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雙線式教學法在電子技術中的應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電子技術是中等職業(yè)學校電類專業(yè)的基礎課程,該課程教學對學生今后學習和工作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由于理論性強,教學難度大,影響了教學活動有效開展。雖然很多教師重視教學方法創(chuàng)新,但取得的效果仍然不佳。為改變這種情況,本文探討雙線式教學法的應用,希望能為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提供啟示。
一、目前電子技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積極性不高,缺乏思考和進取心理,難以有效掌握教學內容。通常教師對每個知識點進行仔細、全面的講解和分析,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tài)。師生互動局限于簡單的提問和回答,學生粗略應付一下,難以調動思考的積極性,不利于其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制約教學活動有效開展。教師教學基本上是從理論到理論的“空中說教”,很難與實踐緊密結合,很少進行實驗和技能訓練,學生畢業(yè)后連最基本的元器件都不知道,最基本的儀器、儀表也不會用。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以及職中的實際情況,我們在電子技術教學中采用了雙線式教學法。雙線式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始終以兩條線索為主,即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傳授知識與培養(yǎng)能力相結合,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將枯燥的理論與有趣的實踐結合起來,使學生全面掌握基礎理論知識和電子專業(yè)知識的一種方法。
二、解決的具體方案
電子技術的主線是針對有關概念、理論的分析所進行的,以分別達到“識記”“理解”和“運用”為目標的教學。副線教學應注重學生實踐中能力的培養(yǎng)來展開。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主線)運用到實踐(副線)中,不僅能加深對專業(yè)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習興趣,而且能豐富和發(fā)展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使之轉化為更高層次的經驗、技能和技巧。
1.教學內容的選擇應以必需、夠用為尺度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合理選擇理論知識,要精選和慎選,降低難度讓學生樂于接受。教師清楚全面地分析和講解概念,刪除繁瑣的理論推導過程,注重定性分析,合理應用定量計算,讓學生更為有效地掌握理論知識。例如,學習放大電路圖解分析法時,可選擇靜態(tài)工作點,保證電路參數正確、合理、有效,對放大器工作有全面了解。由于圖解分析法比較復雜,實際工作中應用較少,可將該步驟刪除。觸發(fā)器電路內部結構及工作原理也需要刪除,實際用處不大。教學內容滿足具體工作需要,以必需和夠用為指導方針,避免浪費課堂時間,降低學習難度。
2.選用適當的教法學習新的電子元器件時,為增進學生了解,可以為學生演示形狀各異、型號不同、功能不同的元器件,讓學生對產品了解更全面,并在線路板上尋找元器件,熟悉結構,對功能有更為全面的了解。學習電容濾波電路時,整流濾波、RL以及C對濾波效果等,通過實驗能清楚看出波形,讓學生對波形對比分析,綜合分析特點和差異,得出正確結論。學習負反饋放大電路自激振蕩時,可以卡拉OK為例,當音箱與話筒位置不當時,就會聽到刺耳的嘯叫聲,由此可以得出結論,自激振蕩不滿足相位或振幅平衡的任一條件,即可消除自激振蕩。
積極應用電化教學手段,尤其是多媒體輔助教學,這有著“粉筆+書本”的傳統(tǒng)模式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結合副線教育,理論結合實際。例如,介紹了整流濾波電路之后,可以帶領學生為自己的小家電做一個直流電源,進行教學實習,使學生進一步熟悉電路,掌握電子制作的一般方法和技巧,鞏固理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介紹組合邏輯電路設計后,可以要求學生做一個自動水位控制電路等。在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達到一定水平后,為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可帶領學生到電子公司進行生產實習,檢驗學習效果。
隨著職業(yè)技校教育培養(yǎng)目標由“技術員”向“操作工人”轉變,電子技術教學應改變傳統(tǒng)教學思想。采用雙線式教學法,對學生能力發(fā)展,科學素質提高等都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優(yōu)化教學改革,不斷研究,不斷探討,不斷提高電子技術課程教學質量。
作者:湯小春 單位:江蘇溧陽中等專業(yè)學校