
結合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建設和發展的實際,充分利用實訓基地現有資源開發,在今后的教學改革中須進一步研究和解決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1.雙師隊伍綜合水平有待進一步改善
目前人物形象設計專業教師隊伍普遍年輕,專任教師中高級職稱、高學歷偏少,企業兼職教師的學歷專科為多。青年教師職業責任感提升任務很重;校內專任教師還須加強對實踐教學能力培養和本專業行業、市場認知的進一步加深。在實訓基地建設的同時,應大力開展師資培訓,引進具有企業行業經驗的技師,在實訓基地現場進行專業技能培訓和行業現狀剖析,加快教師實踐教學水平提高。
2.工學結合的教材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人物形象設計專業屬新興專業,專業技能實用操作性極強,專業的發展很快,由于客觀現實所致,專業主干課程教材較匱乏,不能滿足現有教學的需要。根據高職教育培養“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目標和高職教育教學實際需求出發,繼續加強核心課程的教材編制,加大對實訓教材的完善勢在必行。
作者:熊雯婧丁躍華單位:湖北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