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淺談多元智能數學作業設計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數學作業能夠促進學生概念形成、知識掌握、方法獲得、技能形成。教師可基于多元智能理論設計作業,積極創新,在傳統作業基礎上豐富作業內容,拓展作業形式,增強作業的層次性,探索新課改下數學作業的優化途徑。
關鍵詞:小學數學;多元智能;作業設計;層次化
作業的設計與布置在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但是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很多不足,主要是作業缺乏創意,具體表現有“作業內容重復、機械”“形式單一”等,長此以往就會打擊學生完成作業的積極性,甚至使學生出現抵觸心理。因此,本文基于多元智能理論從作業的內容、形式、層次等方面具體闡述作業的優化策略。
一、前提———豐富作業內容,激發興趣
小學階段的數學囊括多個板塊———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數學思想以及數學實踐等。這些板塊蘊含在每一冊書中,不斷修改,與時俱進。因此,相應的數學作業也要體現出豐富性和趣味性。結合教材內容多元化編排的特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就可適當豐富內容,讓學生擺脫單一計算的模式,借助作業全方位、多角度認識數學,開發智力。在具體設計時,要根據教材合理安排,例如在教學“位置”“認識圖形”內容時,鑒于這是學習幾何圖形的開始,教師在作業設計時,除了讓學生認知概念,還要滲透“分類思想”與“建模思想”,讓其將生活中的物體與具體知識結合起來,以此加深對幾何圖形的理解。再如,“認識鐘表”是“數與代數”知識板塊中的重要部分,鑒于在之前的學習中,學生已經形成了初步的數字概念,掌握了簡單的統計方法,教師在設計作業時,就可將這兩部分內容結合起來,以此激發學生積極思考,讓其在原有認知基礎上進一步展開學習。這樣,在設計數學作業時,教師就充分考慮了不同板塊的綜合,從數學思想、圖形、統計、動手實踐等方面給學生開辟新天地,讓其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體悟到知識間的關聯性,進而主動構建知識網絡。借助這樣的設計,教師能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讓其從“被動”走向“主動”,并在完成作業中感悟學科魅力。
二、保證———拓展作業形式,增強信心
調查顯示,多樣的作業形式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完成質量也更高。對此,在作業設計中,教師可結合各個板塊內容靈活設計,讓學生在“算”“讀”“講”“寫”“畫”等活動中進行充分訓練,不斷提升思維能力,將教學目標落到實處。在“算”板塊中,教師可安排不同作業,像口算、筆算、估算、聽算、默算等;對于“讀”,可設計朗讀或默讀課本、數學故事、數學童話、史料等活動;對于“講”,可設置講課、復述、講演、辯論等活動。具體實施時,教師可結合內容設計不同活動,讓其在興趣驅動下自主完成作業,由此鞏固認知。以“1到5的認識及加減法”為例,教師可從不同角度設計作業,先是“算”,包括口算、聽算、對口令,之后就是“數”,鼓勵學生觀察家中有哪些事物與“1到5”有關,緊接著就是“畫”,讓學生發揮想象,將“1到5”以創新形式畫在紙上,最后可設計“做”,引導學生用1到5根小棒擺出不同圖形。這樣一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就能培養多種智力,像言語智力、數理智力、空間智力等。借助這一方式,學生就能在作業中發揮自身優勢,在獲得成功體驗后逐漸增強學習信心,由此促進成績提升。在學生完成多種形式作業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發揮自身引導作用,在學生喪失或者缺乏信心的情況下及時調動其積極性,確保整體效果。
三、深入———增強作業層次性,培養能力
教師面對的學生具有差異性,其數學學習基礎、學科態度、方法以及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異。針對這一點,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增強層次性,例如題目要涵蓋基礎題、提高題、拓展題、挑戰題等,以此滿足不同學生的智力發展需要。教師要結合教學經驗,在不同教學環節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指導,在鞏固基礎知識的同時要側重學生能力培養,建立其數學思想以及創新思維,以此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高效完成作業。以設計中高年級的暑假寒假作業為例,教師就可分為四個層次:首先是基礎題,借助練習幫助學生鞏固上學期內容,使學生對將學內容產生期待。之后是提高題,讓學生在預習的基礎上適當練習,為下學期新課學習做好預熱。接著就可設計拓展題,鼓勵學生接受奧數培訓,在原有思維上拓寬視野,以促進能力的提升。最后,對完成以上題目還學有余力的學生,教師可鼓勵其參加數學競賽。具體實施時,可讓學生結合自身成績在不同層次中選擇,由此激發學生自主意識,讓每個學生的數學能力都能提升,都能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通過層次化作業,教師能面向全體學生,落實個性化引導,借助作業為學生開辟自主學習空間,從而提升學生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作業的設計與評價中,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要及時引導,適時點撥,實現學困生的轉化。總之,基于多元智能理論下的作業設計與優化是新課改的應有之義,值得一線教師投入精力去認真鉆研。以激發興趣為前提,教師可豐富作業內容;以增強信心為保證,教師可拓展作業形式;以培養能力為目標,教師可強化作業層次。
參考文獻:
[1]邵丁艷.淺談小學數學作業的優化設計[J].內蒙古教育,2016(32).
[2]羅林.探究基于數學回歸生活理念的小學低段數學作業設計[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21).
作者:林柳燕 單位:廣西南寧市江南區富樂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